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钩隐抉微(钩隐抉微)  拼音:gōu yǐn jué wéi
治学上能发掘深奥精微的道理。
《国语辞典》:经济发展(经济发展)  拼音:jīng jì fā zhǎn
发掘、累积更多的生活资源,采用或发明更好的生产方法,以制造更多更好的产品,提高生活水准,使人类欲望得到进一步满足的过程。
《国语辞典》:新出土儿(新出土儿)  拼音:xīn chū tǔ ér
1.乍熟而刚采收的蔬果。如:「篮子里的新出土儿,要趁新鲜赶快吃。」
2.新发掘的古物。如:「这批新出土儿具有很大的历史价值。」
《国语辞典》:竹书纪年(竹书纪年)  拼音:zhú shū jì nián
书名。晋太康二年,汲县人发掘魏安釐王冢,而得竹简小篆古书,共十馀万言。武帝交付秘书校缀次第,寻考指归。记自夏以来,至魏安釐王二十年之事,为魏国的史书。因书写在竹简上,故称为「竹书」;为编年之体,遂称为「纪年」。唐、宋、明时已有佚亡,今传沈约注的二卷本,出于范钦的天一阁,为依托的伪作,王国维有《竹书纪年辑校》一卷,又撰《今本竹书纪年疏證》二卷。简称为「竹书」。
《國語辭典》:出土文物  拼音:chū tǔ wén wù
被挖掘出来具有历史、艺术、文化价值的古器物。如:「这一批出土文物主要的内容是商代的酒器。」
《漢語大詞典》:七十二疑冢
传说 曹操 怕死后被人发掘坟墓,在 漳河 一带造了七十二个疑冢。 明 陶宗仪 《辍耕录·疑冢》:“ 曹操 疑冢七十二,在 漳河 上。 宋 俞应符 有诗题之曰:‘生前欺天絶 汉 统,死后欺人设疑冢。人生用智死即休,何有餘机到丘垄。人言疑冢我不疑,我有一法君未知。直须尽发疑冢七十二,必有一冢藏君尸。’此亦诗之斧鉞也。” 宋 范成大 有《七十二冢》诗,自注曰:“在 讲武城 外, 曹操 疑塚也。”
《國語辭典》:爬罗剔抉(爬羅剔抉)  拼音:pá luó tī jué
爬罗,蒐集。剔抉,选择。爬罗剔抉形容蒐集极广博、选择极正确。唐。韩愈〈进学解〉:「爬罗剔抉,刮垢磨光。」也作「爬梳剔抉」。
《國語辭典》:考古学(考古學)  拼音:kǎo gǔ xué
以过去人类所留下的遗物、遗迹等材料为基础,推究人类社会、文化以及历史发展的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