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发行(發行)  拼音:fā háng
1.出售或批发。
2.批发店。《初刻拍案惊奇》卷八:「我如今就是这样发行去卖,有人认出,反为不美。」
《國語辭典》:发行(發行)  拼音:fā xíng
1.发布通行。如:「发行纸币」、「发行书报」。
2.出发。《汉书。卷九四下。匈奴传》:「搜谐单于立八岁,元延元年,为朝二年发行,未入塞,病死。」
《國語辭典》:发行人(發行人)  拼音:fā xíng rén
发行出版物的负责人。
《国语辞典》:发行量加权股价指数(发行量加权股价指数)  拼音:fā xíng liàng jiā quán gǔ jià zhǐ shù
股票术语。为了使投资大众能掌握股价涨跌情况,由證券交易所每天公布的交易百分比。计算方法是将每种选样股票的每天收盘价乘以上市股数,计算出选样股票的市价额,然后合计为全部选样股票的市价总额,除以基期的市价总额,再乘100予以指数化。公式为:指数=本日市价总数/基期市价总额×100。
《国语辞典》:发行首日(发行首日)  拼音:fā xíng shǒu rì
邮票或各类片简发售的第一天。邮政机关对票品发行首日极为重视,通常均选择具有纪念意义之日期,必要时并镌用纪念邮戳,俾加强邮票或片简发行的意义。
《漢語大詞典》:发行量(發行量)
出版物销售的数量。《花城》1981年第5期:“而这种书籍发行量往往都是上百万册的。”
《國語辭典》:会子(會子)  拼音:huǐ zi
1.片刻、短时间。《程乙本红楼梦》第三二回:「才说了会子閒话儿,又瞧了会子我前日黏的鞋帮子。」也作「一会儿」。
2.时候。《红楼梦》第一一回:「这会子我要到太太那里去,不得和你说话儿。」也作「一会儿」。
《國語辭典》:会子(會子)  拼音:huì zǐ
1.南宋的一种纸币。初由民间发行,后改由户部印行。《宋史。卷一八一。食货志下三》:「储见钱,于城内外流转,其合发官钱,并许兑会子输左藏库。」
2.有凭證的纸条或帖子。《董西厢》卷五:「若使颗朱砂印,便是偷情帖儿、私期会子。」
《漢語大詞典》:官会(官會)
宋 代发行的一种纸币。 宋 洪迈 《夷坚支志乙·荆南猴鼠》:“彼实有罪,愿贷其死!吾适有官会三千道谢汝……即於袖閒取楮币付民,民以无望之获,喜而从之。” 宋 叶适 《淮西论铁钱五事状》:“故 江 北自行铁钱之后,金银官会,无不高贵。” 宋 周密 武林旧事·乾淳奉亲:“﹝ 淳熙 八年正月﹞太上亦命提举官于本宫支拨官会,照朝廷数目,发下 临安府 ,支散贫民一次。”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六:“看官你道住持偌大家私,况且金银体重,岂是一车载得尽的?不知 宋 时尽行官钞,又叫得‘纸币’,又叫得‘官会子’,一贯止是一张纸,就有十万贯,止是十万张纸,甚是轻便。”
分類:发行纸币
《國語辭典》:楮币(楮幣)  拼音:chǔ bì
宋代发行的纸币。因多用楮皮制造的纸印成,故称为「楮币」。《宋史。卷四三六。儒林传六。李道传传》:「道传应诏言楮币之换,官民如雠;钞法之行,商贾疑怨,赋敛增加,军将推剥,皆切中时病。」也称为「楮券」。
《國語辭典》:宝货(寶貨)  拼音:bǎo huò
1.一种古代货币。《周礼。天官。外府》:「外府掌邦布之入出。」唐。贾公彦。疏:「周景王时,患泉轻,将更铸大泉,单穆公曰:『不可』,王不听,铸大泉,文曰:『宝货』。」
2.珍贵的东西。《汉书。卷三一。陈胜项籍传。项籍》:「收其宝货,略妇女而东。」明。凌濛初《红拂记》第三出:「此数十箱乃是文簿钥匙,多是俺宝货泉贝之数。」
3.骂人的话。指人可鄙可笑。《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六回:「迭三这宝货,他揣摩到了这一层却异想天开,誇说他的药膏,可以在枪上戒烟。」
《國語辭典》:交子  拼音:jiāo zi
宋代民间通行的纸币。为世界最早发行的纸币。《宋史。卷一八一。食货志下三》:「会子、交子之法,盖有取于唐之飞钱。真宗时,张咏镇蜀,患蜀人铁钱重,不便贸易,设质剂之法,一交一缗,以三年为一界而换之。六十五年为二十二界,谓之交子。」
《國語辭典》:出笼(出籠)  拼音:chū lóng
1.从蒸笼里取出。如:「这是刚出笼的烧卖,还热腾腾的。」
2.脱离笼子。如:「出笼鸟」。《红楼梦》第五八回:「当下各得其所,就如倦鸟出笼,每日园中游戏。」
3.显露。如:「他耍宝、模仿的本领出笼后,立刻博得满堂喝采。」
《国语辞典》:出书(出书)  拼音:chū shū
1.将个人的文章、论著等汇整、编订成书册发行。如:「他把几年来发表的短篇散文集结出书。」《儒林外史》第一八回:「发样的时候再请一回,出书的时候又请一回。」
2.印制发行书册。如:「这家书店,今年度出书特多。」《文明小史》第三四回:「这部书没有什么道理,上海已有人译过了,不久就要出书的,劝你不必做这买卖。」
《國語辭典》:钱会(錢會)  拼音:qián huì
钱钞、纸币。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一八。恤贫济老》:「富家沿门亲察其孤苦艰难,遇夜以碎金银或钱会插于门缝,以周其苦。」
《國語辭典》:关子(關子)  拼音:guān zi
1.南宋的纸币。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一三。都市钱会》:「贾秋壑为相日,变法增造金银关子,以十八界三贯准一贯关子。」《宋史。卷一八一。食货志下三》:「二十九年,印公据、关子,付三路总领所。」
2.宋朝宣和年间时,出入宫禁的执照。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一:「宣和间,亲王公主及他近属戚里入宫,辄得金带关子,得者旋填姓名卖之,价五百千。」
3.役卒。元。杨显之《潇湘雨》第四折:「昨日打将前路关子来,道廉访使大人在此经过,不免打扫馆驿乾净。」
4.令人猜疑而急于瞭解的重要事由。如:「你别卖关子了,快说出来吧!」《续孽海花》第四三回:「今儿我可以卖个关子了!这个枪是广西省特产的,琼州也有,是一种藤,他的颜色很像伽南,不过纹理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