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今夫
发语词。《礼记·中庸》:“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 俞樾 古书疑义举例·古书发端之词例:“礼记·中庸篇‘今夫天’一节,四用‘今夫’为发端,此近人所习用者;乃或变其文为‘今是’。”论语·季氏:“今夫 顓臾 固而近於 费 。”史记·范雎列传:“今夫 韩 、 魏 ,中国之处而天下之枢也。” 清 魏源 《圣武记叙》:“今夫财用不足国非贫,人材不竞之谓贫。”
分類:发语词
《漢語大詞典》:粤若
发语词。用于句首以起下文。 汉 王延寿 《鲁灵光殿赋》:“粤若稽古帝 汉 ,祖宗濬哲钦明。” 唐 殷璠 《〈河岳英灵集〉叙》:“粤若 王维 、 王昌龄 、 储光羲 等二十四人,皆河岳英灵也。” 宋 欧阳修 《南省试策第四道》:“粤若 姬氏 ,肇自 邰 封。”
《漢語大詞典》:钦惟(欽惟)
发语词。犹言敬思。 南朝 梁武帝 《践祚后与诸州郡敕》:“钦惟邃古,爰及近代,虽禪代异时,而成功一揆。” 清 李煦 《山东等处丰收并报两淮煎盐不善稽察折》:“奴才跪读之下,钦惟我皇万岁,洪福齐天,所以有如此之丰年,从来罕见。”
《國語辭典》:越若  拼音:yuè ruò
发语词。《书经。召诰》:「越若来三月,惟丙午月出。」
《國語辭典》:发端词(發端詞)  拼音:fā duān cí
文章中用于句首,揭举事物的虚词性助词。也称为「发语词」。
分類:发语词
《漢語大詞典》:尔乃(爾乃)
(1).这才;于是。 汉 应劭 《〈风俗通义〉序》:“ 周秦 常以岁八月遣輶轩之使,求异代方言,还籍奏之,藏於祕室。及 嬴氏 之亡,遗脱漏弃,无见之者。 蜀 人 严君平 有千餘言, 林閭翁孺 才有梗概之法。 扬雄 好之,天下孝廉,卫卒交会,周章质问,以次注续,二十七年,尔乃治正,凡九千字。”《三国志·魏志·杨阜传》:“ 吴 蜀 以定,尔乃上安下乐,九亲熙熙。”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日既西倾,车殆马烦。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駟乎芝田,容与乎 阳林 ,流眄乎 洛川 。” 南朝 梁 何晏 《景福殿赋》:“既穷巧於规摹,何彩章之未殫?尔乃文以朱緑,饰以碧丹,点以银黄,烁以琅玕。”
(2).更端发语词,无义。 汉 班固 《西都赋》:“尔乃正殿崔嵬,层构厥高,临乎 未央 。” 晋 张协 《七命》:“尔乃六禽殊珍,四膳异肴,穷海之错,极陆之毛。” 唐 李白 《大鹏赋》:“尔乃蹶厚地,揭太清,亘层霄,突重溟。激三千以崛起,向九万而迅征。”
《漢語大詞典》:辟如
譬如;比如。举例时的发语词。辟,通“ 譬 ”。《礼记·中庸》:“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邇,辟如登高必自卑。”汉书·王褒传:“辟如女工有綺縠,音乐有 郑 卫 ,今世俗犹皆以此虞説耳目。”
《漢語大詞典》:谁昔(誰昔)
畴昔;从前。谁,发语词。《诗·陈风·墓门》:“知而不已,谁昔然矣。” 孔颖达 疏引 郭璞 曰:“谁,发语辞。” 朱熹 集传:“谁昔,昔也,犹言畴昔也。” 宋 司马光 《祁国长公主特进封卫国长公主制》:“宠光之盛,谁昔而然。” 清 钱谦益 《尚宝司少卿袁可立母安氏加赠宜人制》:“ 瀧冈 之表,未艾于今; 介山 之封,有光谁昔。”
《漢語大詞典》:讹未(訛未)
旧剧伶人上场时的发语词。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二出:“[生上白]讹未。(众喏)” 钱南扬 校注:“讹未,发语辞。‘讹’当即‘呵’字,更带一尾音‘未’字。生倘默然登场,未免冷落,故用此以助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