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伤痛(傷痛)  拼音:shāng tòng
1.悲伤哀痛。《史记。卷二十五。律书》:「今匈奴内侵,军吏无功,边民父子荷兵日久,朕常为动心伤痛,无日忘之。」《初刻拍案惊奇》卷五:「尚书正为女儿骇骨无寻,又且女婿将到,伤痛无奈,忽见裴家苍头有书到,愈加感切。」
2.因受伤而疼痛。《列子。黄帝》:「斫挞无伤痛,指擿无痟痒。」唐。司空图 故宣州观察使检校礼部王公行状:「明日,中贵人复敛败卒,尚四五千人,伤痛之声,与尘埃相杂而至。」
《国语辞典》:声嘶(声嘶)  拼音:shēng sī
声带受伤,发音破哑。比喻智尽能穷。《北史。卷三一。高允传》:「崔公声嘶股战,不能一言。」
《漢語大詞典》:创痍(創痍)
亦作“ 创夷 ”。
(1).创伤。汉书·淮南厉王刘长传:“ 高帝 蒙霜露,沬风雨,赴矢石,野战攻城,身被创痍,以为子孙成万世之业,艰难危苦甚矣。”三国志·吴志·程普传:“攻城野战,身被创夷。”
(2).指受伤之人。后汉书·袁谭传:“放兵钞突,屠城杀吏,冤魂痛於幽冥,创痍被於草棘。”
(3).指战祸造成的破坏。史记·季布栾布列传:“于今创痍未瘳, 噲 又面諛,欲摇动天下。”新唐书·冯盎传:“天下初定,创夷未復,大兵之餘,疫癘方作。” 王闿运 《胡公祠碑》:“创夷在侧,兵革不息。”
《漢語大詞典》:扶伤(扶傷)
谓扶助受伤的人。《后汉书·刘陶传》:“伏念 高祖 之起,始自布衣,拾暴 秦 之敝,追亡 周 之鹿,合散扶伤,克成帝业。” 唐 柳宗元 《封建论》:“ 汉 有天下,矫 秦 之枉,徇 周 之制……数年之间,奔命扶伤之不暇。”如:救死扶伤。
分類:扶助受伤
《國語辭典》:重创(重創)  拼音:zhòng chuāng
严重的伤害。《魏书。卷四四。宇文福传》:「属大乘妖党突入州城,延率奴客战,死者数人,身被重创。」
《漢語大詞典》:夷伤(夷傷)
(1).杀伤;创伤。战国策·齐策五:“死者破家而葬,夷伤者空财而共药。” 汉 王充 论衡·祸虚:“天下心未定,夷伤未瘳。”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胡氏:“两相冲击,互有夷伤。”
(2).指被杀伤或受伤害的人。左传·成公十六年:“ 子反 命军吏察夷伤,补卒乘,缮甲兵,展车马,鸡鸣而食,唯命是听。”旧唐书·裴度传:“招怀孤疾,字抚夷伤。”
(3).破坏,毁坏。 宋 叶适 《上陈提举启》:“金铁所藏,山脉有夷伤之患。”
《國語辭典》:伤痕(傷痕)  拼音:shāng hén
皮肤受伤后,所留下的痕迹。《初刻拍案惊奇》卷五:「众养娘将软褥辅衬,抱他睡在床上,解看衣服,尽被树林荆棘抓破,且喜身体毫无伤痕。」
《國語辭典》:伤亡(傷亡)  拼音:shāng wáng
1.受伤和死亡。如:「在这场战役中,敌军伤亡惨重。」
2.受伤和死亡的人。如:「在与敌军正面决战以前,我军应养精蓄锐以期减少伤亡。」
《國語辭典》:误伤(誤傷)  拼音:wù shāng
无意间失手伤害他人。《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上》:「那法司检拟郭威弹雀,误中顾驴儿额上,系是误伤杀人,情理可恕。」《红楼梦》第八五回:「大哥人命是误伤,不是故杀。」
《國語辭典》:刺伤(刺傷)  拼音:cì shāng
1.被尖锐器物所伤。如:「缝衣服时要小心,不要被针刺伤。」
2.形容内心受到打击。如:「虽是无心的话,却深深刺伤了他的心。」
《漢語大詞典》:残伤(殘傷)
残害;受伤害。史记·商君列传:“刑黥太子之师傅,残伤民以骏刑,是积怨畜祸也。”京剧《将相和》第二一场:“好一位贤明 蔺丞相 ,保国家怎能叫手足残伤。”
《漢語大詞典》:伤折(傷折)
受伤和死亡或因受伤而死亡。 宋 范仲淹 《让枢密直学士右谏议大夫表》:“自西事以来, 延安东路 、 北路 官军伤折万餘人。”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二章:“在短短的七八天内,各村落的牲口几乎伤折了一半。”
《漢語大詞典》:负痛(負痛)
谓受伤痛;忍痛。 宋 岳珂 桯史·猫牛盗:“牛引舌,则钩之。夙导绳通中,急趣其杪,牛负痛,欲触,则隔竿之长。”《元典章新集·刑部·诸盗》:“用棒於 施进孙 左边腰上打讫一下,本人负痛,口称劫人。”红楼梦第一○四回:“ 倪二 负痛,酒醒求饶。”《初刻拍案惊奇》卷十:“ 公孙黑 措手不及,着了一戈,负痛飞奔出门。” 清 查慎行 《病起吟》:“彼苍肯垂悯,负痛不敢呼。”
《漢語大詞典》:病疮(病瘡)
受伤有病。《三国演义》第五一回:“吾见 公瑾 病疮,医者言勿触怒,故 曹 兵搦战,不敢报知。”
分類:受伤有病
《國語辭典》:切除  拼音:qiē chú
将不必要或发生病变,不能复原的部分切割除去。如:「肿瘤切除手术」。《清史稿。卷一二六。河渠志一》:「惟于坐湾之对面,劝令切除滩嘴,以宽河势,水涨即可刷直,就下愈畅,并可免兜滩冲决之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