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战瘢(戰瘢)
作战受伤所留下的疤痕。
《漢語大詞典》:伤废(傷廢)
指受伤残废的人。
《國語辭典》:伤口(傷口)  拼音:shāng kǒu
1.皮肤、肌肉等受伤而破裂的地方。如:「小心,不要让伤口受到感染了!」
2.心理因受到打击而留下的创伤。如:「跟男朋友分手三个月了,她心中的伤口仍未平复!」
《漢語大詞典》:椓丧(椓喪)
遭受伤害。 元 揭傒斯 《〈宋史论〉序》:“反覆小人之情状,痛悼君子之椓丧,读之千载之下,犹当拊膺扼腕,流涕而永叹也!”
《漢語大詞典》:伤枯(傷枯)
受伤枯萎。《后汉书·襄楷传》:“其冬大寒,杀鸟兽,害鱼鳖,城傍竹柏之叶,有伤枯者。”
分類:受伤枯萎
《漢語大詞典》:射伤
被子弹射中而受伤。例如:被行刺者射伤三次。
《国语辞典》:接骨  拼音:jiē gǔ
医治受伤断骨的方法。把折断的骨头接起来,使它逐渐复原。
《国语辞典》:催魂  拼音:cuī hún
急欲使人死亡或受伤害。比喻催促得很急。如:「赶快走吧!免得他在楼下催魂似的一直叫!」
《国语辞典》:打伤(打伤)  拼音:dǎ shāng
殴打致受伤。如:「那两人打架,彼此都把对方打伤了。」《水浒传》第七○回:「众多兄弟都被他打伤,咬牙切齿,尽要来杀张清。」《儒林外史》第三回:「亲家,你这可吓他一吓,却不要把他打伤了。」
《國語辭典》:击伤(擊傷)  拼音:jí shāng
打伤。如:「他将被石头击伤的小狗带回家中治疗。」
分類:击中受伤
《漢語大詞典》:怯弦
战国 时 更嬴 善射,曾引弓虚发,惊下受伤未愈的飞雁。见战国策·楚策四。后因以“怯弦”比喻受过挫折而胆怯。 唐 钱起 《寇中送张司马归洛》诗:“旅思蓬飘陌,惊魂雁怯弦。”参见“ 惊弓之鸟 ”。
《國語辭典》:惊弓之鸟(驚弓之鳥)  拼音:jīng gōng zhī niǎo
魏国射箭能手更羸仅是拉动弓弦,不用箭,一只受过箭伤的大雁便因过度惊惧而落下的故事。典出《战国策。楚策四》。比喻曾受打击或惊吓,心有馀悸,稍有动静就害怕的人。《晋书。卷七一。王鉴传》:「黩武之众易动,惊弓之鸟难安。」《歧路灯》第八一回:「绍是惊弓之鸟,吓了一跳。」也作「伤弓之鸟」。
《國語辭典》:伤兵(傷兵)  拼音:shāng bīng
作战受伤的士兵。如:「历经激烈的会战,敌我双方均伤兵累累。」
《漢語大詞典》:面夷
谓使颜面受伤。国语·晋语三:“将止不面夷,死。” 韦昭 注:“夷,伤也。”
《国语辞典》:清洁者(清洁者)  拼音:qīng jié zhě
某种生物如鱼和虾,可将其他鱼类或生物身上的受伤组织、多馀的食物碎屑、藻类、外寄生虫等清除、移去,而使双方都获得好处,此种鱼或虾即称为「清洁者」。
《国语辞典》:割伤(割伤)  拼音:gē shāng
受锐利的物体切割而受伤。如:「他不小心被刀子割伤,急忙用药消毒伤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