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打骂教育(打骂教育)  拼音:dǎ mà jiào yù
利用打骂为手段逼迫受教者学习的教育方式。
《国语辞典》:教育费(教育费)  拼音:jiào yù fèi
1.入学接受教育的费用。
2.教育经费的简称。
《國語辭典》:奉令承教  拼音:fèng lìng chéng jiào
遵从命令,承受教诲。《战国策。燕策二》:「臣自以为奉令承教,可以幸无罪矣,故受命而不辞。」
《漢語大詞典》:共产主义理想教育
德育内容之一。使受教育者向往和追求共产主义的教育。主要内容是:进行社会发展史教育,使学生懂得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确立共产主义的目标和信念;引导学生学习无产阶级革命家和英雄模范的优秀品质,培养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意志、道德和情操;使学生把实现共产主义同现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联系,同个人具体的学习任务相联系,为参加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建设准备条件。
《國語辭典》:喝墨水  拼音:hē mò shuǐ
形容读过书,有知识。如:「他是喝墨水的,所以讲起话来条理清晰,言之有物。」
《漢語大詞典》: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
德育内容之一。爱国主义教育主要培养受教育者热爱祖国的观点、情感和维护祖国尊严的意志。国际主义教育主要培养受教育者坚持和维护同全世界无产阶级、被压迫民族、被压迫人民及一切爱好和平、主持正义的组织和人士的团结,支持和援助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人民的革命斗争。
《國語辭典》:道德教育  拼音:dào dé jiào yù
教导学生明辨善恶及知善行善的教育。强调遵守道德规范和良好习惯(美德)的养成。
《漢語大詞典》:道德品质教育
德育内容之一。影响和促进受教育者的道德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发展的教育。在中国学校日常工作中主要指学生守则教育,学校常规纪律训练,遵守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培养,以及养成谦虚、谨慎、诚实、正直、勇敢、勤劳、俭朴等优良品质。
《國語辭典》:教无常师(教無常師)  拼音:jiào wú cháng shī
语本《书经。咸有一德》:「德无常师,主善为师。」意即受教求知不必有固定的对象,有道德、有专长的人即可为师。《文选。潘岳。闲居赋》:「教无常师,道在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