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反辞(反辭)
(1).犹转告。国语·越语下:“ 王孙雒 曰:‘子 范子 将助天为虐,助天为虐不祥。 雒 请反辞於王。’” 韦昭 注:“请以辞告 越王 。”
(2).反复叙说之辞。如《楚辞》中的“乱曰”、 荀子 赋中的“小歌”。荀子·赋:“与愚以疑,愿闻反辞。” 杨倞 注:“反辞,反覆敍説之辞。犹楚词‘乱曰’。”
(3).谋反的供辞。史记·李斯列传:“使者来,会丞相下吏, 赵高 皆妄为反辞。”
《漢語大詞典》:缅述(緬述)
尽情叙说,备叙。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庚娘:“ 庚娘 缅述其故。 金 乃登舟拜母,母款之若婿。” 清 王韬 《淞滨琐话·白琼仙》:“生闻此消息,倍形惆悵,归家为妻缅述颠末。”
分類:尽情叙说
《漢語大詞典》:调说(調説)
(1).诳骗,诡说。 唐 赵元一 奉天录卷三:“ 田悦 调説三军,拒我王命。”
(2).演述,叙说。 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五:“至於娼优女子皆能调説大略,惜乎不被之以音律。”
《国语辞典》:说学逗唱(说学逗唱)  拼音:shuō xué dòu chàng
传统相声的四种基本技艺。说,叙说笑话、绕口令等。学,模仿各种鸟兽叫声、叫卖声、各种人物的风貌、语言等。逗,捉叫逗笑。唱,编一些滑稽可笑的词,用各种曲调演唱,或将某些戏曲唱词、曲调誇张演唱,以引人发笑。
《国语辞典》:阿弥陀经(阿弥陀经)  拼音:ē mí tuó jīng
佛教典籍。后秦鸠摩罗什译,一卷。内容叙说阿弥陀佛净土的种种,并强调若人在七日中心志集中的念阿弥陀佛,死时心不颠倒,阿弥陀佛自会来接引往生净土。此经和《观无量寿佛经》、《无量寿经》合称为「净土三经」。是中国流传最广的经典之一。
《国语辞典》:叙事句(叙事句)  拼音:xù shì jù
叙说一件完整事件的句子。这种句子叙说部分有动词为其中心成分。如:「月亮升上来了。」也称为「叙述句」。
《国语辞典》:叙述句(叙述句)  拼音:xù shù jù
叙说一件完整事件的句子。这种句子叙说部分有动词为其中心成分。如:「猫捕鼠」。也称为「叙事句」。
《漢語大詞典》:豆棚闲话
清代白话短篇小说集。题“圣水艾衲居士编”。十二篇。以众人在豆棚之下轮流叙说的形式,将十二篇故事贯串起来。对明末吏治的腐败以及世风日下、人情浅薄等现象,都有所揭露。
《國語辭典》:不在话下(不在話下)  拼音:bù zài huà xià
事情理所当然或告一段落,用不著多费唇舌谈论。《水浒传》第六一回:「自埋怨李逵,不在话下,过了一夜,次日天明起来,安排些饭食吃了。」《红楼梦》第三回:「雨村辞了贾政,择日到任去了,不在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