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叠 → 迭叠”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500,分34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屏风叠
浪叠
石叠
迭见
叠秀
五叠
白叠
叠影
叠绮
千迭
迭变
迭迭
倚叠
叠罗
折叠
《漢語大詞典》:屏风叠(屏風疊)
(1). 庐山 岭名。 唐 李白 《赠王判官时余归隐庐山屏风迭》诗:“吾非济代人,且隐 屏风叠 。” 王琦 注:“《一统志》:‘ 屏风叠 在 庐山 ,自 五老峯 而下,九叠如屏。’游宦纪闻:‘九叠屏风之下,旧有 太白 书堂。’”参见“ 屏风九叠 ”。
(2).层迭如屏风的山岭。 宋 陆游 《储福观唐玉真公主修真之地》诗:“路转屏风叠,云藏帝子家。”
《國語辭典》:屏风九叠(屏風九疊)  拼音:píng fēng jiǔ dié
形容山峰重叠相连,形状犹如屏风一般。唐。李白〈庐山谣卢侍御虚舟〉诗:「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骈字类编》:浪叠(浪叠)
唐 李绅 南梁行 望秦峰回过商颜,浪叠云堆万簇山。
《骈字类编》:石叠(石叠)
唐 白居易 府西池北新葺水斋即事招宾偶题十六韵 石叠青棱玉,波翻白片鸥。
《漢語大詞典》:迭见(迭見)
屡次出现;不断出现。 明 陆容 菽园杂记卷四:“未几太子薨,灾异迭见。” 明 叶盛 水东日记·记会议异同诸事:“ 景泰 元年春久旱,两京灾异亦迭见。”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前后及南京政府成立》:“外省灾患迭见,民生困苦。”
分類:屡次不断
《漢語大詞典》:叠秀
重迭而秀出。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四:“ 河 水翼岸夹山,巍峯峻举,羣山曡秀,重岭干霄。”曡,一本作“ 曡 ”。
分類:重迭秀出
《漢語大詞典》:白叠(白疊)
棉花。亦指棉布。史记·货殖列传“榻布皮革千石” 唐 张守节 正义:“白叠,木棉所织,非中国有也。”新唐书·西域传上·高昌:“有草名白叠,擷花可织为布。” 清 黄遵宪 《番客篇》:“单衫缠白叠,尖履拖红帮。”
分類:棉花棉布
《漢語大詞典》:叠影(疊影)
(1).重迭影子。 唐 杨炯 《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岳牧腾誉,弦歌有声。阶兰叠影,巖桂增荣。”
(2).指重迭的影子。 唐 陆龟蒙 《奉和袭美开元寺客省早景即事次韵》:“日上罘罳叠影红,一声清梵万缘空。”
(3).特指电视机荧光屏上除正常的图像外,有时出现一个或几个重迭的影子。通常是由接收天线附近建筑物或高山所反射的无线电波,或因天线馈线和电视机阻抗不匹配所造成。可通过调整天线的位置、方向或高度和改善天线馈线的匹配来消除。
《漢語大詞典》:叠绮(疊綺)
(1).层迭的罗绮。形容华丽的衣裳层迭缤纷。 唐 王维 《送李睢阳》诗:“黄纸詔书出东厢,轻紈叠綺烂生光。”
(2).比喻文词绮丽优美。 清 钮锈 觚賸续编·桃花园:“故或隻语生香,江花独灿。亦有数章叠綺, 蜀 锦纷披。”
《漢語大詞典》:千迭
犹千重。
《漢語大詞典》:迭变(迭變)
交替变化;不断演变。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一:“寒暑迭变,不觉渐成衰老,苟不竞为善事,虚度流年,良可惜也!” 梁启超 《〈变法通议〉自序》:“海草螺蛤,大木大鸟,飞鱼飞鼉,袋兽脊兽,彼生此灭,更代迭变,而成世界。”
《漢語大詞典》:迭迭
往来自得貌。《关尹子·一宇》:“道茫茫而无知乎?心儻儻而无覊乎?物迭迭而无非乎?” 清 方以智 通雅卷十:“《关尹子》曰:心儻儻,物迭迭……盖言心自适,而物往来忽静忽动、忽疾忽迟之貌,皆听其自然也。”
《漢語大詞典》:倚叠(倚疊)
(1).紧靠堆迭。宋史·河渠志七:“﹝ 李溥 等﹞请復用 钱氏 旧法,实石於竹笼,倚叠为岸,固以桩木……以捍潮势。”
(2).互相依靠勾结。 元 郝经 《立政议》:“一二不逞之人……牵连党与,倚叠缔构,援进宵人,畀之以政,相与割剥天下。”
《漢語大詞典》:叠罗(疊羅)
四川 天彭 红牡丹品种之一。 宋 陆游 《天彭牡丹谱·花释名》:“彩霞者,其色光丽,烂然如霞。叠罗者,中间琐碎,如叠罗纹。胜叠罗者,差大於叠罗。此三品,皆以形而名之。”
《國語辭典》:折叠(折疊)  拼音:zhé dié
把物体的一部分翻转,使整齐的与另一部分紧密相连。如:「折叠被子。」《初刻拍案惊奇》卷七:「到了所在,住了脚,便把这驴似纸一般折叠起来。」
《國語辭典》:摺叠(摺疊)  拼音:zhé dié
将平面的东西折起叠合。如:「摺叠好棉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