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904,分127页显示  上一页  107  108  109  110  111  113  114  115  11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口角春风
口角风情
口角生风
口干舌焦
口感
口乾舌燥
口乾舌焦
口沉
口陈费数
口陈手画
口碜
口疢
口吃诗
口传心授
口唇开㡁
《國語辭典》:口角春风(口角春風)  拼音:kǒu jiǎo chūn fēng
言语和煦,有如春风的吹拂。比喻用美言为人吹嘘或说好话。常用于请人推介之辞。《歧路灯》第九六回:「你近日与道台好相与,万望口角春风,我就一步升天。」
《漢語大詞典》:口角风情(口角風情)
口头表示的情爱。 清 李渔 《比目鱼·联班》:“那些用小钱的主子,只还他些口角风情罢了。”
分類:口头情爱
《漢語大詞典》:口角生风(口角生風)
比喻说话流利。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一章四:“这样骂人的时候却是口角生风,不再有‘这个是’的打搅了。”参见“ 口角春风 ”。
分類:话流流利
《國語辭典》:口角春风(口角春風)  拼音:kǒu jiǎo chūn fēng
言语和煦,有如春风的吹拂。比喻用美言为人吹嘘或说好话。常用于请人推介之辞。《歧路灯》第九六回:「你近日与道台好相与,万望口角春风,我就一步升天。」
《漢語大詞典》:口干舌焦(口乾舌焦)
见“ 口燥唇乾 ”。
《國語辭典》:口燥唇乾(口燥脣乾)  拼音:kǒu zào chún gān
形容口渴、焦灼或费尽口舌。汉。无名氏〈善哉行〉:「来日大难,口燥唇乾。今日相乐,皆当喜欢。」也作「口乾舌燥」。
《國語辭典》:口感  拼音:kǒu gǎn
享用食物时的感觉。如:「这种蛋糕的口感很好,颇受欢迎。」
分類:食物感觉
《漢語大詞典》:口乾舌燥
见“ 口燥唇乾 ”。
《國語辭典》:口燥唇乾(口燥脣乾)  拼音:kǒu zào chún gān
形容口渴、焦灼或费尽口舌。汉。无名氏〈善哉行〉:「来日大难,口燥唇乾。今日相乐,皆当喜欢。」也作「口乾舌燥」。
《漢語大詞典》:口乾舌焦
见“ 口燥唇乾 ”。
《國語辭典》:口燥唇乾(口燥脣乾)  拼音:kǒu zào chún gān
形容口渴、焦灼或费尽口舌。汉。无名氏〈善哉行〉:「来日大难,口燥唇乾。今日相乐,皆当喜欢。」也作「口乾舌燥」。
《國語辭典》:口沉  拼音:kǒu chén
口味重。《文明小史》第五九回:「正说著,鸭子上来了,大家尝著,多说很好。朱锡康说:『好虽好,还嫌口沉了点儿。』」也称为「口重」。
分類:方言
《分类字锦》:口陈费数(口陈费数)
唐书·崔仁师传》:迁度支郎中,尝口陈移用费数千名。太宗怪之,诏黄门侍郎杜正伦持簿,使仁师对唱,无一谬,帝奇之。
分类:户部
《分类字锦》:口陈手画(口陈手画)
宋史·王庶传》:绍兴七年十月,以兵部侍郎召。明年春入对,口陈手画秦蜀利害,上大喜,即日迁本部尚书。
分类:兵部
《國語辭典》:口碜(口磣)  拼音:kǒu chěn
食物中含有砂粒杂质,咀嚼时口不舒服。比喻说出不雅的话而感到羞惭。元。杨文奎《儿女团圆》第一折:「亏你不害口碜,说出这等话来。」元。无名氏《渔樵记》第二折:「你砂子地里放屁,不害你那口碜,动不动便说做官!」
《漢語大詞典》:口疢
谓话难听,羞于出口。《醒世姻缘传》第五九回:“我待对着你学学,我嫌口疢,説不出来。”参见“ 口磣 ”。
分類:难听出口
《國語辭典》:口碜(口磣)  拼音:kǒu chěn
食物中含有砂粒杂质,咀嚼时口不舒服。比喻说出不雅的话而感到羞惭。元。杨文奎《儿女团圆》第一折:「亏你不害口碜,说出这等话来。」元。无名氏《渔樵记》第二折:「你砂子地里放屁,不害你那口碜,动不动便说做官!」
《漢語大詞典》:口吃诗(口吃詩)
指用字多双声的诗。 清 纳兰性德 《渌水亭杂识》卷四:“口吃诗即翻也,叠韵诗即切也。” 清 赵翼 陔馀丛考·口吃诗:“ 王阮亭 池北偶谈载 文太青 戏作《口吃诗》云:‘黠子向客苦哆口,漆栗笔蜜手柳酒。’……然口吃诗不自 文太青 始, 唐 姚合 有《葡萄架》诗云:‘萄藤 洞庭 头,引叶漾盈摇。皎洁钩高掛,玲瓏影落寮。’”
分類:双声
《國語辭典》:口传心授(口傳心授)  拼音:kǒu chuán xīn shòu
授教者口头传授,而受教者心中悟解。《儿女英雄传》第八回:「只这刀法鎗法弹弓射箭拳脚,却是老人家口传心授。」也作「口授心传」。
《分类字锦》:口唇开㡁(口唇开㡁)
《摭言》:方干姿态山野,且更免缺,然性好凌侮人。有龙丘李主簿者,偶于知闻处见干,而与之传杯酌。龙丘目有翳子,改令以讥之曰:干改令诸人象令主措大吃酒点盐,军将吃酒点酱,只见门外着篱,未见眼中安障。龙丘答曰:措大吃酒点盐,下人吃酒点鲊,只见半臂着襕,未见口唇开㡁。一座大笑。
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