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904,分127页显示  上一页  115  116  117  118  119  121  122  123  124 下一页
分类词汇
峡口
军营
玉齿
唇吻
排出
口龂
口呿
出好
方口
口闭
斗唇
口缘
参缄
口液
臧否不挂
《漢語大詞典》:峡口(峽口)
(1).指 西陵峡 口,为 长江 出 蜀 的险隘。 晋 陆机 《辨亡论下》:“彼若弃长技以就所屈,即 荆 杨 而争舟楫之用,是天赞我也。将谨守峡口,以待禽耳。”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二《直都记》:“自 黄牛滩 东入 西陵 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紆曲,而两岸高山重嶂,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 唐 杜甫 《峡口》诗之一:“峡口 大江 开,西南控百蛮。”
(2).泛称峡谷之口。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八:“北即 苍山 ,至此南尽。中穿一峡,西去甚逼,而峡口稍旷。” 清 阮元 《由龙洞岩下西过三龙潭》诗:“ 三龙潭 峡口,如防復如堂。” 杨朔 《黄河之水天上来》:“在这个极险的山峡中间, 河 水从三条峡口奔腾而出,真象千军万马似的。”
《國語辭典》:军营(軍營)  拼音:jūn yíng
军队屯驻之处。如:「军营四周戒备森严。」
《漢語大詞典》:玉齿(玉齒)
(1).形容洁白美丽的牙齿。 隋 李播《天文大象赋》:“却睇女床,前瞻天纪。耀棘庭之金印,粲椒宫之玉齿。”
(2).借指口。 晋 郭璞 《游仙诗》之二:“灵妃顾我笑,粲然啟玉齿。” 唐 韦应物 《拟古诗》之二:“娟娟双青娥,微微啟玉齿。” 清 纳兰性德 《拟古》诗之三十三:“扬蛾启玉齿,声发已復吞。”
《國語辭典》:唇吻(脣吻)  拼音:chún wěn
比喻言辞、谈吐。《抱朴子。内篇。畅玄》:「唇吻为兴亡之关键。」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章表》:「繁约得正,华实相胜,唇吻不滞,则中律矣。」
《漢語大詞典》:排出
使放出。例如:这条河排出的水流入海湾。
指从比较小的口或孔释放或流出。例如:排气管排出一缕青烟。
《漢語大詞典》:口龂(口齗)
指口,嘴。齗,同“ 齦 ”。北史·甄琛传:“今者天为黔首生盐,国为黔首鄣护。假获其利,犹是富专口齗,不及四体也。”
分類:
《分类字锦》:口呿
庄子:公孙龙口呿而不合,舌举而不下,乃逸而走。释文:呿,起据反。司马云:开也。李音袪,又巨劫反。
分类:
《分类字锦》:出好
书:惟口出好兴戎,朕言不再。孔传:好谓赏善,戎谓伐恶。
分类:出好
《分类字锦》:方口
唐书娄师德传:师德长八尺。方口博唇。深沉有度量。老子内传鹤发龙颜。广颡长耳。大目疏齿。方口厚唇。
分类:方口
《分类字锦》:口闭(口闭)
说文:噤,口闭也。
分类:
《分类字锦》:斗唇(斗唇)
祖庭广记:先圣生有异质,月角日准,河目,海口,斗唇。
分类:
《分类字锦》:口缘(口缘)
释名:唇,缘也,口之缘也。按缘读以绢切。
分类:
《分类字锦》:参缄(参缄)
家语:孔子观周,遂入太祖后稷之庙。庙堂右阶之前,有金人焉,参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安乐必戒,无所行悔。勿谓何伤,其。祸将长;勿谓何害,其祸将大。勿谓不闻,神将伺人。焰焰不灭,炎炎若何,涓涓不壅,终为江河。绵绵不绝,或成网罗,毫末不札,将寻斧柯。诚能慎之,福之根也。口是何伤,祸之门也。戒之哉!孔子既读斯文也,顾谓弟子曰:小子识之。此言实而中,情而信。行身如此,岂以口过患哉?
分类:
《分类字锦》:口液
说文:唾,口液也。
分类:口液
《分类字锦》:臧否不挂
晋书阮籍传:籍虽不拘礼教。然发言元远。口不臧否人物。苏轼诗君不见阮嗣宗。臧否不挂口。
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