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巾箱本  拼音:jīn xiāng běn
小版本的古书。因南齐衡阳王萧钧手写五经,其外形体积不大,可放置巾箱中,便于携带,故称为「巾箱本」。见《南史。卷四一。齐宗室传。衡阳元王道度传》。
《國語辭典》:麻沙本  拼音:má shā běn
福建省建阳县麻沙镇所刻的书,称为「麻沙本」。参见「闽本」条。
《国语辞典》:词诠(词诠)  拼音:cí quán
书名。近人杨树达撰,十卷。诠释古书中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及部分代词、动词、副词的用法。先辨别词类,后说明作用及列举文例,使读者对古书中虚词的用法有所瞭解。
《漢語大詞典》:鸑鸑
古书上说的一种水鸟,似凫而大,赤目。例如:白玉亭台翻鸑鸑,黄金宫殿起鲵鳌。——《梼杌闲评——明珠缘》
《漢語大詞典》:画翟(畫翟)
翟,古书上指长尾的野鸡。古代夫人之服用缯刻画之,缀以为饰,亦借指夫人。 唐 王维 《故西河郡杜太守挽歌》之二:“卷衣悲画翟,持翣待鸣鸡。” 赵殿成 笺注:“礼记:‘夫人揄狄。’ 郑康成 注:‘翟,雉名。刻繒而画之,著於衣以为饰,因以为名也。’ 孔颖达 正义云:‘揄读如摇,狄读如翟,谓画摇翟之雉於衣,谓三夫人及侯伯夫人也。’”参见“ 画翬 ”、“ 画雉 ”。
《國語辭典》:倒文  拼音:dào wén
1.校勘学上指抄刊古书时误写颠倒的字词。
2.古书中为求协韵而倒置的文字。
《漢語大詞典》:散片
指古书之残存部分。《四库全书总目·圣谕》:“ 乾隆 四十年十一月十七日奉上諭,据四库全书馆总裁将所辑永乐大典散片各书进呈,朕详加披閲。”
分類:古书残存
《國語辭典》:旋风装(旋風裝)  拼音:xuàn fēng zhuāng
一种图书装订的方法。把长卷折叠成册,外加封面,使首页和末页相连缀,翻阅时,循环不断,状如旋风。
《國語辭典》:牙签玉轴(牙籤玉軸)  拼音:yá qiān yù zhóu
泛指书籍画卷。《宣和画谱。卷一二。山水三。宋。刘瑗》:「父有方平日性喜书画,家藏万卷,牙签玉轴,率有次第。」也作「牙签犀轴」、「牙签锦轴」。
《国语辞典》:活衬(活衬)  拼音:huó chèn
装订古书时,背后所衬的白纸称为「活衬」。
《国语辞典》:龙鳞装(龙鳞装)  拼音:lóng lín zhuāng
一种古书装订的方式。先取一素卷为底,另以同宽异长的厚质纸叶,自短至长依次书写,除首叶因裱于卷端,而须单面书写外,馀叶皆双面书写,并逐叶以右端所留馀尾,贴于首叶左端之下成书。舒展时,各叶叠积如鳞状,故称为「龙鳞装」。收藏时,则可用手捲起,方便携带。
《漢語大詞典》:夺误(奪誤)
抄刊古书而形成的文字脱漏或讹误。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扬州二十四桥:“按依此数之,未足二十四数,疑有夺误也。” 郭沫若 《谈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不幸 刘商 的序文抄本有夺误,脱了一个‘嫁’字,便由 朱文长 妄作聪明而把 董生 解为 董庭兰 。”
《國語辭典》:蝴蝶装(蝴蝶裝)  拼音:hú dié zhuāng
一种古书的装订方法。反摺书叶,黏其版心之背,使两旁馀幅向外,再外加硬纸或缣帛以为书皮。宋代甚为流行。因开展时书叶的两边向外,状如蝴蝶的两翼,故称为「蝴蝶装」。
《國語辭典》:倒字  拼音:dǎo zì
唱戏时读错字音。
《國語辭典》:倒文  拼音:dào wén
1.校勘学上指抄刊古书时误写颠倒的字词。
2.古书中为求协韵而倒置的文字。
《漢語大詞典》:书缺有间(書缺有間)
史记·五帝本纪:“缺有间矣,其軼乃时时见於他説。” 张守节 正义:“言《古文尚书》缺失其间多矣,而无説 黄帝 之语。”后因以“书缺有间”泛指古书残缺已有多年。如:这个问题我们原想仔细研究一下,可惜书缺有间,要考辨清楚几乎是不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