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古器
(1).古代乐器。晋书·律历志上:“ 荀勖 造新钟律,与古器谐韵,时人称其精密。” 唐 白居易 《复乐古器古曲策》:“若废今器,用古器,则哀淫之音息矣。”
(2).特指古代钟鼎等器物。 宋 刘敞 《先秦古器记》:“先 秦 古器十有一物,製作精巧,有款识。”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四章一:“假使有得个把 殷 周 的古器,那才是新大陆呢!”
《国语辞典》:古器物学(古器物学)  拼音:gǔ qì wù xué
研究古代器物的形制、纹饰、时代以及用途等的学问。早期称为「金石学」。
《分类字锦》:古器谐韵(古器谐韵)
晋书律历志荀勖造新钟律与古器谐韵时人称其精密
分类:制律
《分类字锦》:聚古器物
南史齐竟陵王子良传子良为会稽太守爱古郡閤下有虞翻旧床罢任还乃致以归后于西邸起古斋多聚古人器物充之
分类:斋观
《國語辭典》:夔龙(夔龍)  拼音:kuí lóng
1.商代及西周时期,在钟鼎彝器上所刻铸的夔和龙形的花纹。
2.相传为舜的二臣名,夔是乐官,龙是纳言之官。
《國語辭典》:博古  拼音:bó gǔ
1.通晓古代事物。汉。张衡〈西京赋〉:「雅好博古,学乎旧史氏。」《晋书。卷四五。列传。侯史光》:「光儒学博古,历官著绩,文笔奏议皆有条理。」
2.绘有古器物形状的中国画,或以古器物图形装饰的工艺品。如:「博古屏」、「博古瓶」、「博古画」。
《國語辭典》:出土  拼音:chū tǔ
古代器物从地下发掘出来。如:「这一批是新出土的古铜器。」
《國語辭典》:仿古  拼音:fǎng gǔ
摹仿古器物、古文字或古制度而成的器具、文物等。
《國語辭典》:清玩  拼音:qīng wàn
供赏玩的文雅物品。如:「他爱好收集玉石书画等清玩。」
《漢語大詞典》:骨董
象声词。 唐 孟棨 《北里志·张住住》:“﹝ 张住住 ﹞指阶井曰:‘若逼我不已,骨董一声即了矣。’” 明 汤显祖 《紫箫记·诏归》:“若是恶少们懊着他呵,他性子不是金篦自刺,定向玉井头骨董一声了。”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庚娘:“便闻骨董一声,遂譁言妇溺矣。”
分類:象声词
《國語辭典》:吉金  拼音:jí jīn
古以祭祀为吉礼,故称祭祀时所用的鼎彝等古器物为「吉金」。
《漢語大詞典》:遗器(遺器)
(1).指死者遗下的器物。 唐 韦应物 《过昭国里故第》诗:“缄室在东 湘 ,遗器不忍覿。”
(2).指古器物。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九:“昔 长睿 父博学好古,颇得 三代 之遗器。”
(3).指保留古代形制的器物。 元 杨维桢 《李卿琵琶引》序:“ 朔 人 李卿 以絃鼗遗器鸣於京师。” 明 叶子奇 草木子·原道:“若今道家金鐘玉磬及琴笙壎篪之属,皆古之遗器也。” 清 陈梦雷 《西郊杂咏》之十八:“大乐不可復,遗器在古琴。”
《漢語大詞典》:星带(星帶)
古器物四周绘制的星象纹饰。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五:“其(古器)製作,则有云纹、雷纹……篆带、星带、辅乳、碎乳、玄夔、双夔之类。”原注:“星带,四旁饰以星象。”
《漢語大詞典》:毡墨(氈墨)
毡与墨。模拓碑或古器物上字与图形的用具。亦用以借指拓本。 王国维 《〈说文〉所谓古文说》:“以前古器无毡墨传布, 许君 未能足徵。”
《漢語大詞典》:山纹(山紋)
(1).古器物上状如山形的花纹。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古铜器:“其製作,有云纹、雷纹、山纹、轻重雷纹、垂花雷纹、鳞纹。”
(2).山的褶皱纹路。 明 袁宏道 《乍晴即事》诗:“山纹斜界露,树影拗枝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