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邓林(鄧林)
(1).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树林。山海经·海外北经:“ 夸父 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 河 渭 , 河 渭 不足,北饮 大泽 。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晋 郭璞 《山海经图赞》:“神哉 夸父 ,难以理寻,倾沙逐日,遯形邓林。” 唐 韩愈 《海水》诗:“海水非不广,邓林岂无枝?” 清 钱谦益 《次韵何慈公岁暮感事》之四:“闻逐邓林搜弃杖,戏禁沧海学栽桑。”
(2).比喻荟萃之处,聚汇之所。 南朝 梁 钟嵘 《诗品·总论》:“ 陈思 《赠弟》、 仲宣 《七哀》、 公干 《思友》阮籍 《咏怀》……斯皆五言之警策者也,所谓篇章之珠泽,文彩之邓林。” 清 魏源 《碑洞》诗:“不是碑渊海,真成鬼邓林。”
(3).古地名。 战国 时在 楚国 北境。《商君书·弱民》:“隐以 邓林 ,缘以 方城 。”史记·礼书:“阻之以 邓林 ,缘之以 方城 。” 司马贞 索隐:“ 刘氏 以为今 襄州 南凤林山 是古 邓祁侯 之国,在 楚 之北境,故云阻以 邓林 也。”
《漢語大詞典》:白塔
(1).亦作“ 白墖 ”。白色的佛塔。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译经·求那跋摩:“是时天景澄朗,道俗哀叹,仍於其处起立白塔。” 宋 苏轼 《赴岭表过金陵蒋山泉老召食阻雨不及往》诗:“独望 钟山 叫 宝公 ,云间白塔似孤鹤。” 金 元好问 《戊戌十月山阳雨夜》诗之二:“出门望白墖,但觉襟袖润。” 秦牧 《艺海拾贝·鲁班的妙手》:“ 北京 的白塔,破裂了也只有他下凡了才能修补。”
(2).古地名。 唐 韩愈 《刘公墓志铭》:“ 环 之会下 濮州 ,战 白塔 ,救 寧 陵 襄邑 ,击 李希烈 陈州 城下,公常在军间。”
(3).山名。《清文献通考·兵三》:“詔会议寻议定於 白塔山 及九门各设礮五座,竪旗杆五,遇有警急,声礮为号;杆上昼则悬旗,夜则点灯, 白塔 鸣礮则九门皆应之。”
《國語辭典》:轮台(輪臺)  拼音:lún tái
1.县名。位于新疆库车县东。参见「轮台县」条。
2.古地名。汉西域之地。本为轮台国,被李广利所灭。汉武帝为牵制匈奴,在此屯田。唐置县,并置府。即今新疆轮台县。
《漢語大詞典》:轮台诏(輪臺詔)
汉武帝 一生,致力开拓 西域 ,国力大损。至晚年深悔之,遂弃 轮台 之地,并下诏罪己,谓之“轮臺詔”。事见汉书·西域传赞。 宋 杨万里 《读罪己诏》诗:“莫读《轮臺詔》,令人泪点垂。”
《漢語大詞典》:东里(東里)
(1).古地名。 春秋 郑国 大夫 子产 所居地。旧址在今 河南省 新郑县 城内。《论语·宪问》:“ 东里 子产 润色之。” 何晏 集解:“ 子产 居 东里 。” 南朝 梁 沈约 《郊居赋》:“ 侨 栖仁於 东里 ,凤晦迹於西堂。” 唐 储光羲 《秋庭贻马九》诗:“孰谓忽离居,优游 郑 东里 。 东里 近王城,山连路亦平。”
(2).复姓。通志·氏族三:“ 郑大夫 子产 居 东里 ,因氏焉……魏志有 东里袞 。”
《國語辭典》:无盐(無鹽)  拼音:wú yán
战国时齐无盐人钟离春。参见「钟离春」条。
《漢語大詞典》:鸣雁(鳴雁)
(1).《诗·邶风·匏有苦叶》:“雝雝鸣雁,旭日始旦,士如归妻,迨冰未泮。” 毛 传:“雝雝,雁声和也。纳采用雁,旭日始出,谓大昕之时。” 郑玄 笺:“雁者,随阳而处,似妇人从夫,故昏礼用焉。”后用“鸣雁”指嫁娶之事。 北周 庾信 《彭城公夫人尔朱氏墓志铭》:“三星照夜,佇稽鸣雁之期;七日秉秋,坐廌飞皇之兆。” 倪璠 注:“婚姻六礼皆用雁,故云鸣雁之期。”
(2).鸣啼的大雁。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九:“鸣雁飞南征,鶗鴂发哀音。” 南朝 宋 范泰 《九月九日》诗:“劲风肃林阿,鸣雁惊时候。” 宋 陆游 《冬晴》诗:“鸣雁过长空,纤鳞泳清池。”
(3).古地名。在今 河南省 杞县 北。左传·成公十六年:“ 衞侯 伐 郑 ,至于 鸣雁 ,为 晋 故地。” 杨伯峻 注:“ 鸣雁 在今 河南 杞县 北。”
《國語辭典》:鸿门(鴻門)  拼音:hóng mén
地名。位于今陕西省临潼县东。楚汉之际,项羽、刘邦曾会宴于此。
《漢語大詞典》:桑林
(1).桑树林。 唐 王昌龄 《塞下曲》之一:“蝉鸣空桑林,八月 萧关 道。” 宋 梅尧臣 《送吴季野太博移蜀灵泉先至辇》诗:“苇箔蚕齐老,桑林叶更生。” 元 赵孟俯 《右耕》诗之十二:“寒风吹桑林,日夕声颼颼。”
(2).古乐曲名。相传为 殷 天子之乐。左传·襄公十年:“ 宋公 享 晋侯 於 楚丘 ,请以《桑林》。” 杜预 注:“《桑林》, 殷 天子之乐名。”庄子·养生主:“ 庖丁 为 文惠君 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嚮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於《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3).传说中的神名。《淮南子·说林训》:“ 上駢 生耳目, 桑林 生臂手,此 女媧 所以七十化也。” 高诱 注:“ 上駢 、 桑林 皆神名。” 汉 应劭 《风俗通·怪神序》:“ 荀罃 不从 桑林 之祟,而 晋侯 之疾间。”
(4).古地名。相传为 殷汤 祈雨的地方。墨子·明鬼下:“ 燕 之有 祖 ,当 齐 之社稷,宋之有 桑林 , 楚 之有 云梦 也。”《淮南子·主术训》:“ 汤 之时,七年旱,以身祷於 桑林 之际,而四海之云凑,千里之雨至。” 宋 黄庭坚 《常父惠示丁卯雪十四韵谨同韵赋之》:“ 桑林 请六事,河水问九畴。”
《國語辭典》:槜李(檇李)  拼音:zuì lǐ
1.一种李子。皮色鲜红,肉富浆质,味甘美,以浙江嘉兴、桐乡一带所产最佳。
2.地名。位于今浙江省嘉兴县,春秋时越曾败吴于此。
《漢語大詞典》:善道
善加诱导。论语·颜渊:“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 陆德明 释文:“道,导也。”
(1).犹正道。 汉 陆贾 新语·明诫:“ 周公 以比德於五帝,斯乃口出善言,身行善道之所致也。” 三国 蜀 诸葛亮 《前出师表》:“陛下亦宜自谋,以諮諏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詔。”北齐书·后主幼主纪论:“﹝ 高纬 ﹞始自襁褓,至於传位,隔以正人,闭其善道。” 明 李贽 《复周柳塘》:“窃前贤之善道,卑善柔之贱态,附直谅之后列,直欲以完名全节付二老。”
(2).好的途径,好的方法。 明 刘基 《槐阴读书图序》:“观听动息,凡有所接,必使可以有所警者,进脩之善道也。”
(3).古地名。今 安徽 盱眙县 北。左传·襄公五年:“ 晋 将为之合诸侯,使 鲁 卫 先会 吴 ,且告会期。故 孟献子 、 孙文子 会 吴 于 善道 。”
《漢語大詞典》:即墨
(1).复姓。 汉 有 即墨成 。见汉书·儒林传
(2).古地名。在今 山东 平度 东南。 战国 时为 齐 邑, 秦 置县, 北齐 废。
《國語辭典》:垓下  拼音:gāi xià
地名。在今安徽省灵壁县东南,汉高祖围项羽于此。
《漢語大詞典》:甫里
古地名。即今 江苏 吴县 东南 甪直镇 。 唐 文学家 陆龟蒙 曾居此,自号 甫里先生 ,著有《甫里集》。镇旁有其墓。 宋 楼钥 《题陆放翁诗卷》:“茶灶笔牀怀 甫里 ,青鞋布袜想云门。”
《漢語大詞典》:陈仓(陳倉)
(1).古地名。即今 陕西省 宝鸡市 。 秦 置县, 汉 、 魏 、 晋 皆因之。 刘邦 用 韩信 计,明修栈道,暗渡 陈仓 ,即此。 汉 魏 以来为攻守战略要地。《元和郡县图志·凤翔府》:“ 宝鸡县 ,本 秦 陈仓县 , 秦文公 所筑,因山以为名,属 右扶风 …… 陈仓 故城,在今县东二十里。”
(2).贮存陈谷的粮仓。《平妖传》第一回:“其中有一员外,家中巨富,真个是钱过壁斗,米烂陈仓。”
《國語辭典》:伊吾  拼音:yī wú
1.读书声。也作「咿唔」、「吾伊」。
2.言语不清楚的样子。
3.地名。位于新疆哈密县及巴尔库山东北。
《漢語大詞典》:伊州
(1).曲调名。商调大曲。新唐书·礼乐志十二:“ 天寳 乐曲,皆以边地名,若《凉州》《伊州》《甘州》之类。”乐府诗集·近代曲辞一·伊州《乐苑》:“《伊州》,商调曲, 西京 节度 ﹝盖﹞嘉运 所进也。” 唐 白居易 《伊州》诗:“老去将何散老愁,新教 小玉 唱《伊州》。” 宋 张先 《减字木兰花》词:“舞彻《伊州》,头上宫花颤未休。” 明 陆采 《明珠记·饮药》:“鸳鸯綉带抛何处,一曲《伊州》泪万行。”
(2).州名。古称 昆吾 ,本 隋 伊吾郡 , 唐 改置 伊州 ,又名 西州 。故城在今 新疆 哈密县 。旧唐书·地理志三:“ 伊州 下; 隋 伊吾郡 。 隋 末, 西域 杂胡据之。 贞观 四年,归化,置 西伊州 。六年,去‘西’字。 天寳 元年,为 伊吾郡 , 乾元 元年,復为 伊州 。” 元 耶律楚材 《怀古一百韵寄张敏之》“ 天山 连 北府 ,瀚海过 西伊 ”原注:“ 伊州 又谓之 西州 。”参见“ 伊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