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绵上(綿上)  拼音:mián shàng
地名。春秋晋地,在今山西省介休县东南。相传介之推于该地因隐遁焚身而死,晋文公于是以绵上之田作为其祭田。
《漢語大詞典》:翳桑
古地名。 春秋 晋 灵辄 饿于 翳桑 , 赵盾 见而赐以饮食。后 辄 为 晋灵公 甲士。会 灵公 欲杀 盾 , 辄 倒戈相卫, 盾 乃得免。事见左传·宣公二年。按,翳桑, 杜预 注云,“桑之多荫翳者”。 王引之 经义述闻·左传中云,“ 翳桑 当是地名”。今从 王 说。后以“翳桑”为饿馁绝粮的典故。 晋 葛洪 抱朴子·论仙:“家有 长卿 壁立之贫,腹怀 翳桑 絶粮之馁。” 宋 虞俦 《十二月二十六日早起雪已三寸许》诗:“宿麦连云虽入望,路傍犹有翳桑人。”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八:“翳桑饿夫倒戈以卫 宣子 ,漂絮老媪进食而哀王孙。”
《國語辭典》:黯黮  拼音:àn tǎn
昏暗不明的样子。《楚辞。宋玉。九辩》:「彼日月之照明兮,尚黯黮而有瑕。」
《漢語大詞典》:离城(離城)
(1).犹言离宫别馆。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吴地传:“ 古城 者, 吴王 闔庐 所置美人离城也。去县七十里。”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吴地传:“ 巫欐城 者, 闔庐 所置诸侯远客离城也,去县十五里。”
(2).古地名。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舒鳩 人卒叛 楚 ,令尹 子木 伐之,及 离城 , 吴 人救之。” 杨伯峻 注:“ 杜 《注》,‘ 离城 、 舒鳩城 ’,则当在今 舒城县 之西,为 楚 军至 舒鳩 所经之邑。 洪亮吉 《詁》谓即 钟离 ,不知 钟离 在今 安徽 凤阳县 东北二十里,远在 舒鳩城 东北, 楚 伐 舒鳩 ,断不至行军至此。”
《漢語大詞典》:阳林(陽林)
(1).生在山南的林木。文选·左思〈招隐诗〉之一:“白雪停阴冈,丹葩曜阳林。” 李善 注:“ 郑玄 周礼注曰:‘阳木生於山南也。’” 晋 孙绰 《游天台山赋》:“惠风佇芳於阳林,醴泉涌溜於阴渠。” 唐 皎然 《读〈张曲江集〉》诗:“春杼弄緗綺,阳林敷玉英。”
(2).古地名。《文选·曹植〈洛神赋〉》:“容与乎 阳林 ,流眄乎 洛川 。” 李善 注:“ 阳林 ,一作 杨林 ,地名。生多杨,因名之。”
《漢語大詞典》:羽陵
古地名。穆天子传卷五:“仲秋甲戌,天子东游,次于 雀梁 ,□蠧书于 羽陵 。” 郭璞 注:“谓暴书中蠹虫,因云蠹书也。”后以“羽陵”为贮藏古代秘籍之处。 南朝 陈 徐陵 《〈玉台新咏〉序》:“辟恶生香,聊防 羽陵 之蠹。” 隋 江总 《皇太子太学讲碑》:“紫臺秘典,緑帙奇文, 羽陵 蠹迹, 嵩山 落简;外史所掌,广内所司,靡不饰以铅槧,彫以緗素。”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三:“上曰:‘蟫有何义?’奏曰:‘臣闻出 羽陵 蠹书,曰白鱼虫也。’” 清 钱谦益 《有美一百韵》:“尽窥 羽陵 蠹,旁及 诺皋 儇。”
《漢語大詞典》:上留田
古地名。后亦为乐府曲名。 晋 崔豹 古今注·音乐:“ 上留田 ,地名也。其地人有父母死,兄不字其孤弟者,邻人为其弟作悲歌,以讽其兄,故曰《上留田》。” 唐 李白 《上留田行》:“行至 上留田 孤坟何峥嶸!” 前蜀 贯休 《相和歌辞·上留田》:“父不父,兄不兄, 上留田 ,蝥贼生,徒陟冈,泪峥嶸。”
《漢語大詞典》:高阙(高闕)
(1).高大的宫阙。后汉书·冯衍传下:“疏远壠亩之臣,无望高闕之下,惶恐自陈,以救罪尤。” 唐 杜甫 《秋兴》诗之五:“ 蓬莱 高闕对 南山 ,承露金茎霄汉间。”
(2).古地名。在今 内蒙古 杭锦后旗 西北。 阴山山脉 至此中断,成一缺口,望若门阙,故名。 战国 赵武灵王 向北开拓疆土,沿 阴山 筑 长城 至此; 西汉 时 卫青 领兵出此,与 匈奴 右贤王作战。 北魏 置戍,隶 沃野镇 。史记·匈奴列传:“筑 长城 ,自 代 并 阴山 下,至 高闕 为塞。” 汉 班固 《封燕然山铭》:“遂凌 高闕 ,下 鸡鹿 ,经磧卤,絶大漠。” 南朝 宋 袁淑 《效古》诗:“昔隶 李将军 ,十载事西戎。结车 高闕 下,极望见 云中 。”
《漢語大詞典》:滑台(滑臺)
(1).古地名。即今之 河南省 滑县 。相传古有 滑氏 ,於此筑垒,后人筑以为城,高峻坚固。 汉 末以来为军事要冲。 北魏 与 金墉 、 虎牢 、 碻磝 称 河 南四镇。 南燕 慕容德 曾建都于此。晋书·慕容德载纪:“﹝ 慕容德 ﹞至 滑臺 ,景星见於尾箕, 漳水 得白玉,状若璽。” 唐 李吉甫 元和郡县志·河南道四·滑州:“州城即古 滑臺 城,城有三重,又有都城,周二十里,相传云 卫灵公 所筑小城,昔 滑氏 为垒,后人增以为城,甚高峻坚险,临 河 亦有臺。”
(2).指 滑州 测景台。 清 纳兰性德 《渌水亭杂识》卷十五:“ 相州 有 铜雀臺 , 滑州 有测景臺,故亦称 相臺 、 滑臺 。”
《漢語大詞典》:马陵(馬陵)
古地名。 春秋 卫 地。在今 河北 大名 东南。公元前584年 晋景公 与诸侯会盟于此。 战国 属 齐 ,公元前341年 齐 将 孙膑 伏兵杀 魏 将 庞涓 于此。春秋·成公七年:“八月戊辰,同盟于 马陵 。” 杜预 注:“ 马陵 , 卫 地。”战国策·楚策一:“夫 牛阑 之事, 马陵 之难,王之所亲见也。” 鲍彪 注:“ 魏 三十年, 齐 破 魏 马陵 。” 宋 梅尧臣 《古柳》诗:“飞霆痕尚白,如斩 马陵 庞 。”《醉醒石》第十回:“ 马陵 万弩伏,减灶诱狂夫。”参见“ 马陵书树 ”。
《漢語大詞典》:马陵书树(馬陵書樹)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孙子 度其行,暮当至 马陵 。 马陵 道陜,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 庞涓 死于此树之下’…… 庞涓 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读其书未毕, 齐 军万弩俱发, 魏 军大乱相失。 庞涓 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剄。”后因以“马陵书树”为神机妙算、克敌制胜之典。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上开府广饶公郑常墓志铭》:“置阵 黎阳 ,麾兵 官渡 , 平阴 听乌, 马陵 书树。”亦作“ 马陵削树 ”。 北周 庾信 《周骠骑大将军开府侯莫陈道生墓志铭》:“ 临晋 横船,既擒 赵 将; 马陵 削树,復下 齐 兵。”
分類:克敌制胜
《漢語大詞典》:柳林
(1).柳树林。 唐 许浑 《泛五云溪》诗:“鱼倾荷叶露,蝉噪柳林风。” 宋 晁补之 《阎子常携琴入村》诗:“ 薛老村 西十里地,旱日燎原无柳林。” 老舍 《老张的哲学》第二:“一阵阵的热风吹来的柳林蝉鸣,荷塘蛙曲,都足以增加人们暴燥之感。”
(2).古地名。在今 北京市 通县 南。原为 元 代皇帝游畋之地,建有行宫。1358年 毛贵 领导的红巾军进迫 大都 ,与 刘哈喇不花 率领的 元 军大战于此。
(3).古地名。在今 山东省 临清县 南。 清 同治 二年(公元1863年), 宋景诗 领导的黑旗军曾在此打败地主武装柳林团。
《漢語大詞典》:夹谷(夾谷)
(1).古地名。 春秋 齐 地。春秋·定公十年:“夏,公会 齐侯 於 夹谷 。”其故址当在今 山东省 莱芜县 夹谷峪 。参阅 清 顾炎武 日知录·夹谷春秋·定公十年:“夏,公会 齐侯 於 夹谷 。”其故址当在今 山东省 莱芜县 夹谷峪 。参阅 清 顾炎武 日知录·夹谷
(2).复姓。其先出 女真 加古部 。见金史·金国语解元史·夹谷之奇传
(3).犹峡谷。 艾青 《旷野》诗:“昨天黄昏时还听见过的那窄长的夹谷里的流水声,此刻已停止了。”
《漢語大詞典》:南巢
(1).古地名。在今 安徽 巢县 西南。因位于古代华夏族活动地区的南方,故名。书·仲虺之诰:“ 成汤 放 桀 于 南巢 ,惟有慙德。”史记·夏本纪“ 桀 走 鸣条 ,遂放而死” 张守节 正义引《括地志》:“ 庐州 巢县 有 巢湖 ,即尚书‘ 成汤 伐 桀 ,放於 南巢 ’者也。” 清 章炳麟 《封建考》:“自 桀 奔 南巢 , 周 世有 巢伯 来朝事。”
(2).南方远国名。《楚辞·远游》:“顺凯风以从游兮,至 南巢 而壹息。” 姜亮夫 注:“ 南巢 为南方之远国。”
《漢語大詞典》:闾丘(閭丘)
(1).古地名。《左传·襄公二十一年》:“ 邾 庶其 以 漆 、 閭丘 来奔。” 杨伯峻 注:“ 漆 在今 山东 邹县 东北, 閭丘 又在 漆 东北十里。”
(2).复姓。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閭丘婴 帅师围 卢 。”国语·鲁语下:“ 齐 閭丘 来盟。” 韦昭 注:“ 閭丘 , 齐 大夫 閭丘明 也。”
《國語辭典》:有熊  拼音:yǒu xióng
地名。即今河南省新郑县。黄帝时以此为国都,故亦称黄帝为有熊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