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米罗的维纳斯雕像(米罗的维纳斯雕像)  拼音:mǐ luó de wéi nà sī diāo xiàng
古希腊时代的一尊半裸女神雕像,西元一八一四年在地中海的米罗岛发现,因作者不详,故冠以地名,以别于其他的维纳斯像。是古代雕刻的一大杰作。现藏于巴黎罗浮美术馆。
《国语辞典》:德谟克利泰斯(德谟克利泰斯)  拼音:dé mó kè lì tài sī
Democritus
人名。(西元前460~前371)古希腊哲学家,见闻博洽,著书富于文藻。相传为原子论的创始者,主张灵魂与火,为相同原子所组成,人类得此原子,即能生存。也译作「德谟克利图」。
《国语辞典》:国立台湾博物馆(国立台湾博物馆)  拼音:guó lì tái wān bó wù guǎn
台湾历史最悠久的博物馆,建筑样式采仿文艺复兴时期古希腊多力克式,中央圆顶塔高近三十公尺,气势磅礴。前身为西元一八九九年之「台湾总督府民政部殖产局商品陈列馆」(地点在今中央气象局及北一女转角处);一九○八年之「台湾总督府民政部殖产局附属博物馆」(馆址设于今总统府后方之旧彩票局);一九一五年之「儿玉总督后藤民政长官纪念馆」(馆址于今台北二二八和平公园内)。民国三十四年台湾省光复,改名为「台湾省博物馆」。三十八年,隶属台湾省政府教育厅,更名为「台湾省立博物馆」。八十八年七月,改隶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改名为「国立台湾博物馆」。本馆以台湾地区人类学、地学、动物学、植物学标本文物之调查、研究蒐藏、展示、教育为宗旨。
《国语辞典》:希腊神话(希腊神话)  拼音:xī là shén huà
以古希腊的神及英雄事迹为题材的神话传说。对西方文化、艺术影响极大,许多伟大作家、艺术家,都曾自此汲取创作灵感。
《国语辞典》:亚加狄亚(亚加狄亚)  拼音:yà jiā dí yà
Arcadia
国名。在古希腊伯罗奔尼撒半岛中部,适于畜牧,人民安居乐业,不问外事,故后世文艺上凡叙及平和的田园及仙乡,多用此名。
《漢語大詞典》: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写的一部历史著作。共八卷,专门叙述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史事,止于公元前411年。按编年体记事,取材丰富、叙事严谨客观,为古希腊史学名著。
《漢語大詞典》:阿基米德
(前287-前212)古希腊学者。生于西西里岛的叙拉古(今意大利锡拉库萨)。确定了许多物体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发现了杠杆原理和浮力定律,设计制造了多种机械,如螺旋扬水器、军用投射器等。著有《论平面图形的平衡》
《漢語大詞典》:奥德修纪
一译《奥德赛》。古希腊史诗。相传为荷马所作。主要取材于希腊英雄奥德修斯在特洛伊战争后的一段奇异经历,并穿插许多神话和传说。
《漢語大詞典》:地心说
古代西方认识宇宙的一种学说。由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玫正式建立。认为地球静止于宇宙中心,其他一切天体都绕地球转动,并提出“本轮”、“均轮”系统和偏心圆模型来解释行星的视运动中各种复杂现象。
《國語辭典》:假面剧(假面劇)  拼音:jiǎ miàn jù
一种欧洲十四世纪至十六世纪间流行的戏剧,演出者戴面具、著艳装,为后世歌剧的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