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足句
补足句子的音节。诗·大雅·緜“廼疆廼理,廼宣廼亩” 唐 孔颖达 疏:“‘疆’‘理’是一,‘宣’‘亩’亦同,但作者以‘乃’间之而足句耳。”
《國語辭典》:句格  拼音:jù gé
1.民歌、说唱和戏曲唱腔中的句、逗结构形式。基本句格可分为五字句、七字句和十字句三种。五字句多为二二一句格,七字句多为二二三句格,十字句多为三三四句格。在曲牌体音乐的唱腔中,每一曲牌均有特定的句法组织形式,每句字数可为一字、二字以至十字不等,各句的长短及排列形式也因曲牌之不同而异。也称为「句式」。
2.戏曲唱腔的句式和板式,亦合称为「句格」。
《漢語大詞典》:俪句(儷句)
对偶的句子。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诗文·各诗之始:“ 梁 、 陈 之间儷句尤多,大抵止于五言,七言则絶少矣。” 清 赵翼 瓯北诗话·苏东坡诗:“ 放翁 古诗好用儷句,以炫其绚烂。” 范文澜 《中国通史简编》第二编第三章第十一节:“ 东汉 时散体文渐变为骈体文。反过来又影响到赋的句法,渐变为俪句。”
分類:对偶句子
《國語辭典》:谓词(謂詞)  拼音:wèi cí
句法中说明主语的成分称为「谓语」,而谓语的中心成分,也有人称为「谓词」。例如:「鸟飞」一句中,「飞」为谓语,这个谓语为单词,所以也可称为「谓词」。一般叙述句中的主要动词,称为「述语」,而有些语法学家就称为「谓词」。
《漢語大詞典》:偶句
对偶的句子。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四:“ 李义山 谓曰:‘近得一联句云:远比 召公 ,三十六年宰辅。未得偶句。’ 温 ( 温庭筠 )曰:‘何不云:近同 郭令 ,二十四考中书。’” 宋 叶适 《徐道晖墓志铭》:“及 沈约 、 谢朓 、 永明 体出,士争効之。初犹甚艰,或仅得一偶句,便已名世矣。”
《漢語大詞典》:倒语(倒語)
(1).谓颠倒句子中词语的顺序,以加强语意。
(2).古书中反其意而用的词语。 明 焦竑 焦氏笔乘·古文多倒语:“古文多倒语,如息之为长、乱之为治、扰之为顺、荒之为定、臭之为香……皆美恶相对之字,而反其义以用之。”参见“ 反训 ”。
《國語辭典》:反训(反訓)  拼音:fǎn xùn
训诂学上指用反义词来解释词义。如「乱」可训「治」。
《國語辭典》:对句(對句)  拼音:duì jù
本指古诗文中字数相同、意思相对的句子。后因对格律骈俪的要求,至近体诗兴起时,乃用以指律诗中间两联须相对仗、讲平仄的句子。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丽辞》:「张华诗称『游雁比翼翔,归鸿知接翮』;刘琨诗言『宣尼悲获麟,西狩泣孔丘』。若斯重出,即对句之骈枝也。」宋。严羽《沧浪诗话。诗法》:「对句好可得,结句好难得,发句好尤难得。」
《漢語大詞典》:长短歌(長短歌)
指句子长短不一的诗歌。 唐 戴叔伦 《寄万德躬故居》诗:“何时醉把黄花酒,听尔南征长短歌。”参见“ 长短句 ”。
《國語辭典》:长短句(長短句)  拼音:cháng duǎn jù
词因句法多长短不一,故又称为「长短句」。
《漢語大詞典》:压韵(壓韻)
诗词曲赋中,某些句子的末一字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音调和谐优美。梁书·王筠传:“ 筠 为文能压强韵,每公宴并作,辞必妍美。” 宋 许顗 彦周诗话:“又 鲁直 ( 黄庭坚 )作诗,用事压韵,皆超妙出人意表。”
《漢語大詞典》:病句
在语法或逻辑上有毛病的句子。如:这些病句是从你的作文里找出来的,要注意改正。
《國語辭典》:熟语(熟語)  拼音:shú yǔ
语言中已定型的固定词组或句子。包括成语、谚语、格言、歇后语等。是在人们长期使用语言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國語辭典》:叠句(疊句)  拼音:dié jù
诗词戏曲文章中,重复使用的句子,称为「叠句」。如宋。辛弃疾〈丑奴儿〉词「爱上层楼,爱上层楼」。
《國語辭典》:连词(連詞)  拼音:lián cí
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或句,以表示其相互连络关系的词。如「和」、「与」、「而且」、「但是」等。参见「连接词」条。
《國語辭典》:重音  拼音:zhòng yīn
语词中含有数个音节时,其声调升高时读出的音,称为「重音」。
《國語辭典》:重读(重讀)  拼音:chóng dú
重新再读。如:「这篇文章请再重读一遍好吗?」
分類:重新阅读
《國語辭典》:重读(重讀)  拼音:zhòng dú
将一个词或一个词组中的某些音节的音读得强些、重些,称为「重读」。
《國語辭典》:顶真(頂真)  拼音:dǐng zhēn
1.用上一句的结尾,作下一句的起头,使邻接的句子头尾蝉联的修辞法,称为「顶真」。如唐李白〈白云歌〉中的「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就是顶真的修辞法。也作「联珠」。
2.认真。《官场现形记》第五六回:「抚台于此举甚是顶真,一听这话,忙说:『冒名顶替,照考试定章办起来,是要斩立决的。』」
《國語辭典》:顶真续麻(頂真續麻)  拼音:dǐng zhēn xù má
用前一句的结尾,做为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句子头尾蝉联的修辞法。如元代郑光祖的《㑳梅香第一折》「你道信步出兰庭,庭院悄人初静,静听是弹琴的那生」。也称为「顶针续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