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我辈可是蓬蒿人
 
黄鸡白酒


《全唐诗》卷一百七十四〈南陵别儿童入京〉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國語辭典》:可是  拼音:kě shì
1.但是。表示转折的语气。如:「他夫妻俩生活虽过得清苦,可是却很愉快。」
2.岂是、难道是。表示疑问。宋。卢祖皋贺新郎。挽住风前柳〉词:「可是从来功名误,抚荒祠,谁继风流后。」《水浒传》第一六回:「可是七星成聚会,却于四海显英雄。」
3.却是。元。高文秀《遇上皇》第四折:「(正末云)陛下,臣做不的官。(驾云)可是为何?」元。无名氏《猿听经》第二折:「贫僧乃是龙济山普光寺里的行者,可是自幼出家至此。」
4.还是。表示疑问。元。李文蔚《燕青博鱼》第三折:「奸夫在那里?姓张姓李?姓赵姓王?可是长也矮?瘦也胖?被你拿住了来。」
5.恰好、正好是。元。关汉卿《五侯宴》第三折:「(李从珂云)他来你这里有甚么勾当?(正旦唱)可是他赶玉兔因来到俺这地面。」
《国语辞典》:可是来(可是来)  拼音:kě shì lái
对别人的话表示赞同。《金瓶梅》第一三回:「可是来!白吃应花子这等韶刁,哥刚才已是讨了老脚来,咱去的也放心。」
分类:赞同
《漢語大詞典》:可是么(可是麽)
犹言可什么。 元 乔吉 《金钱记》第三折:“将这开元通寳传心事,你可是么一春常费买花钱!”参见“ 可甚么 ”。
《國語辭典》:可甚么(可甚麼)  拼音:kě shén me
说什么、算什么。元。乔吉《金钱记》第二折:「大古来布衣走上金銮殿,可甚么笙歌引至画堂前,也是我时乖命蹇。」元。无名氏《昊天塔》第四折:「似这等沸腾腾,可甚么绿阴满地禅房静。」也作「可什么」。
分類:说什么
《國語辭典》:可煞  拼音:kě shà
1.可是、难道是。宋。李清照〈鹧鸪天。暗淡轻黄体性柔〉词:「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宋。魏了翁 蝶恋花。可煞潼人真慕顾词:「可煞潼人真慕顾,接得官时,只道来何暮。」
2.真是、十分。《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可煞事有斗巧,方才开得铺三两日,一个汉子从外面过来,就是那郭排军。」《清平山堂话本。简贴和尚》:「抖下五十来钱,安在僧儿盘子里,僧儿见了可煞喜欢。」
《国语辞典》:明板  拼音:míng bǎn
明代所刻的书。明代印书风气很盛,可是刻印太过草率,错误脱漏或任意删改的情况很多,所以在版本学上,明板多而不足贵。也作「明本」。
《漢語大詞典》:稀货(稀貨)
不能常买到的商品。如:这可是稀货,不妨多买一些!
《國語辭典》:心有馀而力不足(心有餘而力不足)  拼音:xīn yǒu yú ér lì bù zú
心里想做,但能力或力量不够,而无法做到。《红楼梦》第七八回:「你有多大本领!上头说了一句大开门的散话,如今又要一句连转带煞,岂不心有馀而力不足些!」
《國語辭典》:泥菩萨过江(泥菩薩過江)  拼音:ní pú sà guò jiāng
(歇后语)自身难保。因泥塑的菩萨一落入水中就溶化了,所以无法保佑他人。比喻自顾不暇,更谈不上要去帮助别人。如:「这件事你求我有什么用,现在我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也作「土菩萨过江」、「泥菩萨落水」、「泥菩萨过河」。
《國語辭典》:食少事烦(食少事煩)  拼音:shí shǎo shì fán
进食少而事务繁多。《三国演义》第一○三回:「懿顾谓诸曰:『孔明食少事烦,其能久乎?』」清。金圣叹〈西厢记序〉:「既而又因感激三顾,许人驱驰,食少事烦,至死方已。」
《國語辭典》:力气活(力氣活)  拼音:lì qi huó
耗费大量体力的工作,像用人力运货、挑担子等粗活。如:「老人家不适合从事那种费力伤身的力气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