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豫见(豫見)
预先估计到事物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或事先推断其结果。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枕中:“然而 范子 豫见之策,未肯为王言者也。”汉书·沟洫志:“宜详考验,皆可豫见,计定然后举事。”《后汉书·袁安传》:“臣闻功有难图,不可豫见;事有易断,较然不疑。”
预先显现。 汉 王充 论衡·订鬼:“妖之见出也,或且兇而豫见,或兇至而因出。因出,则妖与毒俱行;豫见,妖出不能毒。” 宋 宋□ 《新编分门古今类事·帝王运兆门上·明帝移宅》:“《河洛讖》云:‘灵耀豫见东南隅。’”
《國語辭典》:风险(風險)  拼音:fēng xiǎn
可能发生的危险、危机。如:「期货投资,必须负担极大的风险。」
《漢語大詞典》:论不定(論不定)
说不定,可能。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把你读过的十三部经书以至《论》《孟》都给我理出来。论不定我要叫你当着两个媳妇背的,小心当场出丑!”
《國語辭典》:迫降  拼音:pò jiàng
飞行中的飞机,因燃料不足、气流不稳定、机件故障或其他原因,难以续飞,须紧急著陆,称为「迫降」。
《國語辭典》:预警(預警)  拼音:yù jǐng
事发之前所显现的警示徵兆。如:「在毫无预警之下,这家公司突然宣布倒闭,让员工不知何去何从。」
《漢語大詞典》:补温(補温)
真腊国 对弟或妹的称呼。可能来源于柬埔寨语phaon。 元 周达观 真腊风土记·语言:“呼弟为补温。”
《國語辭典》:防震  拼音:fáng zhèn
1.使建筑物、机器、仪表等免于因震动而受损的措施或装置。如:「现在的高楼都有很好的防震设计,让住户住得很安心。」
2.防备地震。如:「各级学校都应该定期举行防震演习。」
《國語辭典》:概率  拼音:gài lǜ
以数值表现事物发生的可能性。也称为「或然率」、「机率」。
《國語辭典》:以防万一(以防萬一)  拼音:yǐ fáng wàn yī
预先设想、考虑,以防备突发的状况。如:「近来天气多变化,最好带把伞出门,以防万一。」
《漢語大詞典》:疫源地
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可能散播到的地区。其范围大小和疾病的传播途径有关。如飞沫传播的疾病只限于传染源周围飞沫所能达到的范围,而病媒昆虫传播的疾病应包括它们的活动所能到达的地区。同一疾病疫源地的大小可因传染源活动情况而不同,如带伤寒菌的饮食从业人员其疫源地就较大。
《國語辭典》:助动词(助動詞)  拼音:zhù dòng cí
文法中的一种辅助动词。表示可能、必要等的特殊动词,如「会」、「该」、「愿意」等。
《漢語大詞典》:随机事件
简称“事件”。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但在大量重复试验中其出现的频率呈现稳定性的事情。如从一批混有次品的产品中“任意抽一件为合格品”就是一个随机事件。
《國語辭典》:特洛伊木马(特洛伊木馬)  拼音:tè luò yī mù mǎ
希腊神话中,希腊人用大木马攻打特洛伊城的故事。参见「木马屠城记」条。
《漢語大詞典》:选言判断
断定事物情况有几种可能的复合判断。组成选言判断的各个判断,叫选言支。一个选言判断至少有两个选言支。选言支之间,可以是相容的关系,也可以是不相容的关系。前者用“或者…或者…”、“可能…也可能…”等做逻辑联结词,至少要有一个选言支是真的,该选言判断才是真的。后者用“要么…要么…”、“不是…就是…”等做逻辑联结词,只有在一个选言支真的情况下,该选言判断才是真的。
《國語辭典》:夜长梦多(夜長夢多)  拼音:yè cháng mèng duō
比喻时间拖长了,可能发生不利的变化。《西湖二集》卷一六:「那皮气毬好巧,得了妹妹口气,即时约金三老官行聘,恐怕夜长梦多,走了消息,妹妹番悔,趁不得这一主银子,遂急忙行了聘礼。」《儿女英雄传》第二三回:「这事须得如此如此办法,才免得她夜长梦多,又生枝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