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93,分33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陈尧叟(字 唐夫 文忠 )
王钦若(字 定国 文穆 冀国公 )
陈尧佐(字 希元 号 知余子、堆墨书、知馀子 世称 颍川先生 文惠 )
朱台符(字 拱正 )
吕文仲(字 子臧 )
乐黄目(字 公礼 )
石中立(字 表臣 文定 )
杨崇勋(字 宝臣 )
钱惟演(字 希圣 文僖、思 )
吕夷简(字 坦夫 文靖 申国公、许国公 )
黄台
祖士衡(字 平叔 )
聂冠卿(字 长孺 )
张若谷(字 德繇 )
其它辞典(续上)
李昭述(字 仲祖 恪 )陈尧叟(字 唐夫 文忠 )
王钦若(字 定国 文穆 冀国公 )
陈尧佐(字 希元 号 知余子、堆墨书、知馀子 世称 颍川先生 文惠 )
朱台符(字 拱正 )
吕文仲(字 子臧 )
乐黄目(字 公礼 )
石中立(字 表臣 文定 )
杨崇勋(字 宝臣 )
钱惟演(字 希圣 文僖、思 )
吕夷简(字 坦夫 文靖 申国公、许国公 )
黄台
祖士衡(字 平叔 )
聂冠卿(字 长孺 )
张若谷(字 德繇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61—1059 【介绍】: 宋深州饶阳人,字仲祖。李宗谔子。以荫入仕。赐进士出身。历河北转运使,措置抚定江陵屯兵哗动。徙知潭州,戍卒愤监军酷暴而欲为乱,因昭述而寝其谋。累迁真定府路安抚使、知成德军,水灾民多流亡,籍僧舍积粟为粥糜,活饥民数万计。官终尚书右丞。卒谥恪。全宋诗
李昭述(?~一○五九),字仲祖,深州饶阳(今属河北)人。赐进士出身,累迁开封府推官。仁宗天圣七年(一○二九),知常州(《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七)。迁三司度支判官,改河北转运使。康定元年(一○四○)徙陕西转运使(同上书卷一二八)。入为三司户部副使,枢密直学士。历知成德军、秦州、真定府、郑州。入判太常寺,复领三班,累迁兵部侍郎、尚书右丞。仁宗嘉祐四年卒,年九十九(《文恭集》卷三八《李公墓志铭》)。谥恪。《宋史》卷二六五有传。今录诗二首。全宋文·卷一八三
李昭述(九六一——一○五九),字仲祖,饶阳(今河北饶阳)人,宗谔子。以父荫为秘书省校书郎,召试学士院,赐进士出身,为刑部详覆官,累迁秘书丞。以太常博士知开封县,特迁尚书屯田外郎、开封推官,出知常州,迁三司度支判官。历知潭州、淮南转运使兼发运使、陕西转运使、三司户部副使、河北都转运使、陕西都转运使等。官至尚书右丞。嘉祐四年卒,年九十九。谥恪。见胡宿《文恭集》卷三八《李公墓志铭》,《宋史》卷二六五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61—1017 【介绍】: 宋阆州阆中人,字唐夫。陈省华长子。太宗端拱二年进士。累官广南西路转运使,刻《集验方》于石,植树凿井。为交州国信使,却赠遗,免扰民。建言折变收市苧布,公私交济。充度支判官。真宗咸平四年,拜右谏议大夫、同知枢密院事,诏同三司使议省烦冗文帐二十一万余道,减河北冗官七十五员。景德中知枢密院事兼群牧制置使,多立条约,著《监牧议》。大中祥符五年充枢密使。九年,以疾优拜右仆射、知河阳。卒谥文忠。有《请盟录》。全宋诗
陈尧叟(九六一~一○一七),字唐夫,阆州阆中(今属四川)人。尧佐兄。太宗端拱二年(九八九)进士(《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之二)。解褐光禄寺丞、直史馆,迁秘书丞。再迁广南西路转运使。真宗咸平四年(一○○一),自枢密直学士迁右谏议大夫,同知枢密院事(《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八)。大中祥符五年(一○一二),以本官同平章事、充枢密使,兼领群牧。九年,罢知河阳。天禧元年卒,年五十七。谥文忠。《宋史》卷二八四有传。今录诗九首。全宋文·卷一八三
陈尧叟(九六一——一○一七),字唐夫,阆州阆中(今四川阆中)人。端拱二年进士第一,授光禄寺丞、直史馆,历广南西路转运使,度支判官,广南东、西两路安抚使。咸平四年除同知枢密院事。景德元年签书枢密院事;三年,以户部尚书与王钦若并知枢密院事,兼群牧制置使,预修国史。大中祥符五年,除同平章事,充枢密使。七年,罢。明年,再为枢相。九年罢,命判河阳。天禧初卒,年五十七。有《请盟录》三集二十卷。《宋史》卷二八四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62—1025 【介绍】: 宋临江军新喻人,字定国。太宗淳化三年进士。真宗咸平初判三司理欠凭由司,建言放逋负一千余万、释系囚三千余人。历知制诰、翰林学士。咸平四年为参知政事。景德元年契丹入侵,密请真宗赴金陵,为寇准所阻。累表罢职。判尚书都省,领修《册府元龟》,揽功委过。大中祥符中,承密旨造天书,献符瑞,以天书仪卫副使从封泰山,祀汾阴。累迁吏部尚书,加枢密使、同平章事。天禧元年加尚书左仆射兼中书侍郎。三年罢相出判杭州。仁宗天圣元年再相。智数过人,奸邪险伪,与丁谓、林特、陈彭年、刘承圭交结,时谓之“五鬼”。卒谥文穆。有《卤簿记》、《圣祖事迹》等。全宋诗
王钦若(九六二~一○二五),字定国,新喻(今江西新馀)人。太宗淳化三年(九九二)进士(《文庄集》卷二八《王公行状》),为亳州防禦推官。真宗咸平三年(一○○○)擢翰林学士(《同上》)。四年,参知政事(《学士年表》),加给事中。景德元年(一○○四)判天雄军。大中祥符五年(一○一二)为枢密使、同平章事(《隆平集》卷四)。天禧元年(一○一七)拜左仆射(《东都事略》卷四九本传)。三年,出判杭州。四年,判河南府(《隆平集》),以擅去官守降分司南京。仁宗天圣元年(一○二三)复同平章事。二年,封冀国公。三年卒,年六十四(《文庄集》卷二九《王公墓志铭》)。谥文穆。《宋史》卷二八三有传。今录诗四首。黄鹤楼志·人物篇
王钦若(962~1025) 北宋官员。字定国。临江军新喻(今江西新余市)人。淳化三年(992)进士。历任秘书省校书郎、参知政事、刑部侍郎、山南东道(治所湖北襄阳)节度使等职。宋真宗时期两度出为宰相,人称为“瘿相”,是主和势力代表。追赠太师、中书令,谥“文穆”。曾主持编纂《册府元龟》。《宋史·王钦若传》载王钦若出生于黄鹤楼:“父仲华,侍祖郁官鄂州。会江水暴至,徙家黄鹤楼,汉阳人望见楼上若有光景,是夕,钦若生。”全宋文·卷一九一
王钦若(九六二——一○二五),字定国,临江军新喻(今江西新余)人。淳化三年进士甲科,为亳州防禦推官。召试学士院,拜右正言、知制诰,翰林学士。咸平四年参知政事。景德初,契丹南下,密请迁都金陵,为寇准所阻。以工部侍郎、参知政事判天雄军,提举河北转运司,又以尚书左丞知枢密院事,大中祥符间伪造天书,争献符瑞,力主封泰山,祀汾阴。历礼、户、吏三部尚书,天禧元年迁枢密使、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三年,出判杭州。仁宗时复拜司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进司徒,封冀国公,天圣三年卒,赠太师、中书令,谥文穆。曾领修《册府元龟》及道书,撰《翊圣保德真君传》二卷(存)、《先天记》三十卷、《五岳广闻》一百卷等。《宋史》卷二八三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63—1044 【介绍】: 宋阆州阆中人,字希元,号知余子,世称颍川先生。尧叟弟。太宗端拱二年进士。作《海喻》,人奇其志。历开封府推官、两浙转运副使等,均有惠政。入为三司户部副使,知河南、开封府,累官至参知政事,枢密副使,先后同修《真宗实录》、《三朝史》。仁宗太后卒,罢知永兴军。景祐四年拜同平章事。致仕,卒谥文惠。少好学,曾从种放于终南山。善古隶八分,点画肥重,世号堆墨书。工诗。有文集。全宋诗
陈尧佐(九六三~一○四四),字希元,号知馀子,阆州阆中(今属四川)人。太宗端拱元年(九八八)进士(《渑水燕谈录》卷七、《隆平集》卷五),为魏县尉,通判潮州。真宗时入直史馆,历知寿州、滑州,除两浙、京西等路转运使。仁宗即位,入为三司户部副使,知制诰兼史馆修撰。天圣二年(一○二四)知河南府。三年,徙并州(《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三)。累迁右谏议大夫、翰林学士。七年,拜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明道二年(一○三三)罢知永兴军。景祐四年(一○三七)拜同平章事。五年,罢为淮康军节度使、判郑州。康定元年(一○四○)以太子太师致仕。庆历四年卒,年八十二。谥文惠。有文集三十卷,又有《潮阳新编》、《野庐编》、《愚丘集》、《遣兴集》等,均佚。事见《欧阳文忠公集》卷二○《陈公神道碑铭》,《宋史》卷二八四有传。今录诗五十首。全宋文·卷一九六
陈尧佐(九六三——一○四四),字希元,阆州阆中(今四川阆中)人,尧叟弟。进士及第,为开封府司录参军、推官,以言事忤旨,贬通判潮州。后为两浙转运副使,徙京西、河东、河北。天禧中,知滑州。仁宗立,入为三司户部副使,徙度支,特擢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累迁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天圣七年,以右谏议大夫、翰林学士拜枢密副使,寻以给事中参知政事,迁尚书吏部侍郎。明道二年,罢知永兴军,徙郑州。景祐四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次年罢,判郑州。以太子太师致仕,庆历四年卒,年八十二,谥文惠。曾预修《真宗实录》、《三朝史》,有文集三十卷。见欧阳修《文惠陈公神道碑铭》(《欧阳文忠公集》卷二○),《宋史》卷二八四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65—1006 【介绍】: 宋眉州眉山人,字拱正。太宗淳化三年进士。累官太常博士,出为京西转运副使。上言与契丹修好,又自请往使,时论韪之。真宗咸平二年,上疏请重农积谷、任将选兵、慎择守令、轻徭节用、均赋慎刑等。景德初,为陕西转运使,与杨覃不协,徙知郢州,改知洪州,卒于道。全宋诗
朱台符(九六五~一○○六),字拱正,眉山(今属四川)人。太宗淳化三年(九九二)进士。通判青州,入直史馆,迁秘书丞。真宗咸平元年(九九八)同知贡举,俄出为京西转运副使。景德初为陕西转运使,三年,知洪州,卒于赴任途中,年四十二。有集三十卷,已佚。《宋史》卷三○六有传。今录诗二首。全宋文·卷二○六
朱台符(九六五——一○○六),字拱正,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举淳化三年进士甲科,解褐将作监丞、通判青州。召入直史馆,再迁秘书丞、知浚仪县。咸平元年同知贡举,俄擢太常博士,出为京西转运副使。后入为盐铁判官,改判户部勾院,拜工部员外郎,换度支判官。景德元年为陕西转运使。九月,降知郢州。三年,改知洪州,卒于舟次,年四十二。有集三十卷。《宋史》卷三○六有传。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63或972—1027 【介绍】: 宋抚州宜黄人,字公礼。乐史子。太宗淳化三年进士。知寿安县。真宗咸平中,迁殿中丞,上言请效唐制,慎选州县长吏。历知制诰、右谏议大夫、给事中。坐事出知荆南、潭州,终知亳州。有文集及《学海搜奇录》、《圣朝郡国志》。全宋文·卷一九五
乐黄目,字公礼,抚州宜黄(今江西宜黄)人,乐史次子。淳化三年举进士第,补伊阙尉,历知寿安、浚仪县,度支、盐铁判官,京西转运使。大中祥符中,为广西、陕西转运使。天禧初知制诰,权知开封府,降知荆南府,徙潭州。五年,代还,知审官院,出知亳州,卒,年五十六。著有《学海搜奇录》四十卷、《圣朝郡国志》二十卷、《遗集》五十卷。《宋史》卷三○六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72—1049 【介绍】: 宋洛阳人,字表臣。石熙载子。性疏旷,好谐谑。初补西头供奉官。擢直集贤院,与李宗谔、杨亿、刘筠等友善。校雠秘书,凡经其手者,人皆传之。仁宗景祐四年,拜参知政事,次年罢。后以太子少傅致仕,迁少师。卒谥文定。熟悉台阁故事,不汲汲近名,喜宾客。有文集。全宋诗
石中立(九七二~一○四九),字表臣,洛阳(今属河南)人。以父荫补西头供奉官,后擢直集贤院,校雠秘书。累迁尚书礼部侍郎,判吏部南曹。改判户部句院,迁史馆修撰,纠察在京刑狱。以吏部郎中、知制诰领审官院。历右谏议大夫,给事中,翰林学士,判秘阁。仁宗景祐四年(一○三七)拜参知政事。以太子少傅致仕。皇祐元年卒,年七十八(《隆平集》卷九)。谥文定。有文集二十卷,已佚。《宋史》卷二六三有传。全宋文·卷二七七
石中立(九七二——一○四九),字表臣,河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初,以父熙载恩补西头供奉官,转光禄寺丞。咸平三年,以殿中丞直集贤院。仁宗即位,以户部郎中充史馆修撰,纠察在京刑狱。稍迁右谏议大夫、给事中,入为翰林学士,判秘阁。后迁礼部侍郎、学士承旨兼龙图阁学士。景祐四年拜参知政事。明年转户部侍郎,判尚书都省。皇祐元年八月卒于京师,年七十八。赠太子太傅,谥文定。有文集二十卷。见宋祁《景文集》卷五九《石太傅墓志铭》,《宋史》卷二六三《石熙载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76—1045 【介绍】: 宋蓟州人,字宝臣。少以父任为东班承旨,事真宗于潜邸。真宗即位,授右侍禁,累迁客省使兼群牧副使。以告周怀政谋奉帝为太上皇而传位太子事,擢桂州观察使、群牧使。仁宗时出知定州,进殿前副都指挥使兼枢密副使,迁枢密使。寻以同平章事、河阳三城节度使出判许州,后罢同平章事,历徙数州。久任军职,性贪鄙。后坐其子纳赃枉法,以左卫上将军致仕。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77—1034 【介绍】: 宋杭州临安人,字希圣。钱俶子。从俶归宋,历右神武将军。真宗时,改太仆少卿,献《咸平圣政录》,命直秘阁,预修《册府元龟》。累迁工部尚书。仁宗时,拜枢密使。初附丁谓逐寇准,及谓将得罪,复挤谓以自解。官终崇信军节度使。卒谥文僖。博学能文,辞藻清丽,常与杨亿、刘筠等相唱和,家储文籍侔秘府。有《典懿集》、《家王故事》、《金坡遗事》等。全宋诗
钱惟演(九六二~一○三四),字希圣,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吴越王俶之子。归宋,累迁左神武将军(《东都事略》卷二四本传、《隆平集》卷一二)。真宗咸平中召试学士院,直秘阁,预修《册府元龟》,擢知制诰。给事中。大中祥符八年(一○一五)为翰林学士。天禧四年(一○二○)为枢密副使(《学士年表》、《隆平集》)。仁宗即位,为枢密使,俄罢知河阳。天圣三年(一○二五)加同平章事判许州(《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三)。八年,判陈州,权江宁府。明道二年(一○三三)以泰宁军节度使判河南府(以上同上书卷一○九)。景祐元年卒,年七十三(《全宋词》卷一)。谥思,改谥文僖。有《典懿集》、《枢庭拥旄》前后集、《伊川汉上集》等(《东都事略》、《隆平集》),皆佚。《宋史》卷三一七有传。 钱惟演诗,见于《西昆酬唱集》者,以《四部丛刊》本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清周桢、王图炜注本(简称清注本)、中华书局王仲荦《西昆酬唱集注》(简称王注本),编为卷一,另从《湘山野录》等书所录诗,编为卷二。全宋文·卷一九四
钱惟演(九七七——一○三四),字希圣,杭州临安(今浙江临安)人,吴越王俶子。从父归宋,历右神武军将军。大中祥符元年,擢司封郎中、知制诰。八年,为翰林学士。擢枢密副使,累迁工部尚书。仁宗朝拜枢密使。初,惟演附丁谓逐寇准,谓祸既萌,复挤谓以自解,因被罢为保大军节度使,出知河阳;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许州,改判河南府。后被劾,落平章事,为崇信军节度使,归本镇。景祐元年卒,年七十三。谥思,庆历间改谥文僖。惟演博学能文辞,尝预修《册府元龟》,与杨亿分为之序。著有《拥旄集》五卷、《伊川集》五卷、《典懿集》三十卷及《金坡遗事》等数种。《宋史》卷三一七有传。(唐圭璋《全宋词》钱惟演小传谓生于九六二年,今人多从其说,此不取。参日本池泽滋子《钱惟演年谱》,载《宋人年谱丛刊》,四川大学出版社二○○三年版。)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79—1044 【介绍】: 宋寿州人,字坦夫。吕蒙正侄。真宗咸平三年进士。历官刑部郎中、权知开封府。仁宗即位,进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天圣六年拜相。赞成仁宗废郭后,贬逐进谏言官孔道辅等,又因范仲淹屡言事,指为朋党而加以贬斥,颇为时论所少。后拜司空、平章军国重事。被劾罢相,以太尉致仕。卒谥文靖。有文集。全宋诗
吕夷简(九七九~一○四四),字坦夫,寿州(今安徽凤台)人。真宗咸平三年(一○○○)进士,补绛州军事推官。通判通州,徙濠州,知滨州。擢提点两浙刑狱,入为刑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使契丹,还,知制诏。再迁刑部郎中,权知开封府。仁宗即位,进右谏议大夫,以给事中参知政事。天圣六年(一○二八)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明道二年(一○三三)罢,同年复相。景祐二年(一○三五)加右仆射,封申国公。次年,与王曾争事,同时罢相。康定元年(一○四○)由判天雄军复入相。庆历元年(一○四一),徙封许国公,判枢密院,改兼枢密使。二年因病以太尉致仕。庆历四年卒,年六十六。谥文靖。有集二十卷,不传。事见《隆平集》卷五,《宋史》卷三一一有传。今录诗十一首。全宋文·卷三二一
吕夷简(九七九——一○四四),字坦夫,寿州(治今安徽凤台)人,吕蒙正侄。咸平进士,历任地方官,知制诰,进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仁宗立,除参知政事。天圣七年拜相,后封申国公。景祐四年以与王曾争事罢,出判许州,徙天雄军。康定元年复入相,改封许国公。后以疾授平章军国重事。庆历三年,以太尉致仕。次年卒,年六十六,谥文靖。有集二十卷。《宋史》卷三一一有传。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88—1026 【介绍】: 宋蔡州上蔡人,字平叔。少博学,为杨亿等所知。真宗大中祥符元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累官史馆修撰。仁宗天圣初,以附丁谓落职,知吉州。义为言者劾以在郡不修饰,降监江州税。全宋诗
祖士衡(九八七~一○二五),字平叔,蔡州上蔡(今属河南)人。真宗大中祥符元年(一○○八)进士。通判蕲州。召直集贤院,迁起居舍人,知制诰,为史馆修撰。仁宗天圣初,以附丁谓落职,知吉州,复降监江州税。三年卒,年三十九。有《敝帚》、《西掖》、《乾兴》等集,不传。事见祖无择《宋尚书礼部员外郎中祖公墓志铭》(《辅仁学志》民国十九年二卷一期),《宋史》卷二九九有传。全宋文·卷三六三
祖士衡(九八八——一○二六),字平叔,蔡州上蔡(今河南上蔡)人。大中祥符九年举进士甲科,授大理评事、通判蕲州,再迁殿中丞、直集贤院,改右正言、户部判官。迁起居舍人,知制诰,为史馆修撰。天圣初,以附丁谓,落职知吉州,复降监江州税。三年卒,年三十九。士衡博学有文,为李宗谔、杨亿、刘筠等所知,著有《西斋话记》一卷(存)。见《龙学文集》卷一四《状元紫微始末》,《宋史》卷二九九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88—1042 【介绍】: 宋歙州新安人,字长孺。真宗大中祥符五年进士。嗜学好古,尤工诗。大臣交荐,由连州军事推官召试学士院,校勘馆阁书籍。与撰《景祐广乐记》,特迁刑部郎中、直集贤院。奉使辽,辽主慕其文词,礼遇甚厚。累迁翰林学士、判昭文馆兼侍读学士。有《蕲春集》等。全宋文·卷三六四
聂冠卿(九八八——一○四二),字长孺,歙州新安(今安徽歙县)人。大中祥符五年进士,授连州军事推官,迁大理寺丞,为集贤校理、通判蕲州。再迁太常博士,预撰《景祐广乐记》,特擢刑部郎中、直集贤院。以兵部郎中、知制诰判太常礼院。使契丹,还为翰林学士,同知通进银台司、审刑院。庆历二年九月卒,年五十五。冠卿嗜学好古,工诗,有《蕲春集》十卷。《宋史》卷二九四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南剑州沙县人,字德繇。第进士。为巴州军事推官。以御寇受知于真宗。主广宁监,岁余,所铸赢三十万缗。历转运、发运使,入为三司度支、盐铁副使,累迁右谏议大夫、知并州。奏复市番部马,从之。仁宗宝元中为枢密直学士、工部侍郎。知通进银台司、应天府,改龙图阁学士,徙杭州。累官至尚书左丞致仕。所至有循良迹,不激讦取名。全宋文·卷二八○
张若谷,字德繇,南剑沙县(今福建沙县)人。进士及第,为巴州军事推官,调全州军事推官,改大理寺丞、知濛阳县,监广宁监,擢知处州。历江淮制置发运使、三司度支、盐铁副使,知并州、澶州、成德军、扬州、江宁府,入知审官院,纠察在京刑狱,知通进银台司、应天府、杭州、洪州,累官至尚书左丞致仕。《宋史》卷二九九有传。又《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七九原注,谓知处州者或为别一张若谷,存疑俟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