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史文忻 朝代:北周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周朔方人,字仲乐。熟谙兵法,治军有方。从武帝平定北齐,进位大将。静帝大象二年,杨坚专政,相州总管尉迟迥等起兵反杨坚,佐高颎破尉迟迥,加上柱国,封英国公。
史公铢 朝代:南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人。仕南唐。官袁州刺史,廉明直干,时称为文武刺史。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史文昌,号云麓(《吹剑录》)。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06—1194 【介绍】: 宋明州鄞县人,字直翁,号真隐居士。史诏孙。高宗绍兴十五年进士。建王赵慎立为皇太子,浩除起居郎兼太子右庶子。孝宗即位,累除参知政事。曾对张浚恢复之举持异议,力主守江。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首言赵鼎、李光无罪,申辨岳飞之冤。旋因反对张浚北伐,为御史王十朋所劾,罢知绍兴府。淳熙五年,复为右丞相。寻以事求去,除太保致仕。卒谥文惠,改谥忠定。有《尚书讲义》、《鄮峰真隐漫录》等。
全宋诗
史浩(一一○六~一一九四),字直翁,自号真隐居士,鄞县(今浙江宁波)人。高宗绍兴十五年(一一四五)进士,为馀姚尉。历温州教授,召为太学正,迁国子博士。三十年,权建王府教授。建王为太子,兼太子右庶子。孝宗即位,为中书舍人,迁翰林学士、知制诰,寻除参知政事。隆兴元年(一一六三),拜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乾道四年(一一六八),知绍兴府。八年,判福州。淳熙四年(一一七七),召为侍读学士。五年,拜右丞相。十年,致仕。封魏国公。光宗绍熙五年卒,年八十九,封会稽郡王,谥文惠。有《鄮峰真隐漫录》五十卷。《宝庆四明志》卷九、《宋史》卷三九六有传。 史浩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鄮峰真隐漫录》为底本,参校清缪荃孙跋抄本(简称抄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等。新辑集外集另编一卷。
全宋文·卷四三九七
史浩(一一○六——一一九四),字直翁,自号真隐居士,鄞县(今浙江宁波)人。绍兴十五年第进士,调馀姚尉。历温州教授、太学正、国子博士、秘书省校书郎兼二王府教授。绍兴三十一年迁宗正少卿。三十二年建王立为皇太子,除起居郎兼太子右庶子。太子继位,以中书舍人迁翰林学士、知制诰、参知政事。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首言赵鼎、李光无罪,为岳飞雪冤。旋因反对张浚北伐,罢知绍兴府。淳熙五年再相,因与孝宗意见不合求去,拜少傅,充醴泉观使。绍熙五年卒,年八十九。追封越王,谥文惠,改谥忠定。著有《尚书讲义》(存)、《周官讲义》、《论语口义》、《鄮峰真隐漫录》(存)。见楼钥《攻愧集》卷九三《纯诚厚德元老之碑》及《宋史》卷三九六本传。
《漢語大詞典》:史文
历史文献。史记·三代世表:“ 孔子 因史文次春秋,纪元年,正时日月,盖其详哉。”
《国语辞典》:史文赫丁  拼音:shǐ wén hè dīng
Sven Hedin
人名。(西元1865~1952)瑞典探险家。曾从事多次探险工作,并发表许多旅行记、各国印象记、人物论和学术研究成果报告。
《国语辞典》:历史文学(历史文学)  拼音:lì shǐ wén xué
以历史人物、事件等为撰写题材的文学。如荷马所作的希腊历史文学名著《伊里亚德》。
《漢語大詞典》:载录(載録)
(1).记载;记录。三国志·吴志·周瑜吕蒙等传论:“ 孙权 之论,优劣允当,故载録焉。”
(2).引申为史文。 隋 王通 中说·王道:“吾欲续书,按诸载録,不足徵也。” 阮逸 注:“史官载言所録。”
《国语辞典》:初学记(初学记)  拼音:chū xué jì
书名。唐徐坚等奉敕撰,三十卷。编纂经史文章之要,以类相从,分二十六部,三百一十三子目,前为叙事,次为事对,末为诗文,为唐人类书之最精者。
《漢語大詞典》:遵义市
在贵州省北部、川黔铁路线上。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1950年设市。人口43.88万(1995年)。为贵州省北部重镇、第二大工业城市。名胜古迹有桃溪寺、湘山寺、遵义会议会址等。
《国语辞典》:甲骨学(甲骨学)  拼音:jiǎ gǔ xué
研究甲骨文字及利用甲骨卜辞,探讨商代及先周历史文化的学问。
《漢語大詞典》:常熟市
在江苏省南部,北临长江。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旧名海虞。1950年设市。人口104.4万(1995年)。虞山为境内名胜,有言子墓、仲雍墓等古迹。
《漢語大詞典》:安阳市
在河南省北部、京广铁路线上。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七大古都之一,殷商曾建都于此。1949年设市。人口67.1万(1995年)。古迹有文峰塔、韩琦庙、袁林等。西郊小屯殷墟,为殷代都城遗址,曾出土大批甲骨文。
《漢語大詞典》:保定市
在河北省中部、京广铁路线上。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民国时曾为河北省省会。1948年设市。人口66.8万(1995年)。为河北省中部农副产品集散地和工业中心之一。有大慈阁、莲花池等名胜古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