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748,分117页显示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16  17  18  1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铁史
因史
近史
旧史氏
脩史
阙史
史裁
史功
史体
史料
太史令
御史雨
狐史
公史
士史
《骈字类编》:铁史(铁史)
辍耕录:杨维桢自称铁史。
《韵府拾遗 纸韵》:因史
挚虞孔子赞:因史立法,自谓素王。
《漢語大詞典》:近史
指帝王左右的史官。《孔子家语·屈节》:“ 孔子 弟子有 宓子贱 者,仕於 鲁 为 单父 宰。恐 鲁君 听谗言,使己不得行其政,於是辞行,故请君之近史二人与之俱。”
分類:帝王史官
《漢語大詞典》:旧史氏(舊史氏)
即太史。原为史官,兼掌星历, 魏 晋 以后,专掌星历占候。《文选·张衡〈西京赋〉》:“有 凭虚公子 者,心奓体忲,雅好博古,学乎旧史氏。” 薛综 注:“旧史,太史掌图典者也。”
《漢語大詞典》:脩史
编撰史书。 明 王鏊 震泽长语·官制:“史馆为讲读史官所聚集,皆无公座,至脩史之日,旋设十馆於东角门之右,事竣去之。”
分類:编撰史书
《骈字类编》:阙史(阙史)
唐书艺文志:高彦休阙史三卷。
《漢語大詞典》:史裁
谓史事的裁断能力。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史书占毕一:“余谓 刘 ……有史裁,无史识也。”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四篇:“然此乃判以史裁,若论文学,则此在古小説中,固亦意绪秀异,文笔可观者也。”
《漢語大詞典》:史功
修史的功业。南史·文学传·檀超:“既与物多忤,史功未就,徙 交州 ,於路见杀。”
分類:修史功业
《漢語大詞典》:史体(史體)
史书的编写体裁。我国过去的史书分编年、纪传、纪事本末三种体裁。 唐 刘知几 史通·序例:“文兼史体,状若子书。”
《國語辭典》:史料  拼音:shǐ liào
有关历史的文献资料。如明朝董复表编的《弇州史料》。
《國語辭典》:太史令  拼音:tài shǐ lìng
职官名。编载史事兼掌天象历法。参见「太史」条。
《國語辭典》:御史雨  拼音:yù shǐ yǔ
冤狱获得澄清后所下的喜雨。《新唐书。卷一五三。颜真卿传》:「再迁监察御史,使河、陇。时五原有冤狱久不决,天且旱,真卿辨狱而雨,郡人呼『御史雨』。」
分類:颜真卿
《骈字类编》:狐史
黄庭坚 次韵王炳之惠玉版笺诗 董狐南史一笔无,误掌杀青司纪录。
又左传:董狐,古之良史也。
《漢語大詞典》:公史
诸侯掌典礼之官。仪礼·既夕礼:“公史自西方东面,命毋哭。” 郑玄 注:“公史,君之典礼书者。” 贾公彦 疏:“案周礼大史小史皆掌礼,则诸侯史亦掌典礼可知。”
分類:诸侯典礼
《漢語大詞典》:士史
见“ 士师 ”。
《漢語大詞典》:士师(士師)
(1).亦作“ 士史 ”。古代执掌禁令刑狱的官名。周礼·秋官·士师:“士师之职,掌国之五禁之灋,以左右刑罚:一曰宫禁,二曰官禁,三曰国禁,四曰野禁,五曰军禁。”孟子·公孙丑下:“今有杀人者,或问之曰:‘人可杀与?’则将应之曰:‘可。’彼如曰:‘孰可以杀之?’则将应之曰:‘为士师,则可以杀之。’”鹖冠子·王鈇:“不待士史, 苍頡 作书,故后世莫能云其咎。” 陆佃 注:“士,李官也。太古无法而治,不立士史,不造书契,而至德玄同,使由之者不能知,知之者不能名,尚何议其咎也哉。”《孔子家语·致思》:“ 季羔 为 卫 之士师,刖人之足。” 王肃 注:“狱官。” 章炳麟 《官制索隐》:“盖太古治民之官,独有士师而已……邦国有狱,士师遣其属官就地听之。”
(2).兵众,军队。礼记·曲礼上:“前有车骑,则载飞鸿;前有士师,则载虎皮。” 郑玄 注:“士师,谓兵众。” 孔颖达 疏:“士师,兵众也。虎是威猛,亦兵众之象。若见前有兵众,则举虎皮於竿首,使兵众见以为防也。” 孙希旦 集解:“愚谓既言车骑,又言士师,则士师谓徒兵也。” 南朝 宋 颜延之 《阳给事诔》:“士师奔扰,弃军争免,而 瓚 誓命沉城,佻身飞鏃,兵尽器竭,毙于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