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汉书》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上〉~73~
治粟内史,秦官,掌谷货,有两丞。景帝后元年更名大农令,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大司农。属官有太仓、均输、平准、都内、籍田五令丞,斡官、铁市两长丞。又郡国诸仓农监、都水六十五官长丞皆属焉。騪粟都尉,武帝军官,不常置。王莽改大司农曰羲和,后更为纳言。初,斡官属少府,中属主爵,后属大司农。
《后汉书》志第二十六〈百官三·大司农〉~3590~
大司农,卿一人,中二千石。本注曰:掌诸钱谷金帛诸货币。郡国四时上月旦见钱谷簿,其逋未毕,各具别之。边郡诸官请调度者,皆为报给,损多益寡,取相给足。丞一人,比千石。部丞一人,六百石。本注曰:部丞主帑藏。
典故
司农击贼
 
夺笏击贼
  
断笏

相关人物
段秀实


《旧唐书》卷一百二十八〈段秀实列传〉~3586~
四年,朱泚盗据宫阙,源休教泚伪迎銮驾,阴济逆志。泚乃遣其将韩旻领马步三千疾趋奉天。时苍黄之中,未有武备。泚以秀实尝为泾原节度,颇得士心,后罢兵权,以为蓄愤且久,必肯同恶,乃召与谋议。秀实初诈从之,阴说大将刘海宾、何明礼、姚令言判官岐灵岳同谋杀泚,以兵迎乘舆。三人者,皆秀实夙所遇,遂皆许诺。及韩旻追驾,秀实以为宗社之危,期于顷刻,乃使人走谕灵岳,窃令言印。不遂,乃倒用司农印印符以追兵。旻至骆驿得符,军人亦莫辩其印文,惶遽而回。秀实谓海宾等曰::「旻之来,吾党无遗类矣!我当直搏杀泚,不得则死,终不能向此贼称臣。」乃与海宾约,事急为继,而令明礼应于外。明日,泚召秀实议事,源休、姚令言、李忠臣、李子平皆在坐。秀实戎服,与泚并膝,语至僭位,秀实勃然而起,执休腕夺其象笏,奋跃而前,唾泚面大骂曰:「狂贼,吾恨不斩汝万段,我岂逐汝反耶!」遂击之。泚举臂自捍,才中其颡,流血匍匐而走。凶徒愕然,初不敢动;而海宾等不至,秀实乃曰:「我不同汝反,何不杀我!」凶党群至,遂遇害焉。海宾、明礼、灵岳相次被杀。德宗在奉天闻其事,惜其委用不至,垂涕久之。
典故
相关人物
郑众


《后汉书》卷三十六《郑兴传》附《郑众传》
众字仲师。年十二,从父受《左氏春秋》,精力于学,明《三统历》,作《春秋难记条例》,兼通《易》、《诗》,知名于世。……永平初,辟司空府,以明经给事中,再迁越骑司马,复留给事中。……建初六年,代邓彪为大司农。……在位以清正称。其后受诏作《春秋删》十九篇。八年,卒官。

例句

多才陆平原,硕学郑司农。 高适 酬秘书弟兼寄幕下诸公

《漢語大詞典》:大司农(大司農)
官名。 秦 置治粟内史, 汉景帝 时改称大农令, 武帝太初 元年更名大司农。掌租税钱谷盐铁和国家的财政收支,为九卿之一。 北齐 时称司农寺卿, 隋 唐 以后所置略同。 元 置大司农司,掌农桑、水利、学校、救荒等事。 明 初置司农司,不久即废,其职掌并入户部。习惯用作户部尚书的别称。
《漢語大詞典》:击贼笏(擊賊笏)
唐德宗 时, 朱泚 谋反,召 段秀实 议事, 秀实 以笏击 泚 ,大骂,被杀。见《新唐书·段秀实传》。后以“击贼笏”为称颂忠贞或正气凛然的典实。 宋 文天祥 《正气歌》:“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
分類:谋反议事
《漢語大詞典》:郑司农(鄭司農)
指 汉 经学家 郑众 。因其曾官大司农,故称。后亦用以称誉博学的人。 唐 高适 《酬秘书弟兼寄幕下诸公》诗:“多才 陆平原 ,硕学 郑司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