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07 【介绍】: 宋歙州歙县人,字子臧。五代南唐进士。入宋,为少府监丞,预修《太平御览》、《太平广记》、《文苑英华》,改著作佐郎。副王佐使高丽,以善于应对称。真宗咸平中累迁知审刑院,授御史中丞。官至刑部侍郎、集贤院学士。有集。
全宋诗
吕文仲(?~一○○七?),字子臧,歙州新安(今安徽歙县)人。南唐进士,调补临川尉,再迁大理评事。入宋为少府监丞,预修《太平御览》、《太平广记》、《文苑英华》。历翰林侍读、直御书院,关西巡抚使、御史中丞。真宗景德三年(一○○六),迁工部侍郎,未几卒。有集十卷,已佚。《宋史》卷二九六有传。今录诗四首。
吴司文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熙宁五年(1072)任秀州知州。
《漢語大詞典》:司文
(1).官署名。犹今之礼宾司。通典·职官八:“ 大唐 龙朔 二年,改鸿臚为司文, 咸亨 初復旧, 光宅 初改为司宾, 神龙 初復旧。”
(2).司文郎的省称。 唐 元稹 《观兵部马射赋》:“司文者闻之而惊曰:‘尔其自礪于尔躬,吾将献尔于王所。’”参见“ 司文郎 ”。
(3).掌管文教。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司文郎:“ 宣圣 命作《性道论》,视之色喜,谓可司文。”
《漢語大詞典》:司文郎
(1). 唐 代职官名。司文局的副职。新唐书·百官志二:“ 武德 四年,改著作曹曰局。 龙朔 二年,曰司文局;郎曰郎中,佐郎曰司文郎。”
(2).借指地方掌管文教的官员。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司文郎:“ 梓潼 府中缺一司文郎,暂令聋僮署篆,文运所以颠倒。万一倖得此秩,当使圣教昌明。”
《分类字锦》:司文天阁(司文天阁)
王俭褚渊碑文:出参太宰军事,入为太子洗马,俄迁秘书丞,赞道槐庭,司文天阁。注:晋令曰:秘书郎掌三阁经书。三辅故事曰:天禄阁在大殿北,以藏秘书。
分类:馆阁
《漢語大詞典》:司文郎
(1). 唐 代职官名。司文局的副职。新唐书·百官志二:“ 武德 四年,改著作曹曰局。 龙朔 二年,曰司文局;郎曰郎中,佐郎曰司文郎。”
(2).借指地方掌管文教的官员。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司文郎:“ 梓潼 府中缺一司文郎,暂令聋僮署篆,文运所以颠倒。万一倖得此秩,当使圣教昌明。”
《國語辭典》:学士(學士)  拼音:xué shì
1.读书人或研习学问的人。《庄子。盗蹠》:「使天下学士不反其本,妄作孝弟而侥倖于封侯富贵者也。」《儒林外史》第一一回:「可笑近来文人学士,说著王冕,都称他做王参军!」
2.职官名。魏晋南北朝始设,为掌管典礼、撰述的官职;唐开元年间设置学士院,称为「翰林学士」,为文学侍从,参理机务,起草诏书。
3.大学授予的学位之一。依学位授予法之规定,大学授予的学位分为学士、硕士、博士。
《国语辞典》:缪思女神(缪思女神)  拼音:miù sī nǚ shén
希腊神话中司文学、艺术、科学等的九位文艺女神。据说是宙斯(Zeus)的九个女儿,给予诗人灵感,故诗人们常向其祈求灵思。也译作「缪斯女神」。
《漢語大詞典》:笔且齐(筆且齊)
蒙语“必闍赤”的音译。 元 代司文书之官。其职掌略同于 清 代的笔帖式。续资治通鉴·元世祖至元二十一年:“既奏,其所奉旨云何,令同列知而后书之簿;不明以告而輒书簿者,杖笔且齐。”原注:“旧作‘必闍赤’,今改。” 清 梁章钜 称谓录·笔帖式古称:“案 汉 称令史,至 元 称笔且齐, 辽 称南院郎君、南院掾史,又称敞史,皆今之笔帖式也。”参见“ 必闍赤 ”。
《漢語大詞典》:必阇赤(必闍赤)
蒙古语音译。 元 代官名,掌管文书等事。亦译作“必彻彻”、“必赤赤”。 宋 彭大雅 《黑鞑事略》:“必彻彻者,汉语令史也,使之主行文书耳。” 元 无名氏 《射柳捶丸》第三折:“必赤赤怀着文簿。”元史·兵志二:“为天子主文史者曰必闍赤。”元史·祭祀志三:“设神位于中书省,用登歌乐,遣必闍赤致祭焉。必闍赤,译言典书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