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司马炎(司马炎)  拼音:sī mǎ yán
人名。(西元236~290)字子安,司马昭之子。篡魏称帝,建立西晋,为晋武帝,定都洛阳,在位二十六年。
《漢語大詞典》:舆司马(輿司馬)
古官名。周礼·夏官·序官:“舆司马上士八人。”国语·晋语七:“﹝公﹞知 籍偃 之惇率旧职而恭给也,使为舆司马。” 韦昭 注:“舆司马,上军司马也。”
《国语辞典》:司马谈(司马谈)  拼音:sī mǎ tán
人名。(?~西元前110)西汉夏阳(今陕西省韩城县南)人。司马迁之父。习道家之言,建元、元封间仕为太史令,悯学者不达各家精义,乃论六家要旨。后武帝行封禅于泰山,谈以掌天官而未能参与其事,遂愤而卒。
《漢語大詞典》:公司马(公司馬)
即伍长。周礼·夏官·大司马:“辨鼓、鐸、鐲、鐃之用……公司马执鐲。” 郑玄 注:“ 杜子春 云:‘公司马,谓五人为伍,伍之司马也。’……伍长谓之公司马者,虽卑,同其号。”
分類:伍长
《漢語大詞典》:物外司马(物外司馬)
北齐 王晞 不为世务所羁,故称。北齐书·王晞传:“ 武平 初,迁大鸿臚,如仪同三司,监修起居注,待詔 文林馆 。性閒淡寡欲,虽王事鞅掌,而雅操不移。在 并州 ,虽戎马填閭,未尝以世务为累。良辰美景,啸咏遨游,登临山水,以谈讌为事,人士谓之物外司马。”
分類:世务
《漢語大詞典》:司马称好(司馬稱好)
五代 李瀚 《蒙求》诗:“司马称好。” 徐子光 集注:“﹝ 后汉 司马徽 ﹞口不谈人之短。与人语,莫问好恶,皆言好。有乡人问 徽 安否,答曰好。有人自陈子死,答曰大好。妻责之曰:人以君有德,故相告,何忽闻人子死,便言好! 徽 曰:卿言亦大好。”后因以喻指老好人是非不分,事理不明。
分類:老好人
《分类字锦》:司马弹琴(司马弹琴)
李峤 市诗 渐离初击筑,司马正弹琴。
分类:市廛
《漢語大詞典》:司马牛之叹(司馬牛之嘆)
《论语·颜渊》:“ 司马牛 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后因以比喻对孑然一身、孤立无援的感叹。红楼梦第四五回:“咱们也算同病相怜。你也是个明白人,何必作‘ 司马牛 之嘆’?”
《高级汉语词典》:司马琴心
求爱之情。汉代卓文君爱好音乐,风流多情,司马相如以琴弹《凤求凰》曲挑动她,终致文君夜奔
《國語辭典》:司马青衫(司馬青衫)  拼音:sī mǎ qīng shān
司马,职官名。青衫,指卑微的官服。唐朝诗人白居易自述贬官江州司马期间,一日于江边送客,听闻邻船上歌女诉说身世,感动得将衣衫哭湿了。语出唐。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后人以司马青衫指白居易,亦用来比喻极为悲伤哀痛。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
分類:悲伤凄切
《分类字锦》:司马氏子(司马氏子)
宋史司马康传光居洛士之从学者退与康语未尝不有得涂之人见其容止虽不识皆知其为司马氏子也
《高级汉语词典》:司马温公
指北宋司马光。三朝为官,追封温国公
《韵府拾遗 黠韵》:司马在八(司马在八)
书三八政疏司空在四司马在八非取职之先后也
《國語辭典》:司马昭之心(司馬昭之心)  拼音:sī mǎ zhāo zhī xīn
(歇后语)路人皆知。三国魏曹髦在位时,大将军司马昭蓄意篡夺帝位,专擅国政,自为相国,后髦封昭为晋公,加九锡,昭佯辞不受。曹髦愤曰:「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见《三国志。卷四。魏书。三少帝纪。高贵乡公髦纪》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后比喻人所共知的阴谋野心。《宋史。卷四七一。奸臣传一。安惇传》:「无君之恶,同司马昭之心;擅事之迹,过赵高指鹿为马。」
《高级汉语词典》: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拼音:sī mǎ zhāo zhī xīn, lù rén jiē zhī
《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纪》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记载,魏帝曹髦在位时,大将军司马昭,独揽大权,图谋篡位,曹髦一次气愤地对大臣说:“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吾不能坐受废辱,今日当与卿自去讨贼。”后用“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比喻人所共知的阴谋、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