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上日  拼音:shàng rì
1.朔日,农历的每月初一。《书经。舜典》:「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汉。孔安国。传:「上日,朔日也。」
2.佳日、佳节。唐。李乂 奉和人日清晖阁宴群臣遇雪应制诗:「上日登楼赏,中天御辇飞。」唐。杜甫〈苏端薛复筵简薛华醉歌〉:「爱客满堂尽豪杰,开筵上日思芳草。」
《國語辭典》:谷旦(穀旦)  拼音:gǔ dàn
好日子。《诗经。陈风。东门之枌》:「谷旦于差,南方之原。」
《漢語大詞典》:吉蠲
亦作“ 吉圭 ”。
(1).谓祭祀前选择吉日,斋戒沐浴。《诗·小雅·天保》:“吉蠲为饎,是用孝享。” 毛 传:“吉,善。蠲,絜也。” 郑玄 笺:“谓将祭祀也。” 朱熹 集传:“吉,言諏日择士之善;蠲,言斋戒涤濯之洁。” 陆德明 释文:“蠲,古玄反,旧音圭。”仪礼·士虞礼“圭为而哀荐之饗” 汉 郑玄 注:“圭,絜也。曰:‘吉圭为饎。’” 清 龚自珍 《〈说文段注〉札记》:“肙,一曰空也。 段 注:甑下孔谓之窐,窐亦作瓹,是其义也。吉蠲即吉圭。”
(2).祭祀,祀典。 唐 李舒 《让皇帝庙乐章·奠币》:“子孙拜后,承兹吉蠲。” 宋 沈遘 《七言致斋》诗:“君王无意学神仙,独为苍生致吉蠲。”《金史·乐志下》:“降升有节,荐是吉蠲。” 清 顾炎武 《十庙》诗:“追惟定鼎初,遣祀明纶将。二百七十年,吉蠲存太常。”
《國語辭典》:卜日  拼音:bǔ rì
择日、选择良辰吉日。一般人婚丧喜庆都先卜日而后行。
《漢語大詞典》:诹日(諏日)
商量选择吉日。仪礼·特牲馈食礼:“特牲馈食之礼,不諏日。” 郑玄 注:“諏,谋也。” 清 冯桂芬 《〈广西乡试录〉序》:“既宣旨午门外,諏日就道,仲秋之朔,驰抵 桂林 。”
《国语辞典》:安门(安门)  拼音:ān mén
安装门户。传统上在进行「安门」仪式前,一定要选择吉日吉时。
《國語辭典》:择吉(擇吉)  拼音:zé jí
选择吉日。《魏书。卷九。肃宗纪》:「有司可豫缮国学,图饰圣贤,置官简牲,择吉备礼。」《三国演义》第一六回:「即便送女到寿春,另居别馆,然后择吉成亲。」
《國語辭典》:周堂  拼音:zhōu táng
黄道吉日。元。陆泳〈吴下田家志〉:「嫁娶忌阴将阳将并周堂不通。」《警世通言。卷二二。宋小官团圆破毡笠》:「见刘翁夫妇一团美意,不要他费一分钱钞,只索顺从刘翁,往阴阳生家选择周堂吉日,回复了妈妈。」
《漢語大詞典》:蠲吉
谓斋戒沐浴,选择吉日。语出诗·小雅·天保:“吉蠲为饎,是用孝享。” 朱熹 集传:“吉,言諏日择士之善;蠲,言斋戒涤濯之洁。” 唐 王延昌 《河渎神灵源公祠庙碑》:“每蠲吉歷选,自郊徂宫,奠于堂户之间。”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重贬》:“蒙旨安置,蠲吉起程。”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阿稚》:“不必蠲吉,今日便佳,即可唤壻来拜堂也。”
《國語辭典》:开光(開光)  拼音:kāi guāng
1.佛像或龙舟完成后,择日开始供奉或下水的典礼。也称为「开眼」。
2.习俗上在丧礼大殓盖棺未合前,子女将棉醮水擦拭死者的双眼,称为「开光」。
3.装饰的方法之一,常用于景泰蓝、雕漆、陶瓷器皿上。
《國語辭典》:请期(請期)  拼音:qǐng qí
1.古代婚嫁六礼中的第五礼。男方以婚期告知女家,以徵求女家同意。《礼记。昏义》:「纳徵、请期。」唐。孔颖达。正义:「请期者,谓男家使人请女家以昏时之期,由男方告于女家,何必请者,男家不敢自专执,谦敬之辞,故云请也。」
2.请求给予期限。《左传。昭公十四年》:「请期五日。」
《國語辭典》:诹吉(諏吉)  拼音:zōu jí
选择吉日。如:「诹吉迁居」。
《漢語大詞典》:协日(協日)
干支和合的日子。古代处决罪犯,要选择干支和合的吉日。《周礼·秋官·乡士》:“狱讼成,士师受中,协日刑杀。” 郑玄 注:“协,合也,和也。和合支干善日,若今时望后利日也。”
《漢語大詞典》:请日(請日)
谓卜问吉日,拣日子。梁书·昭明太子统传:“简辰请日,筮合龟贞。”
《漢語大詞典》:请吉(請吉)
卜问吉日,拣好日子。 清 杨潮观 《动文昌状元配瞽》:“[外]我儿既执意如此,亲家,我们当得依他。快把原聘收回。不日就要登门请吉,别话再休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