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同实(同實)
(1).实际相同。管子·参患:“得众而不得其心,则与独行者同实。”
(2).指同一事物。 唐 韩愈 《初南食贻元十八协律》:“蛤即是虾蟇,同实浪异名。”
(3).指富裕程度相同。《商君书·错法》:“同列而相臣妾者,贫富之谓也;同实而相并兼者,强弱之谓也。”
《国语辞典》:貌同实异(貌同实异)  拼音:mào tóng shí yì
外表相同,本质有差别。如:「这两件物品是貌同实异,价格也不一样。」
分类:外表本质
《漢語大詞典》:名同实异(名同實異)
名称相同,而实质不一样。韩非子·奸劫弑臣:“俱与有术之士有谈説之名,而实相去千万也,此夫名同而实异者也。”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四节:“ 元稹 所说均田是均田赋,与 唐 前期的均田制名同实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