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越战(越战)  拼音:yuè zhàn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胡志明领导的越南独立同盟会趁日本投降的机会,趁机建立政权。但是另一方面,原殖民国法国为重新统治越南,于西元一九四六年起和越共爆发战争。在法国战败的情况下,一九五四年法、越签订停战协定,在日内瓦会议决定沿北纬十七度划越南为南、北两部,北越由共产党领导的越南民主共和国(简称北越)统治;南越则于一九五五年由吴廷琰成立越南共和国(简称南越)。分治的局面并不稳定,北越不断派遣军事人员南下进行煽动与武装颠覆。一九六○年南越共产势力组成「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整合南方各种反抗力量,从事游击战。美国为防止共产主义散播,持续扩大军事介入,高峰时期有超过五十万美军在越南作战,虽损失惨重却始终无法得胜,国内反战情绪因而高涨。一九七三年各方在巴黎签署停战协约,美军从南越撤出,由南越军队承担作战任务。一九七五年四月三十日,南越政府投降,南、北越复归统一。
《国语辞典》:民报(民报)  拼音:mín bào
西元一九○五年于东京创刊,为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孙中山先生亲撰发刊词,并首倡三民主义学说。
《国语辞典》:同盟会宣言(同盟会宣言)  拼音:tóng méng huì xuān yán
清光绪三十一年(西元1905)国父于东京成立同盟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并规定革命建国程序为军政、训政、宪政三期。
《国语辞典》:黄花冈之役(黄花冈之役)  拼音:huáng huā gāng zhī yì
国父领导的第十次起义,也是同盟会成立以来,牺牲最壮烈、最接近成功的一役。清宣统三年三月二十九日(西元1911),黄兴率领革命党人进攻两广总督,与清军发生激战,林觉民、方声洞等八十六人(一说百馀人)英勇殉难。后得死难者遗骸七十二具,合葬于黄花冈,故称为「黄花冈之役」。也称为「广州之役」。
《漢語大詞典》: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黄花崗七十二烈士)
1911年4月27日同盟会在 广州 起义, 喻培伦 ( 云纪 )、 林时爽 、 方声洞 等一百馀人英勇牺牲,后经 广州 人民收殓遗骸七十二具,葬于 黄花岗 ,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國語辭典》:陈炯明(陳炯明)  拼音:chén jiǒng míng
人名。(西元1877~1933)字竞存,广东海丰人。广东法政学堂毕业。入同盟会,参与辛亥三二九之役。广东光复,任副都督,后代理都督。护法之役,任粤军总司令、广东省长、陆军部长兼内政部长。民国十一年叛变,十四年被讨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