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同行  拼音:tóng xíng
同道而走,结伴而行。《诗经。邶风。北风》:「惠而好我,携手同行。」《儒林外史》第三九回:「既然如此,我也是投军去的,便和你同行,何如?」
《國語辭典》:同行  拼音:tóng háng
职业相同者。《儒林外史》第二六回:「替鲍老爹出殡,一直出到南门外。同行的人,都出来送殡。」
《国语辞典》:同行相忌  拼音:tóng háng xiāng jì
同一行业者,因利益相同,故彼此竞争,视同仇敌。
《国语辞典》:同行语(同行语)  拼音:tóng háng yǔ
同业间的专用语。如医界的「会诊」、「休克」等。其中有些也被大众吸收,成为一般使用的共同语。也称为「行话」、「行业语」。
《分类字锦》:菱芡同行
陆琼栗赋荐羞则椇榛并列加笾则菱芡同行
分类:
《國語辭典》:同道  拼音:tóng dào
1.思想、观念相同。《孟子。离娄下》:「禹稷、颜回同道。」汉。王充《论衡。齐世》:「帝王治世,百代同道。」
2.志趣相同。唐。张谓 夜同宴用人字诗:「平生颇同道,相见日相亲。」宋。欧阳修〈朋党论〉:「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
3.同一行业。《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你两家同道中又是对手,正好做一对儿夫妻。」
4.同路。如:「那天我和他同道回家。」
《國語辭典》:兼行  拼音:jiān xíng
不分昼夜,加倍速度的赶路。《孙子。军争》:「日夜不处,倍道兼行。」也作「并行」、「兼程」。
《國語辭典》:同尘(同塵)  拼音:tóng chén
如灰尘一般的混杂在一起。语本《老子》第四章:「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比喻混同于流俗,不标新立异。《文选。左思。吴都赋》:「载汉女于后舟,追晋贾而同尘。」
《國語辭典》:内行(內行)  拼音:nèi háng
1.素习某种事业技艺的人。《文明小史》第二一回:「但是学堂的事,祇有你是内行。」也作「内教」。
2.对某种事或工作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如:「修理电器,他很内行。」
3.俗称同业的人。唐。欧阳詹〈同州韩城县西尉厅壁记〉:「郑以明经登科,又三举进士,屈于命,词学亦流辈推内行第一。」
《國語辭典》:内行(內行)  拼音:nèi xìng
1.平日私居时的操行。《吕氏春秋。慎大览。下贤》:「世多举桓公之内行,内行虽不修,霸亦可矣。」《史记。卷一。五帝本纪》:「舜居妫汭,内行弥谨。」
2.隐秘的事。《战国策。韩策三》:「美人知内行者也,故善为计者不见内行。」
《漢語大詞典》:联步(聯步)
(1).同行;相随而行。 唐 岑参 《寄左省杜拾遗》诗:“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太平广记卷四九○引 唐 王洙 《东阳夜怪录》:“俄则沓沓然若数人联步而至者。” 郁达夫 《金丝雀》诗之四:“犹忆前年寒食夜,与君联步上 西泠 。”
(2).继续向前。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已见差肩趋翰苑,更期联步掌台衡。”
《漢語大詞典》:连步(連步)
(1).行走时,后脚迈到和前脚相齐的位置,再迈前脚向前进。礼记·曲礼上:“拾级聚足,连步以上。” 郑玄 注:“连步,谓足相随不相过也。”
(2).接踵,前后相承。拾遗记·周灵王附 南朝 梁 萧绮 录:“ 孟子 云:‘千年一圣,谓之连步。’” 齐治平 校注:“此语不见今孟子七篇中……继踵即连步也。”
(3).犹快步。 唐 刘商 《题禅居废寺》诗:“凋残精舍至,连步访緇衣。” 明王玉峰《焚香记·登程》:“ 王兄 ,且暂住马,连步忙追驥尾,好同行竝轡论交。” 清 林则徐 《舆人行》:“陵危反试腾踔力,连步不闻喘息声。”
(4).并走;同行。 南朝 梁武帝 《赠逸民诗》:“乘舆携手,连步同游。” 唐 张籍 《同将作韦二少监赠水部李郎中》诗:“忆得当时亦连步,如今独在读书堂。” 唐 姚合 《寄华州李中丞》诗:“省署尝连步,江皋欲独耕。”
《漢語大詞典》:连屐(連屐)
犹同行。 清 彭孙贻 《过澉川怀古友仲木》诗:“昔时携胜友,连屐共登山。” 清 彭孙贻 《看菊无为叔池馆同商隐东观少咸》诗:“连屐秋吟过草堂,寒花低缀隔林香。”
分類:同行
《漢語大詞典》:类家(類家)
指同行。 明 杨柔胜《玉环记·韦皋延宾》:“既是类家,你就应该引荐朋友,合在长者面前讚言讚言纔是。”
分類:同行
《國語辭典》:一行  拼音:yī háng
1.单一的行列。唐。李群玉 九日诗:「半岭残阳衔树落,一行斜雁向人来。」《红楼梦》第五三回:「那一边又有礼部祠祭司的印记;又写著一行小字。」
2.行业的一种或同一的行业。《醒世姻缘传》第六三回:「这张茂实每日在那铺中闲坐,百物的行情都被看在眼内,所以也要做这一行生理。」也作「一行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