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60,分31页显示 上一页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页
陈亮(字 同甫 世称 龙川先生 文毅 号 龙川 同 )
张同之(字 野夫 )
马大同(字 会叔 世称 鹤山先生 )
方其义(字 同甫 )
朱皆(字 子同 )
韩同卿( 恭靖 崇国公 )
史弥远(字 同叔 忠献 )
李大同(字 从仲 )
钱象祖(字 伯同 号 止庵居士 成国公 )
何异(字 同叔 号 月湖 )
姚同
王同(字 会之 )
魏了翁(字 华父、华甫 号 鹤山 文靖 )
袁筌同
其它辞典(续上)
朱同卿陈亮(字 同甫 世称 龙川先生 文毅 号 龙川 同 )
张同之(字 野夫 )
马大同(字 会叔 世称 鹤山先生 )
方其义(字 同甫 )
朱皆(字 子同 )
韩同卿( 恭靖 崇国公 )
史弥远(字 同叔 忠献 )
李大同(字 从仲 )
钱象祖(字 伯同 号 止庵居士 成国公 )
何异(字 同叔 号 月湖 )
姚同
王同(字 会之 )
魏了翁(字 华父、华甫 号 鹤山 文靖 )
袁筌同
人物简介
简介
乾道九年(1173)任衢州知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43—1194 【介绍】: 宋婺州永康人,字同甫,学者称龙川先生。才气超迈,喜谈兵。曾于孝宗乾道五年,上《中兴五论》,不报。淳熙五年,复诣阙上书,力主抗金,反对和议。遭人嫉恨,两度入狱,出狱后志气益励。淳熙十五年,第三次上书,建议太子监军,为经理建康之计,以振动天下而与金绝。光宗绍熙二年,被人诬告,第三次下狱。绍熙四年登进士第一,授签书建康府判官公事,未行而卒。与朱熹友善,论学则冰炭不相容,倡导经世济民“事功之学”。所作政论气势纵横,词作豪放。谥文毅。有《龙川文集》、《龙川词》等。全宋诗
陈亮(一一四三~一一九四),字同甫,号龙川,婺州永康(今属浙江)人。早年尝考古人用兵成败之迹,著《酌古论》,知州周葵礼为上客。孝宗乾道中婺州以解头荐,补太学博士弟子员,因上《中兴五论》,奏入不报归。淳熙五年(一一七八),更名为同,六次诣阙上书,极论时事,为大臣交沮,不果。孝宗即位,复上书论恢复,不报。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进士,授佥书建康府判官,未至官,逾年卒,年五十二。有《龙川集》,今传本已非完帙。事见《水心集》卷二四《陈同甫墓志铭》,《宋史》卷四三六有传。今录诗十四首。词学图录
陈亮(1143-1194) 字同甫,号龙川。婺州永康(今属浙江)人。有《龙川文集》、《龙川词》。全宋文·卷六三一九
陈亮(一一四三——一一九四),字同甫,学者称龙川先生,婺州永康(今浙江永康)人。自幼颖异,才气超迈,喜言兵,议论风生。隆兴初,与金约和,亮独以为不可。会婺州以解头荐,因上《中兴五论》,不报。已而退修于家,益力学著书者十年。淳熙五年,复诣阙上书,极论时事,反对和议,力主抗金。孝宗欲官之,弃不顾,遂渡江而归,日狂饮为大言,人以为狂怪。淳熙十五年,亮复上书,乞以太子监军,驻节建康,以示锐意恢复,不报。绍熙四年,亮以状元登第,授佥书建康军判官厅公事。未及上任,次年卒,享年五十二。端平初追谥文毅。亮与朱熹友善,往复论学,多所辨难。著有《三国纪年》、《龙川文集》、《龙川词》,又尝辑《欧阳文粹》。见《宋史》卷四三六本传,《宋名臣言行录》外集卷一六。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六四二八
张同之(一一四七——一一九六),字野夫,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孝祥子。以显学入仕,授承务郎、监平江府粮料院。历两浙、福建路转运司幕职,入为太府寺丞、司农寺丞。历知滁州、舒州。除淮西提举兼权转运判官,提点刑狱兼提点江淮、湖北铁冶铸钱公事。庆元元年除直秘阁,移江南西路转运判官,次年病卒于官,年五十。见本书所收张亿《故运判直阁寺丞张公埋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严州建德人,字会叔。高宗绍兴二十四年进士。任小官时,以刚介闻。孝宗时每进对,辄陈恢复大计。所历中外要官必求尽职,以洗冤泽物为己任。累官户部侍郎。学者称鹤山先生。全宋诗
马大同,字会叔,学者称鹤山先生,严州建德(今浙江建德东北)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除国子监簿(明嘉靖《浙江通志》卷四一)。孝宗淳熙三年(一一七六),为户部员外郎(《宋会要辑稿》职官五二之一六)。七年,大理正兼权吏部郎官(同上书食货四一之一○)。十年,为荆湖南路提刑(清嘉庆《宁远县志》卷九)。十四年,于江西路提刑任以事罢(《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四九)。今录诗八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57—1230 【介绍】: 宋兴化军莆田人,字同甫。方渐孙。由乡试入太学。历官英德府真阳尉,梧、琼二州户录,秩止从事郎。笃好关、洛书,诗宗陶、谢,文师苏氏。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99 【介绍】: 宋相州安阳人。宁宗韩皇后父。知泰州,迁扬州观察使,累官庆远军节度使,加太尉。卒谥恭靖。季父韩侂胄,自以有定策功,声势熏灼,同卿每惧满盈,不敢干政,人皆服其善远权势。全宋文·卷六四四四
韩同卿(?——一一九九),安阳(今河南安阳)人,肖胄孙,宁宗后父。孝宗时为真州通判、历知濠州、泰州,授扬州观察使。累迁庆远军节度使,加太尉、开府仪同三司。庆元五年卒,赠太师,谥恭靖,追封崇国公。见《宋会要辑稿》帝系二之三三、后妃一之八、礼五八之九三、仪制一二之一一,《宋史》卷二四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64—1233 【介绍】: 宋明州鄞县人,字同叔。史浩子。孝宗淳熙十四年进士。历大理司直、枢密院编修官、起居郎。宁宗开禧二年,上疏反对韩侂胄对金用兵。三年,为礼部侍郎兼同修国史。得杨皇后宠信,杀侂胄,函首送金议和。嘉定元年,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后宁宗死,矫诏拥立理宗,又独相九年,拜太师,专擅朝政。卒谥忠献。全宋文·卷六七七四
史弥远(一一六四——一二二三),字同叔,史浩第三子,庆元府鄞县(今属浙江宁波)人。淳熙十四年进士。历大理司直、枢密院编修官,嘉泰三年知池州,四年提举浙西常平。开禧二年上疏反对韩侂胄开边。三年为礼部侍郎兼同修国史。在杨皇后支持下,密谋诛韩侂胄,进礼部尚书。嘉定元年迁知枢密院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宁宗崩,拥立理宗,依前右丞相兼枢密使。绍定六年卒,年七十,谥忠献。见《宋史》卷四一四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婺州东阳人,字从仲。李大有弟。宁宗嘉定十六年进士。曾学于朱熹。历官右正言,首陈谨独之戒。累拜殿中侍御史,平心持衡,斥去党论。进工部尚书,以宝谟阁直学士知平江府。卒于家。有《群经讲义》。全宋诗
李大同(一一六四~一二五○),字从仲,东阳(今属浙江)人。大有弟。宁宗嘉定十六年(一二二三)进士。学于朱熹。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官秘书丞兼崇政殿说书,拜右正言兼侍讲。三年,迁太常少卿兼国史编修、实录检讨官,擢工部尚书,以宝谟阁直学士知平江府,改知福州,丐祠,提举太平兴国宫致仕。淳祐十年卒,年八十七。事见《南宋馆阁续录》卷七、九,清道光《东阳县志》卷一五有传。今录诗三首。全宋文·卷六七七三
李大同,字从仲,婺州东阳(今浙江东阳)人。从学于朱熹、吕祖谦,登嘉定十六年进士。由郡教授为秘书丞,拜右正言兼侍讲。迁太常少卿,兼国史编修、实录检讨。历殿中侍御史,迁刑部侍郎,进工部尚书。出知平江府,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卒,年八十六。著有诗文十五卷、《奏议》十卷、《群书就正》六卷、《群经讲议》十五卷,《通鉴随录》六卷、《唐事类编》二卷。见《宋史》卷四二三本传,《金华先民传》卷三,《金华贤达传》卷五,雍正《浙江通志》卷一六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杭州临安人,徙台州临海,字伯同。钱端礼孙。以荫补官。历大理寺簿、刑部郎官。孝宗淳熙中知抚州,修郡学,出帑赈贫民。累迁工部侍郎、知临安府。由吏部尚书除同知枢密院、参知政事。俄以谏用兵谪信州。起知绍兴府,再除参知政事知枢密院。宁宗嘉定元年拜左丞相,在位一年而罢,以观文殿大学士判福州。全宋文·卷六九一四
钱象祖,字伯同,号止庵居士,临安(今浙江杭州)人。端礼孙。以祖恩补官,嘉泰四年赐进士出身。历官太府寺主簿、刑部郎官,知处、严、信、抚四州,江东运判,知婺州,侍右郎官。庆元元年,除工部侍郎、知临安府;四年,以华文阁学士知建康。五年奉祠。嘉泰四年,自吏部尚书除同知枢密院事。开禧元年,除参知政事。次年,以谏用兵谪信州,未几除知绍兴府。三年,复拜参知政事,进右丞相兼枢密使。嘉定元年,除特进、左丞相兼枢密使。两月而罢,以观文殿大学士判福州。官终少保,封成国公。见《宋宰辅编年录》卷二○,《嘉定赤城志》卷三三,《咸淳临安志》卷四八,《南宋制抚年表》卷上。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抚州崇仁人,字同叔,号月湖。高宗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孝宗朝以知萍乡县政绩迁国子监主簿,旋迁监察御史、右正言。疏谏光宗朝太上皇,语颇峻直,出湖南转运判官,还权礼部侍郎。以忤韩侂胄,被劾奉祠。起知夔州兼本路安抚使,立循环通济仓以济民。嘉定初召为刑部侍郎,寻权工部尚书,出知泉州。卒年八十一。有诗名。有《月湖诗集》、《宋中兴三公年表》。全宋诗
何异,字同叔,号月湖,抚州崇仁(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调石城主簿。孝宗淳熙十年(一一八三)知萍乡县(明正德《袁州府志》卷六)。历监察御史,右正言,浙西提点刑狱,知夔州兼本路安抚。宁宗嘉定元年(一二○八),召为刑部侍郎,权工部尚书。出知泉州,旋致仕。卒年八十一。有《月湖诗集》,已佚。《宋史》卷四○一有传。今录诗十三首。全宋文·卷五三九三
何异,字同叔,号月湖,抚州崇仁(今江西崇仁)人。绍兴二十四年中进士第,调石城主簿。累迁监察御史,右正言。出为湖南转运判官,提点浙西刑狱。后为秘书监,权礼部侍郎、太常寺。以劾罢。起知夔州兼本路安抚。以宝谟阁待制提举太平兴国宫,起知潭州。嘉定元年召为刑部侍郎,二年权工部尚书。以宝章阁直学士知泉州,进学士。致仕,卒,年八十一。著有《月湖诗集》。见《宋史》卷四○一本传。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78—1237 【介绍】: 宋邛州蒲江人,字华父,号鹤山。宁宗庆元五年进士。累知嘉定府。史弥远入相,了翁力辞召命,居白鹤山授徒讲学。历知汉州、眉州,在蜀凡十七年。入为兵部郎中,至权工部侍郎。遭诬劾降三官,靖州居住。后复职,擢潼川路安抚使、知泸州,筑城修武备,兴学校。曾上章论十弊,召还,权礼部尚书兼直学士院。以端明殿学士同佥书枢密院事,督视京湖军马。后除知绍兴府、浙东安抚使,官终知福州、福建安抚使。卒谥文靖。有《鹤山集》、《九经要义》、《师友雅言》等。全宋诗
魏了翁(一一七八~一二三七),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宁宗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进士,授签书剑南西川节度判官。嘉泰二年(一二○二),召为国子正,次年改武学博士。开禧元年(一二○五),召试学士院,以阻开边之议忤韩侂胄,改秘书省正字。次年出知嘉定府。史弥远当国,力辞召命。丁父忧,筑室白鹤山下,开门授徒。起知汉州、眉州。嘉定四年(一二一一)擢潼川路提点刑狱,历知遂宁、泸州、潼川府。十五年,召为兵部郎中,累迁秘书监、起居舍人。理宗宝庆元年(一二二五),因言事以首倡异论、朋邪谤国黜靖州居住。绍定五年(一二三二),起为潼川路安抚使、知泸州。端平元年(一二三四),召权礼部尚书兼直学士院,以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督视江淮京湖军马。嘉熙元年卒,年六十。谥文靖。遗稿由其子近思、近愚刊行,传世有《鹤山先生大全文集》一百九卷。事见本集卷首宋淳祐九年吴渊序、清缪荃孙《魏文靖公年谱》,《宋史》卷四三七有传。 魏了翁诗,以《四部丛刊》影印宋开庆元年刻本为底本(此本有残缺,据目录,卷首即夺《游古白鹤山》、《和薛秘书绂闻鸦韵》、《和虞永康刚简沧江鹤再诞雏》三诗,但实为传世诸本之祖)。校以明嘉靖吴凤高翀刻本(简称吴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词学图录
魏了翁(1178-1237) 字华甫。蒲江(今属四川)人。曾筑室白鹤山下。有《鹤山先生大全文集》、《鹤山词》。全宋文·卷七○五三
魏了翁(一一七八——一二三七),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四川蒲江)人。登庆元五年进士第,授签书剑南西川节度判官厅公事。召为国子正,改武学博士。开禧元年,召试学士院,改秘书省正字。明年,迁校书郎,以亲老乞外,乃知嘉定府。历知汉州、眉州。嘉定四年,擢潼川路提刑。八年,兼提举,迁转运判官。十年,知泸州,主管潼川路安抚司公事,后知潼川府。十五年召对,进兵部郎中,俄改司封郎中兼国史院编修官,迁太常少卿、秘书监、起居舍人。理宗即位,迁起居郎。会论济王事忤时相,为言者所劾,诏降三官,靖州居住。绍定中复职奉祠,进宝章阁待制、潼川路安抚使、知泸州。还朝,权礼部尚书、兼直学士院。六月之间,论奏二十馀上,皆当时急务。忌者合谋挤之,乃以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督视京湖军马。未几兼江淮督府,改知绍兴府、浙东安抚使。嘉熙元年,改知福州、福建安抚使。是年以疾卒于官,年六十。诏赠太师,谥文靖,累赠秦国公。了翁穷经博古,学术自成一家。著述甚丰,今存者有《周易要义》、《尚书要义》、《毛诗要义》、《古今考》、《经外杂抄》、《鹤山先生大全文集》等。事迹见《宋史》卷四三七本传。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六九七六
袁筌同,嘉定中为成都府大圣慈寺华严阁长院都首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