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秋胡变文(秋胡变文)  拼音:qiū hú biàn wén
敦煌变文。残卷编号为S133。内容描述秋胡为求名利,离家求学,终于在魏做官。九年后荣归,在桑园误戏发妻的故事。
《国语辞典》:狐媚猿攀  拼音:hú mèi yuán pān
如狐般善于谄媚,如猿般善于攀爬。比喻不择手段的追逐名利。如:「君子当抗怀千古,而不屑于狐媚猿攀。」
《国语辞典》:浮名薄利  拼音:fú míng bó lì
形容名利微不足道。宋。赵师侠〈扑蝴蝶。清和时候〉词:「一杯洗涤无馀,万事消磨去远。浮名薄利休羡。」
《国语辞典》:浮云富贵(浮云富贵)  拼音:fú yún fù guì
视富贵如浮云。语本《论语。述而》:「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比喻把名利、地位看的很轻。《老残游记》第六回:「自己一生契重名士,以为无不可招致之人,今日竟遇著一个铁君,真是浮云富贵。」
《国语辞典》:耕读传家(耕读传家)  拼音:gēng dú chuán jiā
以勤苦恬淡、不慕名利的门风传家。《三国演义》第二八回:「老夫耕读传家,止生此子,不务本业,惟以游猎为事。是家门不幸也。」
《国语辞典》:高人胜士(高人胜士)  拼音:gāo rén shèng shì
清高不求名利的人。也作「高人逸士」。
《国语辞典》:利欲薰心(利欲薰心)  拼音:lì yù xūn xīn
贪图名利私欲而蒙蔽了心智。宋。黄庭坚〈赠别李次翁〉诗:「利欲薰心,随人翕张。」明。朱国祯《涌幢小品。卷一○。己丑馆选》:「三十至四十,利欲薰心,趋避著念。」
《国语辞典》:利锁名牵(利锁名牵)  拼音:lì suǒ míng qiān
为名利所羁缚。明。高濂《玉簪记》第二二出:「眼底天涯,利锁名牵。」也作「名缰利锁」。
分类:名利
《国语辞典》:功不成,名不就  拼音:gōng bù chéng,míng bù jiù
不管功业或名利,都未有任何成就。比喻一无所成。《缀白裘。卷四。渔家乐》:「我简人同只为守著这几本破书,几年上,弄得功不成,名不就,上无片瓦,下无立锥。」
《国语辞典》:蜗利蝇名(蜗利蝇名)  拼音:guā lì yíng míng
形容微不足道的名利。金。王丹桂〈春从天上来。既悟尘缘〉词:「既悟尘缘,摆爱海恩山,蜗利蝇名。」也作「蝇利蜗名」。
《国语辞典》:长安道上(长安道上)  拼音:cháng ān dào shàng
比喻角逐名利的场所。唐。无名氏〈贺圣朝。白露点〉词:「长安道上行客,依旧利深名切。」
《国语辞典》:争名逐利(争名逐利)  拼音:zhēng míng zhú lì
追逐名声、争取利益。形容人喜好名利,唯名利是图。《群音类选。官腔类。卷一四。青莲记。华阴骑驴》:「争名逐利,枉将人白日驰驱。」也作「争名夺利」。
《国语辞典》:逐利争名(逐利争名)  拼音:zhú lì zhēng míng
形容人喜好名利,唯利是图。元。马钰〈满庭芳。行尸走骨〉词:「行尸走骨,逐利争名,伤神损气劳形。」也作「争名夺利」。
《国语辞典》:营营役役(营营役役)  拼音:yíng yíng yì yì
忙碌,奔逐名利。如:「你终日营营役役,所为何事啊?」
分类:忙碌名利
《漢語大詞典》:钻人情(鑽人情)
因谋求名利而托人情。 明 徐充 《暖姝由笔》:“今人求富贵关节者,谓之钻人情。 班固 《答宾戏》云‘ 商鞅 挟三术以钻 孝公 ,’又有干謁求人者曰打钻,皆攻坚务入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