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27,分22页显示  上一页  7  8  9  10  11  13  14  15  16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俊名
败辱
德问
名问
名烈
名信
博名
贻清
丽名
丑问
慕声
亲誉
高问
玷名
贪声
《漢語大詞典》:俊名
美好的名声。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四:“ 后汉 定襄 太守 竇奉 妻,生子 武 ……及 武 长大,有海内俊名。”
分類:美好名声
《漢語大詞典》:败辱(敗辱)
(1).失败与耻辱。 唐 韩愈 《省试颜子不贰过论》:“夫行发於身加於人,言发乎邇见乎远,苟不慎也,败辱随之。”
(2).谓败坏他人名声,使遭受污辱。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仇大娘:“里人 魏名 夙狡獪,与 仲 家积不相能,事事思中伤之。因 邵 寡,伪造浮言以相败辱。”
《漢語大詞典》:德问(德問)
道德声誉。问,闻,名声。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雅量:“ 郗嘉宾 钦崇释 道安 德问。”魏书·释老志:“ 道安 后入 苻坚 , 坚 素钦德问,既见,宗以师礼。”
《漢語大詞典》:名问(名問)
同“ 名闻 ”。 名声;名望。韩非子·亡徵:“不以功伐课试,而好以名问举错。”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书证:“近有学士,名问甚高。” 唐 赵璘 因话录·商上:“公名问已光,又在班列,往往宾客至,值公方受杖责。”
分類:名声名望
《漢語大詞典》:名烈
名声业绩。 宋 欧阳修 《章望之字序》:“名烈著于天下者,天下之望也;功德被于后世者,万世之望也。”
分類:名声业绩
《漢語大詞典》:名信
名声与信誉。《后汉书·伏湛传》:“ 湛 公廉爱下,好恶分明,累世儒学,素持名信。”
分類:名声信誉
《漢語大詞典》:博名
获取好名声。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禁卫·昼夜用刑:“史谓 以尚 探知上无杀 瑞 意,故上此疏钓奇博名。” 明 李贽 《史纲评要·宋纪》:“人以为极缓事,不知 安石 文章、气节,俱借此物以博名。”
《漢語大詞典》:贻清(貽清)
留下清白的名声。 清 查慎行 《生日示儿孙》诗:“但愿汝曹贤,甘贫守前矩。貽清义有在,何用干吾蛊。”
《漢語大詞典》:丽名(麗名)
美丽的名声。 明 夏完淳 《燕问》:“又有弱枝之枣, 渔阳 之栗,果径寸而独异,树百寻而同实。兼细腰之丽名,矜如拳之颖粒。”
谓姓名牵涉进某一案件。丽,通“ 罹 ”。明史·忠义传三·宋学朱:“以附 魏忠贤 ,丽名逆案。”
《漢語大詞典》:丑问(醜問)
丑恶的名声。旧唐书·宗楚客传:“丑问充斥,秽行昭彰。”
分類:丑恶名声
《漢語大詞典》:慕声(慕聲)
希望自己有好名声。汉书·叙传下:“ 魏其 翩翩,好节慕声。 灌夫 矜勇, 武安 骄盈,凶德相挻,旤败用成。”
《漢語大詞典》:亲誉(親譽)
(1).亲近而称誉。语本老子:“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荀子·议兵:“於是有能化善脩身正行,积礼义,尊道德,百姓莫不贵敬,莫不亲誉。” 宋 司马光 《臧郎中挽歌》之一:“僚友皆亲誉,黎民每去思。”
(2).慈爱的心和美好的名声。 唐玄宗 《〈孝经〉序》:“及乎仁义既有,亲誉益著。” 邢昺 疏:“慈爱之心曰亲,声美之称曰誉。谓三王之世,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亲誉之道,日益著见,故曰亲誉益著也。”
《漢語大詞典》:高问(高問)
(1).很高的名声。 汉 应劭 《风俗通·十反·太尉沛国刘矩》:“ 叔方 雅有高问,远近伟之,州郡辟请,未尝答命。”
(2).对别人问候自己的敬称。魏书·宗钦传:“ 允 答书曰:‘顷因行李,承足下高问,延佇之劳,为日久矣。’”
《漢語大詞典》:玷名
玷污名声。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请斩赵忠定:“若今惟苟合,是玷名恶子之中。得士如斯,在公焉用?”
分類:玷污名声
《漢語大詞典》:贪声(貪聲)
贪污的名声。 明 高拱 《议录却贿三臣疏》:“彼素有贪声者,一旦却之,是诚掩也;若素非贪,而今又却之,则诚廉矣。”明史·李邦华传:“奉命考试御史,黜冒滥者一人,追黜御史无显过而先任推官著贪声者一人。”
分類:贪污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