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27,分22页显示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4  15  16  17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话名
追响
理称
猎名
誉籍
负声
明誉
骂名
枭名
武声
秽闻
借耀
曜名
鬻义
吊名
《國語辭典》:话名(話名)  拼音:huà míng
说唱故事的题目。《清平山堂话本。洛阳三怪记》:「神将打死了妖怪,一阵风自去了,潘员外谢了蒋真人,徐守真自去了,话名叫做『洛阳三怪记』。」
《漢語大詞典》:追响(追響)
指名声相当,比配。 清 钮琇 觚賸·纫兰词:“若 黄子鸿 所著《纫兰别集》,风流俊迈,非不可追响 东堂 ,齐踪 西麓 也。” 东堂 ,指 朱彝尊 ; 西麓 ,指 陈维崧 ,均为当时著名词人。
《漢語大詞典》:理称(理稱)
善于办事的好名声。世说新语·文学“ 裴散骑 娶 王太尉 女” 刘孝标 注引 晋 傅畅 《晋诸公赞》:“ 遐 ( 裴遐 )少有理称,辟司空掾散骑郎。”
《漢語大詞典》:猎名(獵名)
猎取功名;猎取名声。 清 钮琇 觚賸·两大文章:“督抚促臣应召赴京。臣自念臣母年逾七旬,属岁多病……如臣猎名违母,则其始进已乖。” 清 曾国藩 《复贺耦庚中丞书》:“今之学者言考据,则持为骋辩之柄;讲经济,则据为猎名之津。”
《漢語大詞典》:誉籍(譽籍)
很大的名声。 明 杨慎 《四川御史题名记》:“吏有治程,民有奠业,士有誉籍。”
分類:名声
《漢語大詞典》:负声(負聲)
(1).指失去文章的音节之美。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风骨:“若丰藻克赡,风骨不飞,则振采失鲜,负声无力。”
(2).享有名声。 王闿运 《上征赋》:“伊 左卿 之负声兮,宜忧近而虑远。”
《漢語大詞典》:明誉(明譽)
美誉;好名声。大戴礼记·主言:“天下之士説,则天下之明誉兴。”
《國語辭典》:骂名(罵名)  拼音:mà míng
被人唾骂的恶名。如:「秦始皇焚书坑儒,留下千古骂名。」
《漢語大詞典》:枭名(梟名)
枭雄的名声。后汉书·刘焉传:“ 刘备 有梟名,今以部曲遇之,则不满其心,以宾客待之,则一国不容二主,此非自安之道。”
分類:枭雄名声
《漢語大詞典》:武声(武聲)
(1).谓慷慨雄壮的声音。
(2).威武的名声。三国志·魏志·陈矫传:“若蒙救援,使为外藩,则 吴 人剉谋, 徐方 永安,武声远震,仁爱滂流。”
(3).指 周武王 时的音乐。新唐书·杨收传:“止!如子之言,少商, 武 弦也。且 文 世安得 武 声乎?”
《漢語大詞典》:秽闻(穢聞)
丑恶的名声;邪恶的名声。 鲁迅 《准风月谈·华德保粹优劣论》:“非仅有碍健康,更易发生无耻秽闻。”
《漢語大詞典》:借耀
谓借重别人,使自己名声显耀。 唐 罗隐 《投永宁李相公启》:“出则祝 赵衰 之日,永冀流暄;入则将 傅説 之星,惟希借耀。”
《漢語大詞典》:曜名
显耀名声。 汉 扬雄 《太玄赋》:“ 屈子 慕清,葬鱼腹兮; 伯姬 曜名,焚厥身兮。”
分類:显耀名声
《漢語大詞典》:鬻义(鬻義)
施恩惠以博取正义之名声。 南朝 齐 王融 《回向佛道篇颂》:“市交鬻义衒虚名,三墨纷紜殊不会。”
《國語辭典》:吊名  拼音:diào míng
1.点名、指名。元。马致远《青衫泪》第一折:「想著这半生花月,知他是几处楼台,经板似粉头排日唤,落叶似官身吊名差。」
2.求取名声,即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