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27,分22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流名
敷闻
市直
微声
声香
显王
买名
丑声
腥闻
宾实
廉称
词名
俊誉
洪名
贤称
《漢語大詞典》:流名
名声流传。后汉书·方术传下·蓟子训:“於是 子训 流名京师,士大夫皆承风向慕之。” 三国 魏 嵇康 《管蔡论》:“顽恶显著,流名千里。”南史·傅亮传:“向使 石厚 之子, 日磾 之孙,砥锋挺鍔,不与二祖同戴天日,则 石碏 、 秺侯 何得流名百代。”
《漢語大詞典》:敷闻(敷聞)
犹布闻。使名声远扬。书·文侯之命:“昭升于上,敷闻在下。” 曾运乾 正读:“敷,布也。闻,声闻也。” 晋 陆机 《月重轮行》:“古人扬声,敷闻九服,身名流何穆。” 唐 李商隐 《为汝南公贺彗星不见复正殿表》:“精诚昭达,恳惻敷闻。”
《漢語大詞典》:市直
(1).博取正直的名声。 唐 李翱 《释怀赋》:“心皓白而不容兮,非市直而望利。”
(2).市价。宋史·食货志上三:“ 淳熙 三年,詔 广西 运司,糴钱以岁丰歉、市直高下增减给之。”
《漢語大詞典》:微声(微聲)
(1).微小的名声。 唐 张籍 《祭退之》诗:“公文为时师,我亦有微声。而后之学者,或号为 韩 张 。” 明 徐渭 《十白赋·麂》:“拾遗有言,微声及祸,视尔霜质,秉金畏火。”
(2).细小的声音。 鲁迅 《故事新编·理水》:“飞车向 奇肱国 疾飞而去,天空中不再留下微声,学者们也静悄悄,这是大家在吃饭。” 沈从文 《从文自传·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蝙蝠的声音……黑暗中鱼在水面拨剌的微声,全因到耳边时分量不同,我也记得那么清清楚楚。”
《漢語大詞典》:声香(聲香)
馨香。比喻美好的名声。隶释·汉卫尉衡方碑:“维明维允,燿此声香。”隶篇卷十二:“《衡方碑》:燿此声香。” 翟云升 注引《金石后录》:“以声作馨。”按, 朱起凤 《辞通》卷九:“馨、声古互通。诗·唐风·椒聊章:‘椒聊且,远条且。’传:‘言声之远闻也。’此声字当作‘馨’……是两字古本通用也。”
《漢語大詞典》:显王(顯王)
名声显赫的帝王。新唐书·循吏传序:“ 尧 舜 ,五帝之盛帝, 文 武 ,三王之显王,不能去是而治,后世可乎哉?”
《國語辭典》:买名(買名)  拼音:mǎi míng
以不正当的方法求取名誉。《南史。卷六九。虞荔传》:「美盛德之形容,以申击壤之情耳,吾岂买名求仕者乎?」也作「买誉」、「沽名」。
《漢語大詞典》:丑声(醜聲)
(1).犹恶声。《淮南子·诠言训》:“方船济乎 江 ,有虚船从一方来,触而覆之,虽有忮心,必无怨色。有一人在其中,一谓张之,一谓歙之,再三呼而不应,必以丑声随其后。”
(2).坏名声。后汉书·方术传下·公沙穆:“ 穆 到官,謁曰:‘臣始除之日,京师咸谓臣曰“ 繒 有恶侯”,以弔小相。明侯何因得此丑声之甚也?’” 唐 韩愈 《题合江亭寄刺史邹君》诗:“胜事谁復论,丑声日已播。” 清 王韬 《淞滨琐话·魏月波》:“而女之丑声藉藉矣,远近问名者渐稀。”
《國語辭典》:腥闻(腥聞)  拼音:xīng wén
丑闻。原指酒腥味瀰漫,借以指丑陋的名声。《书经。酒诰》:「庶群自酒,腥闻在上,故天降丧于殷。」
《國語辭典》:宾实(賓實)  拼音:bīn shí
名称和实际。《隋书。卷四二。李德林传》:「至若臣者,本惭宾实,非勋非得,厕轩冕之流,无学无才,处艺文之职。」
分類:名声事功
《漢語大詞典》:廉称(廉稱)
廉洁的名声。宋史·马亮传:“ 亮 有智略,敏於政事,然其所至无廉称。”
分類:廉洁名声
《漢語大詞典》:词名(詞名)
诗词的名声。 明 汤显祖 《哀魏伯子》诗:“颜如若华心美玉,弱冠词名擅 江 曲。”
分類:名声
《漢語大詞典》:俊誉(俊譽)
才智出众的名声。 宋 谢采伯 密斋笔记卷四:“时 蜀 人 陈尧叟 亦有俊誉。”
《漢語大詞典》:洪名
巨大的名声。 南朝 齐 王屮《头陀寺碑文》:“惟 齐 继五帝洪名,纽三王絶业。” 宋 曾巩 《回人贺授史馆修撰状》:“惟纍朝之盛典,垂列圣之洪名。”
分類:巨大名声
《漢語大詞典》:贤称(賢稱)
好的名声。《七国春秋平话》卷上:“惟 昭王 之贤称,虽千载犹一日。”
分類: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