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偕隐鹿门
 
城郭休过
 
从德公
 
采药名山
 
采庞公药
 
归鹿门
 
老庞携家
 
采药不返
 
采药鹿门
 
采药庞公
 
隐鹿门
  
鹿门妻子
 
鹿门期
 
鹿门采药
 
鹿门庞
  
庞家活计
 
庞居士
 
庞德公

相关人物
庞公


晋·皇甫谧《高士传》卷下
庞公者,南郡襄阳人也,居岘山之南,未尝入城府,夫妻相敬如宾。荆州刺史刘表延请不能屈,乃就候之曰:「夫保全一身,孰若保全天下乎?」庞公笑曰:「鸿鹄巢于高林之上,暮而得所栖;鼋鼍穴于深渊之下,夕而得所宿。夫趣舍行止,亦人之巢穴也,且各得其栖宿而已,天下非所保也。」因释耕于垄上,而妻子耘于前。表指而问曰:「先生苦居畎亩,而不肯官禄,后世何以遗子孙乎?」庞公曰:「世人皆遗之以危,今独遗之以安,虽所遗不同,未为无所遗也。」表叹息而去。后遂其妻子登鹿门山,因采药不反。

例句

何处先贤传,惟称庞德公。 孟浩然 题张野人园庐

岂望图麟阁,惟思卧鹿门。 李德裕 春日独坐思归

尝闻庞德公,家住洞庭水。终身栖鹿门,不入襄阳市。夫君弄明月,灭景清淮里。高踪邈难追,可与古人比。 李白 寄弄月溪吴山人

他日云壑间,来寻幽居士。 李群玉 饭僧

未因乘兴去,空有鹿门期。 杜甫 冬日有怀李白

汉阴有鹿门,沧海有灵查。 杜甫 喜晴

刘表虽遗恨,庞公至死藏。 杜甫 寄彭州高三十五使君适虢州岑二十七长史参三十韵

庞公隐时尽室去,武陵春树他人迷。 杜甫 寄从孙崇简

庞公任本性,携子卧苍苔。 杜甫 昔游

阮籍行多兴,庞公隐不还。 杜甫 秦州杂诗二十首

庞公不浪出,苏氏今有之。 杜甫 苏大侍御访江浦赋八韵记异

为于耆旧内,试觅姓庞人。 杜甫 赠别郑炼赴襄阳

鹿门携不遂,雁足系难期。 杜甫 遣兴

昔者庞德公,未曾入州府。 杜甫 遣兴五首

庞公竟独往,尚子终罕遇。 杜甫

庞公采药去,莱氏与妻行。 皇甫冉 赠郑山人

渚边游汉女,桑下问庞公。 郑锡 襄阳乐

庞公嘉遁所,浪迹难追攀。 阎防 夕次鹿门山作

《國語辭典》:名山  拼音:míng shān
有名的山。如:「亲眼见到名山的壮丽,真是美得难以比拟。」南朝梁。任昉为范始兴作求立太宰碑表:「既绝故老之口,必资不刊之书,而藏诸名山,则陵谷迁贸。」唐。李白 秋下荆门诗:「此行不为鲈鱼鲙,自爱名山入剡中。」
《国语辞典》:名山胜境(名山胜境)  拼音:míng shān shèng jìng
有名的山及优美的环境。如:「名山胜境总是令人向往。」
《国语辞典》:四大名山  拼音:sì dà míng shān
中国佛教传说山西五台山为文殊师利菩萨的道场;浙江普陀山是观世音菩萨的道场;四川峨眉山为普贤菩萨的道场;安徽九华山是地藏王菩萨的道场。故将此四山视为佛教胜地,合称为「四大名山」。
《国语辞典》:风雨名山之业(风雨名山之业)  拼音:fēng yǔ míng shān zhī yè
风雨,乱世。名山,古帝王藏书之府。全句比喻乱世不朽的著作。连横〈台湾通史序〉:「则欲取金匮石室之书,以成风雨名山之业。」
《國語辭典》:藏之名山  拼音:cáng zhī míng shān
古人以著作不便问世,只合收藏在大山之中。比喻著述极具价值,能流传后世。《汉书。卷六二。司马迁传》:「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唐。刘知几〈上萧至忠书论史〉:「古之国史,皆出自一家,如鲁、汉之丘明、子长,晋、齐之董狐、南史,咸能立言不朽,藏之名山。」也作「藏诸名山」。
《國語辭典》:藏诸名山(藏諸名山)  拼音:cáng zhū míng shān
古人以著作不便问世,只合收藏在大山之中。比喻著述极具价值,能流传后世。参见「藏之名山」条。明。袁宏道〈哭江进之。序〉:「郎君幸尽以诸稿属我,我当为进之删定,藏诸名山,以俟后世子云也。」
分類:著作后人
《國語辭典》:藏诸名山(藏諸名山)  拼音:cáng zhū míng shān
古人以著作不便问世,只合收藏在大山之中。比喻著述极具价值,能流传后世。参见「藏之名山」条。明。袁宏道〈哭江进之。序〉:「郎君幸尽以诸稿属我,我当为进之删定,藏诸名山,以俟后世子云也。」
分類:著作后人
《分类字锦》:兼访名山(兼访名山)
林希谢馆阁校勘启悉发广内之藏兼访名山之副于是有出于闾阎而应募写于郡国而送官其来不穷所得益广互钞以补残缺相校而除复重一新黄卷之风尽消白简之蠹
分类:书籍
《漢語大詞典》:名山之席
指书院负责人。 严复 《道学外传》:“独恨此辈既充塞国中,岂无上膺执政之权,下拥名山之席者?”
《國語辭典》:名山事业(名山事業)  拼音:míng shān shì yè
比喻不朽的著述。语本《史记。卷一三○。太史公自序》:「序略,以拾遗补蓺,成一家之言,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藏之名山,副在京师,俟后世圣人君子。」如:「他焚膏继晷,兀兀穷年,成就了名山事业。」清。袁枚 衰年杂咏诗其八:「名山事业凭谁付,学识之无七岁郎。」
《國語辭典》:名山  拼音:míng shān
有名的山。如:「亲眼见到名山的壮丽,真是美得难以比拟。」南朝梁。任昉为范始兴作求立太宰碑表:「既绝故老之口,必资不刊之书,而藏诸名山,则陵谷迁贸。」唐。李白 秋下荆门诗:「此行不为鲈鱼鲙,自爱名山入剡中。」
《國語辭典》:名山大川  拼音:míng shān dà chuān
著名的高山与河流。如:「这几年他造访不少国内外名山大川,并出版了一本相关的旅游书。」《礼记。王制》:「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宋。苏辙 上枢密韩太尉书:「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
《漢語大詞典》:名山胜川(名山勝川)
亦作“ 名山胜水 ”。 风景优美的著名山川。晋书·孙统传:“居职不留心碎务,纵意游肆,名山胜川,靡不穷究。”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萧照画:“ 萧 画无他长,唯能使玩者精神如在名山胜水间,不知其为画尔。”《醒世姻缘传》第二三回:“﹝ 绣江县 ﹞是 山东 有数的大地方,四境多有名山胜水。”《人民文学》1977年第9期:“人们走遍 北京 城内外的名山胜水。”
《漢語大詞典》:名山胜水(名山勝水)
见“ 名山胜川 ”。
《漢語大詞典》:名山胜川(名山勝川)
亦作“ 名山胜水 ”。 风景优美的著名山川。晋书·孙统传:“居职不留心碎务,纵意游肆,名山胜川,靡不穷究。”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萧照画:“ 萧 画无他长,唯能使玩者精神如在名山胜水间,不知其为画尔。”《醒世姻缘传》第二三回:“﹝ 绣江县 ﹞是 山东 有数的大地方,四境多有名山胜水。”《人民文学》1977年第9期:“人们走遍 北京 城内外的名山胜水。”
《分类字锦》:名山为辅(名山为辅)
博物志地以名山为辅佐石为之骨川为之脉草木为之毛土为之肉
分类:
《漢語大詞典》:仙镇(仙鎮)
犹言名山。镇,一方的主山。 唐 王勃 《晚秋游武担山寺序》:“若夫 武丘 仙镇, 吴王 殉殁之墟; 驪嶠 崇基, 秦帝 升遐之宅,虽珠衣玉匣,下賁穷泉,而广岫长林,终成胜境。”
分類:名山主山
《漢語大詞典》:鹿门(鹿門)
(1).古城门名。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臧紇 斩 鹿门 之关以出,奔 邾 。” 杜预 注:“ 鲁 南城东门。”
(2). 鹿门山 之省称。在 湖北省 襄阳县 。 后汉 庞德公 携妻子登 鹿门山 ,采药不返。后因用指隐士所居之地。 唐 杜甫 《冬日有怀李白》诗:“未因乘兴去,空有 鹿门 期。” 明 杨慎 《霞邱归引》:“ 鹿门 栖隐处,行与 老庞 邻。” 清 姚鼐 《柬王禹卿病中》诗:“但须 鹿门 携妻子,休俟 临卭 致骑从。”
《國語辭典》:庞公(龐公)  拼音:páng gōng
东汉末年高士。参见「庞德公」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