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19
词典
2
分类词汇
115
佛典
1
其它
1
共119,分8页显示
上一页
1
2
1
2
3
4
5
6
7
8
4
5
6
7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重名
闻达
宿望
争名
威望
显相
尊宿
清望
名僧
借重
伟望
养高
誉髦
名辈
凤德
《國語辭典》:
重名
拼音:
zhòng míng
1.盛名。《后汉书。卷七○。孔融传》:「孔文举有重名,将军若造怨此人,则四方之士引领而去矣。」《晋书。卷六九。周顗传》:「君才不及弟,何乃横得重名!」
2.重视名誉。《庄子。刻意》:「众人重利,廉士重名。」
分類:
重名
重视
盛名
名誉
名位
名望
名气
《國語辭典》:
闻达(聞達)
拼音:
wèn dá
被称扬荐拔。《文选。诸葛亮。出师表》:「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分類:
有名
名望
显达
《國語辭典》:
宿望
拼音:
sù wàng
一向负有重望。《资治通鉴。卷七九。晋纪一。武帝泰始元年》:「帝乃追述允之宿望,称奇之才,擢为祠部郎。」
分類:
负重
重望
声望
素来
名望
《漢語大詞典》:
争名
争名望或争名誉。
《
荀子·富国
》
:“布衣紃屨之士诚是,则虽在穷阎漏屋,而王公不能与之争名。” 王先谦 集解:“王公不能与之争名,言名过王公也。” 唐
杜甫
《赠秘书监江夏李公邕》
诗:“争名古岂然,关键歘不闭。”
《
文献通考·经籍十九
》
:“然其序全用 杜牧 罪言,实无 宋公 一语,然则 欧公 殆不满於 宋 名衔之著,固恶夫争名,抑亦以自表异邪!”
分類:
争名
名望
名誉
《國語辭典》:
威望
拼音:
wēi wàng
威严的声名,为众人所仰望。《宋书。卷四七。刘敬宣传》:「一朝纵之,使陵朝廷,威望既成,则难图也。」《文明小史》第四一回:「倘若做总督的镇压得住他们,都听差遣,设或威望差点,他们这夥人就串通了哥老会到处打劫。」
分類:
威望
声威
有声
名望
威名
人
《漢語大詞典》:
显相(顯相)
谓有名望的公卿诸侯参加助祭。
《诗·周颂·清庙》
:“於穆清庙,肃雝显相。” 郑玄 笺:“显,光也,见也……诸侯有光明著见之德者来助祭。” 朱熹 集传:“显,明;相,助也。” 宋
苏辙
《代张公谢南郊加恩表》
:“上自股肱之列,下同筦库之微。嘉其显相之勤,録其骏奔之助。” 明
宋濂
《代祀高丽国山川记》
:“某日甲子,为坛三成於南门外,摄行祀事。其国王 王顓 暨诸陪臣先后骏奔,以竭显相之义。”
分類:
有名
名望
公卿
诸侯
参加
助祭
《國語辭典》:
尊宿
拼音:
zūn sù
1.对德尊年长者的敬称。宋。苏轼〈与杨君素书〉二首之二:「某去乡二十一年,里中尊宿零落殆尽。」
2.佛教用语。指年高德劭的高僧。唐。
贾岛
送灵应上人
诗:「遍参尊宿游方久,名岳奇峰问此公。」宋。
苏轼
〈
书黁公诗后
〉诗:「寿逾两甲子,气压诸尊宿。」
分類:
年老
前辈
有名
重望
名望
敬称
高僧
《國語辭典》:
清望
拼音:
qīng wàng
1.清高的声望。《南史。卷三十一。张裕传》:「绪少有清望,诚美选也。」唐。
皮日休
〈
七爱诗。白太傅
〉:「清望逸内署,直声惊谏垣。」
2.具有清高名望的人或家族。《晋书。卷四十。杨骏传》:「帝重兵官,多授贵戚清望。」《资治通鉴。卷一四○。齐纪六。齐明帝建武三年》:「当朝贵重,所结姻连,莫非清望。」
分類:
美好
有清
清白
名望
人
望族
《漢語大詞典》:
名僧
有名望的高僧。 北齐
颜之推
《
颜氏家训·归心
》
:“见有名僧高行,弃而不説。”
《
梁书·武帝纪下
》
:“听览餘闲,即於 重云殿 及 同泰寺 讲説,名僧硕学、四部听众,常万餘人。”
《
周书·薛慎传
》
:“ 太祖 雅好谈论,并简名僧深识玄宗者一百人於第内讲説。”
分類:
名僧
有名
名望
高僧
《國語辭典》:
借重
拼音:
jiè zhòng
1.借别人的地位、名望来抬高自己。宋。邵博《邵氏闻见后录》卷一六:「假名梅圣俞,毁及范文正公,而天下骇然不服矣。且文正公与欧阳公、梅公立朝同心,讵有异论?特圣俞子孙不耀,故挟之借重以欺世。」
2.借用他人的力量,多用作请人帮忙的敬词。《儒林外史》第二二回:「如今要借重大爷,明日早晨把客座里收拾乾净了。」《红楼梦》第六回:「若可以领我见一见更好;若不能,便借重嫂子转致意罢了。」也作「藉重」。
分類:
借重
他人
那里
名望
帮忙
取得
敬词
地位
支持
自重
帮助
《漢語大詞典》:
伟望(偉望)
很大的名望。 唐
黄滔
《呈西川高相启》
:“相公岳降宏才,神资伟望。”
分類:
名望
《漢語大詞典》:
养高(養高)
谓闲居不仕,退隐。高,指高尚的志向、节操、名望。
《三国志·魏志·高柔传》
:“今公辅之臣,皆国之栋梁,民所具瞻,而置之三事,不使知政,遂各偃息养高,鲜有进纳。”
《
旧唐书·玄宗纪上
》
:“ 武德 、 贞观 以来勋臣子孙无位者,访求其后奏闻,有嘉遯幽栖养高不仕者,州牧各以名荐。” 元
耶律楚材
《和黄华老人〈题献陵吴氏成趣园〉》
:“养高不肯事王侯,闲卧林泉了衰朽。”
分類:
养高
闲居
不仕
退隐
高尚
志向
节操
名望
《國語辭典》:
誉髦(譽髦)
拼音:
yù máo
有美誉的读书人。《诗经。大雅。思齐》:「古之人无斁,誉髦斯士。」《幼学琼林。卷四。文事类》:「骚客即是诗人,誉髦乃称美士。」
分類:
选拔
英杰
有名
名望
《國語辭典》:
名辈(名輩)
拼音:
míng bèi
名望辈分。《资治通鉴。卷九三。晋纪十五。成帝咸和元年》:「自以名辈不后郗、卞,而不豫顾命。」
分類:
名望
名流
与行
行辈
《漢語大詞典》:
凤德(鳳德)
《
论语·微子
》
:“ 楚 狂 接舆 歌而过 孔子 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后即以“凤德”指德行名望。
《
晋书·周顗传
》
:“初, 顗 以雅望获海内盛名;后颇以酒失,为僕射,略无醒日,时人号为‘三日僕射’。 庾亮 曰:‘ 周侯 末年,所谓凤德之衰也!’” 唐
司空图
《成均讽》
:“雉门灾起,谁惩 燕 女之荒;凤德日衰,无救关雎之乱。” 清
曹寅
《移竹东轩和高竹窗学士来韵》
:“身无凤德难谐俗,日对云心与逝波。”
分類:
德行
名望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