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8—219 【介绍】: 三国吴汝南富陂人,字子明。少依孙策部将邓当,当死,代领其众,拜别部司马,从孙权征丹阳。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征黄祖有功,擢横野中郎将。又与周瑜等败曹操于赤壁,围曹仁于南郡,拜偏将军。受孙权教,多读史书兵书,鲁肃誉为“非复吴下阿蒙”。鲁肃卒,蒙领其众,袭公安,下南郡,破关羽,据有荆州,拜南郡太守,封孱陵侯。
全后汉文·卷九十四
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孙策时,张昭荐为别驾司马。孙权统事,拜平北都尉,进横野中郎将。以赤壁功拜偏将军,领寻阳令。以濡须功拜庐江太守。以合肥功拜左护军虎威将军,寻代鲁肃为汉昌太守。以袭荆州功拜南郡太守,封孱陵侯。
吕蒙中 朝代:

人物简介

简介
太平兴国七年(982)任知制诰。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4或946—1011 【介绍】: 宋河南人,字圣功。太宗太平兴国二年进士第一。历著作郎、翰林学士,参知政事。端拱元年,拜中书侍郎兼户部尚书、平章事。淳化二年罢为吏部尚书。四年,复相。至道初,出判河南府。真宗咸平四年,第三次入相。六年罢。授太子太师,封莱国公,改许国公。有重望,直言敢谏。能知人,识重富弼,荐侄夷简,后俱成名相。卒谥文穆。
全宋诗
吕蒙正(九四六~一○一一),字圣功,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太宗太平兴国二年(九七七)进士,通判升州,召直史馆。五年迁知制诰、翰林学士。擢左谏议大夫,参知政事。端拱元年(九八八),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淳化二年(九九一)坐事罢,四年复相。至道元年(九九五)出知河南府,真宗咸平四年(一○○一)再复相位。景德二年(一○○五)春告老归洛。大中祥符四年卒,年六十六。谥文穆。《名臣碑传琬琰集》上集卷一四、《宋史》卷二六五有传。今录诗五首。
全宋文·卷一○六
吕蒙正(九四六——一○一一),字圣功,河南府(治今河南洛阳)人。太平兴国二年擢进士第一,通判升州。五年,知制诰,擢翰林学士。八年参知政事。端拱元年,拜中书侍郎兼户部尚书、平章事。淳化二年,罢为吏部尚书;四年,复平章事。至道元年,罢为右仆射,出判河南府兼西京留守,进左仆射。咸平四年,又以本官同平章事。宋建国以来,三入相者惟赵普与蒙正二人。六年,授太子太师、封莱国公,改封徐,又封许。景德二年表请归洛。大中祥符四年卒,年六十六。赠中书令,谥文穆。《宋史》卷二六五有传。
吕蒙亨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河南人。吕蒙正叔子。举进士高等,既廷试,以蒙正居中书,故报罢。后历下蔡、武平二县主簿。太宗至道初引对,文学、政事俱优,命为光禄寺丞,改大理寺丞卒。
吕蒙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人。事亲至孝。父卒,居墓下久不返。子吕琰即其母葬所筑室迎父,蔬食四十年而卒。
吕蒙巽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景祐二年(1035)任海州知州。
吕㳘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西河人,字蒙甫。少谮心性理之学。为广平大名教授。秩满,荐历江南诸道行御史台监察御史,首上疏请黜贪懦之吏。文宗天历初,由南台都御史佥海北海南道廉访司使,所至兴学校,正风俗,断疑狱,弭盗寇。官至海北海南道肃政廉访使。卒谥简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