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矫杀(矯殺)
谓假托君命以杀人。史记·魏公子列传:“ 魏王 怒公子之盗其兵符,矫杀 晋鄙 。”汉书·高帝纪上:“ 汉王 数 羽 曰……‘ 羽 矫杀 卿子冠军 ,自尊,罪二也。’” 颜师古 注:“矫,託也,託 怀王 命而杀之也。”
《漢語大詞典》:命祭
谓臣受君命而祭祀。周礼·春官·大祝:“辨九祭,一曰命祭。” 郑玄 注引礼记·玉藻:“君若赐之食而君客之,则命之祭,然后祭是也。” 孙诒让 正义:“虽得祭,又先须君命之祭后乃敢祭也。”
分類:君命祭祀
《漢語大詞典》:矫夺(矯奪)
(1).谓假托君命以夺取。晏子春秋·谏上八:“故内宠之妾,迫夺于国;外宠之臣,矫夺于鄙。”史记·魏公子列传:“ 赵孝成王 德公子之矫夺 晋鄙 兵而存 赵 ,乃与 平原君 计,以五城封公子。”
(2).强行夺取。汉书·严安传:“故搢绅者不惮为诈,带剑者夸杀人以矫夺,而世不知媿,故姦轨浸长。”
《漢語大詞典》:无遂事(無遂事)
谓臣下无君命不得自行专断。《公羊传·僖公三十年》:“冬, 天王 使宰 周公 来聘,公子遂如京师,遂如 晋 。大夫无遂事。此其言遂何?公不得为政尔。” 何休 注:“不从公政令也,时见使如京师而横生事,矫君命聘 晋 ,故疾其骄蹇自专。” 徐彦 疏:“﹝大夫无遂事,﹞正以臣无自专之道也。” 汉 刘向 说苑·奉使:“春秋之辞有相反者四:既曰‘大夫无遂事’,不得擅生事矣,又曰‘出境可以安社稷利国家者,则专之可也’……何也?曰:此义者各止其科不转移也。不得擅生事者,谓平生经常也;专之可者,谓救急除祸也。”汉书·冯奉世传“议者以 奉世 奉使有指,春秋之义亡遂事, 汉 家之法有矫制,故不得侯” 唐 颜师古 注:“无遂事者,谓临时制宜,前事不可必遂也。” 王先谦 补注:“ 宋祁 曰: 师古 误注‘遂事’,可駮。 苏舆 曰:《公羊》 桓 八年传:‘遂者何,生事也,大夫无遂事。’此用其义。 何 注:‘生,犹造也。专事之辞。’”
《漢語大詞典》:代拜
代为拜受君命。宋书·殷景仁传:“ 景仁 卧疾者五年,虽不见上,而密表去来,日中以十数……代 义康 为 扬州 刺史,僕射领吏部如故。遣使者授印綬,主簿代拜。”宋书·殷景仁传:“丁母忧,葬竟,起为领军将军,固辞。上使纲纪代拜,遣中书舍人 周赳 舆载还府。”
分類:拜受君命
《漢語大詞典》:矫罪(矯罪)
谓假托君命之罪。三国志·蜀志·先主备传:“羣下上先主为 汉 中王 ,表於 汉帝 曰……‘夫权宜之制,苟利社稷,专之可也。然后功成事立,臣等退伏矫罪,虽死无恨。’”
分類:假托君命
《漢語大詞典》:宣化承流
宣布恩德,承受风教。谓官员奉君命教化百姓。语出《汉书·董仲舒传》:“今之郡守、县令,民之师帅,所使承流而宣化也;故师帅不贤,则主德不宣,恩泽不流。” 宋 秦观 《代蕲州守谢上表》:“责其妄作,便可屏之远方,悯其知非,犹当投於散地。敢图生死而肉骨,尚容宣化而承流。” 明 王世贞 《鸣凤记·林遇夏舟》:“碧云天际,旌旗蔽江渚。风利飞帆速,声振清波拂。宣化承流,明时展经济。看此去仁风播,俾黎庶咸沾惠,五裤歌謡信不虚,数卷图书带篋归。”
《漢語大詞典》:赍宣(齎宣)
谓持诏宣布君命。 宋 苏舜钦《乞发兵用银牌状》:“臣窃见方今外郡兵马,只是三班使臣齎宣起发,而无银符之制。”
分類:宣布君命
《漢語大詞典》: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
将在军中,可以不受君命约束,便宜行事。语本《孙子·九变》:“君命有所不受。” 曹操 注:“苟便於事,不拘於君命也。”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孙子 曰:‘臣既已受命为将,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遂斩队长二人以徇。” 元 无名氏 《隔江斗智》第三折:“你岂不闻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亦作“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史记·魏公子列传:“ 侯生 曰:‘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以便国家。’”
《国语辞典》: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拼音:jiàng zài wài,jūn mìng yǒu suǒ bù shòu
1.将军在外作战,不受君命的束缚。《三国演义》第一○三回:「岂不闻:『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安有千里而请战者乎?」
2.比喻不受主管的约束,而可灵活自主行事。如:「正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他这次得到高层的充分授权,到欧洲和厂商洽谈契约,应当有所斩获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