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67,分4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听闻
听琴
重听
侧听
群听
听秋
听来
听览
听鼓
能听
退听
听经
朝听
伫听
独听
《國語辭典》:听闻(聽聞)  拼音:tīng wén
1.以耳听之。《汉书。卷四七。文三王传。梁怀王刘揖》:「是故帝王之意,不窥人闺门之私,听闻中冓之言。」《三国演义》第四回:「公恣其跋扈,如不听闻,岂报国效忠之臣哉?」
2.所听到的事情。如:「电视上正在播报一则耸人听闻的事件。」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下。黄省曾录》:「久之,渐有喜静厌动,流入枯槁之病,或务为玄解妙觉,动人听闻,故迩来只说致良知。」《镜花缘》第六回:「该仙子何以迫不及待,并不奏闻请旨,任听部下逞艳于非时之候,献媚于世主之前,致令时序颠倒,骇人听闻。」
分類:听闻活动
《分类字锦》:听琴(听琴)
韩愈上巳日燕太学听弹琴诗序三月初吉司业武公总太学儒官列宴于祭酒之堂有儒一生魁然其形抱琴而来历阶以升鼓有虞氏之南风赓之以文王宣父之操
分类:上巳
《國語辭典》:重听(重聽)  拼音:zhòng tīng
听觉迟钝。也作「听力障碍」、「听障」。
《國語辭典》:侧听(側聽)  拼音:cè tīng
1.倾耳而听。《文选。陆机。赴洛道中作诗二首之二》:「顿辔倚嵩岩,侧听悲风响。」
2.偷听。《礼记。曲礼上》:「毋侧听。」汉。郑玄。注:「嫌探人之私也。」
《漢語大詞典》:群听(羣聽)
众人的听闻和感受。 宋 姚铉 《〈唐文粹〉序》:“洎 张燕公 以辅相之才,专譔述之任,雄辞逸气,耸动羣听。”
《分类字锦》:听秋(听秋)
李商隐 西园碧树今谁主,与近高窗卧听秋。
分类:
《高级汉语词典》:听来  拼音:tīng lái
构成或传达某种印象,听话人感到有某种含意
分类:听来
《漢語大詞典》:听览(聽覽)
听事览文。谓处理政务。 晋 潘岳 《西征赋》:“於是孟秋爰谢,听览餘日,巡省农功。”北史·魏纪三·孝文帝:“听览政事,从善如流。”旧唐书·颜真卿传:“陛下捨此不为,使众人皆谓陛下不能明察,倦於听览,以此为辞,拒其諫諍。”宋史·真宗纪三:“朕听览之暇,以翰墨自娱,虽不足垂范,亦平生游心於此。”
分類:政务
《國語辭典》:听鼓(聽鼓)  拼音:tīng gǔ
旧时官衙以卯刻鸣鼓召集僚属,故称赴官所以伺候上官为「听鼓」。唐。李商隐 无题:「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断蓬。」
《韵府拾遗 径韵》:能听(能听)
熊朋来瑟赋傥游鱼之能听付狸鼠于不见
分类:能听
《漢語大詞典》:退听(退聽)
退让顺从。易·艮:“六二:艮其腓,不拯其随,其心不快。象曰:不拯其随,未退听也。” 孔颖达 疏:“听,从也。既不能拯动,又不能静退听从其见止之命,所以其心不快矣。” 宋 陆游 《急雨》诗:“ 祝融 退听不敢骄,父老歌舞看稻苗。” 清 黄景仁 《大雷雨过太湖》诗:“我思阳月阳退听,岂宜玉虎鸣其兇。”
分類:退让顺从
《分类字锦》:听经(听经)
酉阳杂俎靖善坊大兴善寺素和尚不出院转法华经三万七千部夜尝有貉子听经
莲社高贤传昙翼馀杭人初馀杭山沙门法志常诵法华有雉巢于庵侧翔集座隅若听受状如是七年一日忽憔悴志曰汝能听经必生人道明旦雉殒即为瘗之夜梦童子拜曰因听经得脱羽类今生山前王氏后其家设斋志方踵门儿曰我和尚来也志抚之曰汝我雉儿也解衣视腋下有雉毳三茎七岁令入山出家十六落发以腋有毳因名以翼
西京记净影寺沙门慧远讲经初在乡养一鹅常随远听经及远入京留在寺昼夜鸣叫不止僧徒送入京至此寺大门放之自然知远房便入驯狎每闻讲经即入堂伏听若闻泛说他事则鸣翔而出
分类:狐狸
《漢語大詞典》:朝听(朝聽)
指朝廷或帝王的听闻。晋书·桓温传:“操弄虚説,以惑朝听。”宋书·刘穆之传:“臣契阔屯泰,旋观始终,金兰之分,义深情密。是以献其乃怀,布之朝听。”
《漢語大詞典》:伫听(佇聽)
谓凝神倾听。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婴宁:“有巨石滑洁,因据坐小憩。俄闻墙内有女子,长呼‘ 小荣 ’,其声娇细。方佇听间,一女郎由东而西。” 宋之的 《草地颂歌》二:“你渴望追逐翻飞的蝴蝶,佇听鸟儿的啁啾。”
分類:凝神倾听
《漢語大詞典》:独听(獨聽)
(1).独立辨听。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申子 曰:‘独视者谓明,独听者谓聪。能独断者,故可以为天下主。’” 汉 王充 论衡·实知:“﹝圣人﹞有独见之明,独听之聪,事来则名,不学自知,不问自晓,故称圣则神矣。”
(2).一人自听。《韩诗外传》卷五:“独视不若与众视之明也,独听不若与众听之聪也。”
分類:独立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