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63,分205页显示 上一页 62 63 64 65 66 68 69 70 71 下一页
吴曾(字 虎臣 )
吴盖(字 叔平 新兴郡王、郑王 )
吴居仁(字 温父 别称 真廉吏 )
吴握
吴𣓨
吴大成(字 子集 )
吴己正
吴延嗣
胡元质(字 长文 庆孙 季华 献惠 吴郡侯 )
吴谦
吴□
吴伯虚
吴概
吴翌(字 晦叔 )
其它辞典(续上)
吴儆(名 称 字 益恭、恭父 文肃 世称 竹洲先生 )吴曾(字 虎臣 )
吴盖(字 叔平 新兴郡王、郑王 )
吴居仁(字 温父 别称 真廉吏 )
吴握
吴𣓨
吴大成(字 子集 )
吴己正
吴延嗣
胡元质(字 长文 庆孙 季华 献惠 吴郡侯 )
吴谦
吴□
吴伯虚
吴概
吴翌(字 晦叔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5—1183 【介绍】: 宋徽州休宁人,初名称,字益恭,一字恭父。高宗绍兴二十七年进士。历知泰州,进朝议郎,出为广南西路安抚使。主管台州崇道观。与朱熹、张栻、吕祖谦友善。卒谥文肃。有《竹洲集》。全宋诗
吴儆(一一二五~一一八三),字益恭,原名称,字恭父(《龙川文集》卷一五《送吴恭父知县序》),休宁(今属安徽)人。与兄俯讲学授徒,合称江东二吴。高宗绍兴二十七年(一一五七)进士,调鄞县尉。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知安仁县。淳熙元年(一一七四),通判邕州。五年,迁知州兼广南西路安抚都监。以亲老奉祠。七年,起知泰州,寻复奉祠。十年卒,年五十九,谥文肃。有《竹洲文集》二十卷,其中诗三卷。事见本集附录程卓撰行状。 吴儆诗,以明万历七年吴瀛刻《吴文肃公文集》为底本。校以明弘治六年吴雷享刻本(简称弘治本)及明万历吴继良刻十卷本(简称十卷本)。全宋文·卷四九六四
吴儆(一一二五——一一八三),初名称,字益恭,又字恭父,徽州休宁(今安徽休宁)人。登绍兴二十七年进士,授明州鄞县尉。乾道中,历知饶州安仁县、通判邕州,淳熙四年权知邕州,召对称旨,授广西安抚,以亲老改畀祠禄。就所居为竹洲,教授生徒,人称竹洲先生。后起知泰州。淳熙十年卒,年五十七,谥文肃。有《竹洲集》二十卷。见《宋史翼》卷一四本传,《竹洲集》卷四《知泰州谢执政启》。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抚州崇仁人,字虎臣。高宗绍兴中以献所著书补右迪功郎。历敕令所删定官、宗正寺主簿、太常丞、吏部郎官。阿附秦桧,为士流嗤鄙。后知严州,致仕卒。博学,精于考證。有《能改斋漫录》、《环溪文集》。全宋诗
吴曾,字虎臣,抚州崇仁(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十一年(一一四一),献所著《左氏发挥》,以布衣特补右迪功郎。二十二年,充敕令所删定官(《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四○、一六三)。二十三年,改奉常主簿,为玉牒所检讨官(《能改斋漫录后序》)。三十年,试太常丞,兼权吏部郎官,被劾,领在外宫观(《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八四、一八七)。久之,除知靖州、全州、严州,遂退居乡里。有《得閒文集》、《君臣论》、《负暄策》、《南北事类》等近二百卷,均佚,惟《能改斋漫录》一书传世。明弘治《抚州府志》卷二一、《宋史翼》卷二九有传。今录诗三首。全宋文·卷四二六三
吴曾,字虎臣,抚州崇仁(今江西崇仁)人。应试不第。绍兴十一年,献《春秋左氏传发挥》等书,据立义證,多有可观,特与补右迪功郎。二十二年,差充敕令所删定官。二十四年,改右承奉郎,主太常簿。历宗正寺主簿、太常丞、吏部郎官。三十年,为言者劾罢,与在外宫观。久之,除知严州,复罢,致仕卒。曾博洽多闻,著《能改斋漫录》(存),以考證精核著称;又有《春秋考异》、《南北征伐编年》、《南北分门事类》、《得闲文集》、《环溪文集》等,近二百卷。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六三、一六六、一八二、一八七,《宋会要辑稿》崇儒五之三三,《攻愧集》卷五二,《宋史·艺文志》。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5—1166 【介绍】: 宋开封人,字叔平。吴益弟。善书法。高宗绍兴中以恩补官。官至宁武军节度使,累升太尉、开府仪同三司、少保,进封新兴郡王。全宋文·卷四九七二
吴盖(一一二五——一一六六),字叔平,开封(今河南开封)人,高宗吴皇后及吴益弟。绍兴中以恩补官,累官至宁武军节度使、太尉,封新兴郡王。乾道二年卒,年四十二,赠太傅,追封郑王。见《宋史》卷四六五《外戚传》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6—1206 【介绍】: 宋建州建阳人,字温父。以恩补官。历古田尉、攸县丞、融州节度推官。居官奉法,能明断曲直,监司推为州县模式,朱熹称之为真廉吏。全宋诗
吴居仁(一一二六~一二○六),字温父,建阳(今属福建)人。晚以特恩补官,为福州古田县尉,转潭州攸县丞,调融州节度推官。宁宗开禧二年卒,年八十一。事见《勉斋集》卷三八《吴节推墓志铭》。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四六七七
吴握,绍兴中为宗正寺胥长、玉牒所点检文字。见《宋会要辑稿》职官二○之五九。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漳州漳浦人,字子集。高宗绍兴间秦桧当国,隐居渐山石榴洞,讲授儒学。与陈俊卿、林择之聚会赋诗。孝宗乾道中奉檄湖、湘,往来京、浙。有《梅月诗卷》、《笔义》、《经疑传稿》。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吴己正,永嘉(今浙江温州)人。高宗绍兴二十七年(一一五七)进士,官抚州教授。事见明弘治《温州府志》卷一三。
人物简介
简介
绍兴二十六年(1156)任桂阳军知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长洲人,字长文,小名庆孙,小字季华。高宗绍兴十八年进士。光宗时,历任秘书省正字、校书郎、给事中。出知和州、太平州,除江东安抚兼知建康府,皆有政绩。转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奏减蜀盐虚额钱,又请蠲夔路九州民间岁置金银重币,蜀人德之。以敷文阁大学士致仕。卒年六十三。谥献惠。全宋诗
胡元质(一一二七~一一八九),字长文,长洲(今江苏吴县)人。高宗绍兴十八年(一一四八)进士,时年二十二(《绍兴十八年同年小录》)。历官秘书省正字,知太平州、建康府。召为起居舍人兼权中书舍人兼国史院编修官,出为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以敷文阁学士致仕。卒年六十三。事见《吴郡志》卷二七。全宋文·卷五八六六
胡元质(一一二七——一一八九),字长文,平江府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年二十二登绍兴十八年进士。乾道中历校书郎、礼部郎官、右司谏、起居舍人、中书舍人、给事中。出知和州、太平州。淳熙元年迁江东安抚使、兼知建康府。四年,除为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以敷文阁大学士致仕,封吴郡侯。淳熙十六年卒,年六十三,赠少师,谥献惠。著有《左氏摘奇》十三卷(存)、《西汉字类》五卷、《成都古今丁记》二十五卷、《总效方》十三卷。见《宋会要辑稿》职官一八之五六,《中兴两朝圣政》卷五七,《绍兴十八年同年小录》,《南宋馆阁录》卷八,《吴郡志》卷二七,《宋史》卷三四、二○二,《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四。
人物简介
简介
绍兴二十八年(1158)任严州知州。
人物简介
简介
绍兴二十五年(1155)任枢密院编修官。绍兴三十二年(1162)任比部郎中。
人物简介
简介
绍兴二十八年(1158)任常州知州。
人物简介
简介
绍兴二十九年(1159)任江南东路转运判官。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9—1177 【介绍】: 宋建宁建阳人,字晦叔。游学衡山,师事胡宏,闻其论学以明理修身为要,遂弃科举之学。宏没,又从张栻游,筑室衡山下,榜曰澄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