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后汉书》卷七十《郑太传》
「孔公绪清谈高论,嘘枯吹生。」唐·李贤注:「枯者嘘之使生,生者吹之使枯。言谈论有所抑扬也。」
《昭明文选》卷五十五南朝梁·刘孝标(峻)《广绝交论》
「曾无羊舌下泣之仁,宁慕郈成分宅之德。」唐·李善注引南朝梁·刘孝标《与诸弟书》曰:「任既假以吹嘘,各登清贯。」

例句

展翅开帆秪待风,吹嘘成事古今同。 方干 别从兄郜

吹嘘若自毫端出,羽翼应从肉上生。 方干 别胡中丞

也知有意吹嘘切,争奈人间善恶分。 罗隐 春风

青冥送吹嘘,强箭射鲁缟。 韩愈 荐士

《國語辭典》:吹嘘(吹噓)  拼音:chuī xū
1.呼气、嘘气。《隋书。卷七五。儒林传。王孝籍传》:「咳唾足以活枯麟,吹嘘可用飞穷羽。」《水浒传》第一六回:「那十个厢禁军,雨污通流,都叹气吹嘘。」
2.吹捧、称扬。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名实》:「有一士族,读书不过二三百卷,天才钝拙,而家世殷厚,雅自矜持,多以酒犊珍玩,交诸名士。甘共饵者,递共吹嘘。朝廷以为文华,亦尝出境聘。」
3.比喻不费吹灰之力而能成就大事。南朝陈。徐陵〈檄周文〉:「叱吒而平宿豫,吹嘘而定寿阳。」明。张四维《双烈记》第二七出:「吹嘘定鲁齐,谈笑平吴楚。」
4.风吹。唐。孟郊〈哭李观〉诗:「清尘无吹嘘,委地难飞扬。」
5.比喻奖掖擢升。唐。杜甫 赠献纳使起居田舍人诗:「扬雄更有河东赋,唯待吹嘘送上天。」
6.吹竽。北周。庾信〈小园赋〉:「昔草滥于吹嘘,藉文言之庆馀。」
《漢語大詞典》:吹竽
(1).吹奏竽。竽,管乐器。战国策·齐策一:“ 临淄 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
(2).谓滥竽充数。典出韩非子·内储说上:“ 齐宣王 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南郭处士 请为王吹竽, 宣王 説之,廪食以数百人。 宣王 死, 湣王 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声律:“若长风之过籟, 南郭 之吹竽耳。”后亦用作自谦之词。 唐 韩愈 《和席八十二韵》:“倚玉难藏拙,吹竽久混真。”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三:“某也孱资琐质,误恩偶及,亦復与吹竽之部。”
《国语辞典》:自我吹嘘(自我吹嘘)  拼音:zì wǒ chuī xū
自己誇赞自己。如:「他常爱自我吹嘘,真令人讨厌!」
《国语辞典》:大肆吹嘘(大肆吹嘘)  拼音:dà sì chuī xū
极尽能力去誇大不实的事情。如:「他大肆吹嘘自己的功劳。」也作「大吹法螺」、「大事吹嘘」。
《國語辭典》:鼓吹  拼音:gǔ chuì
1.汉代列于殿庭的乐队,宴群臣及君上餐食时所用。大驾出游,有黄门前后部鼓吹,则用于仪仗之间;又赏赐有功之臣时,如班超拜长史,假鼓吹麾幢,即是臣下受特赐之例。
2.一般的仪仗乐队。《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出入陈旌旗,鸣鼓吹,宛然像个小国诸侯。」
3.音乐。清。谭献桂枝香。瑶流自碧〉词:「䌽旗船舫,华灯鼓吹,无复消息。」
《國語辭典》:摆划(擺劃)  拼音:bǎi huà
1.安排、策划。元。无名氏《独牛角》第二折:「你看我倒蹬儿智厮瞒由咱摆划,俺两个硬厮并暗厮算。」《儒林外史》第二一回:「这也不甚难摆划的事,假如你焦他没有房屋,何不替他娶上一个孙媳妇,一家一计过日子?」也作「㓦划」、「擘画」、「擘划」、「百划」、「摆拨」、「布划」、「劈划」。
2.排遣。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一折》:「忧愁因间隔,相思无摆划。」
《漢語大詞典》:鼓誉(鼓譽)
(1).吹嘘。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升沉后进:“苟华而不实,以比周鼓誉者,不为君子腹诽,鲜矣!”
(2).称扬。 元 马祖常 《监黄池税务王君墓碣铭》:“吏徒有畏而弗肆,民知有政而趋功。监司郡守急为鼓誉。”
《國語辭典》:吹呼  拼音:chuī hu
1.呼气。如:「露营时,排好木炭,再用火种点火,吹呼一阵后,就把木炭点著了。」《抱朴子。外篇。交际》:「势力足以移山拔海,吹呼能令泥象登云。」晋。干宝《搜神记》卷二:「其吐火,先有药在器中,取火一片,与黍糖合之,再三吹呼,已而张口,火满口中,因就爇取以炊,则火也。」
2.叱责。如:「上课不专心,被老师吹呼了一顿,真丢脸。」
《國語辭典》:煦沫  拼音:xǔ mò
口中吐沫。《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鱼以泉涸而煦沫,鸟因将死而鸣哀。」
《漢語大詞典》:褒叹(襃歎)
亦作“褒叹”。
(1).嘉奖称美。后汉书·淳于恭传:“﹝ 建初 ﹞五年,病篤,使者数存问,卒於官。詔书襃叹,赐穀千斛,刻石表閭。”晋书·郑默传:“朝廷嘉 默 忧国,詔书褒叹,比之 汲黯 。” 清 曾国藩 《江忠烈公神道碑铭》:“皆以疲卒千餘,盪寇数万。天子襃叹,由是有帮办 江 南军务之命。”
(2).夸耀吹嘘。资治通鉴·魏明帝太和四年:“合党连羣,互相褒叹。以毁訾为罚戮,用党誉为爵赏,附己者则叹之盈言,不附者则为作瑕衅。” 胡三省 注:“叹者,嗟叹而称其美也。盈,溢也。叹美之过,溢於言辞,则为溢美之言。”
《國語辭典》:吹打  拼音:chuī dǎ
1.吹奏、敲击各种乐器。《西游记》第四四回:「只听得那里吹打,悄悄的爬起来。」《儒林外史》第四六回:「戏子吹打已毕,奉席让坐。」也作「吹弹」。
2.曲牌名。是戏曲中常用的伴奏乐曲。凡迎宾、送客、朝拜、升帐、升堂、庆功等场面吹奏此曲。
《漢語大詞典》:虚哗(虚譁)
(1).空相惊嚷。汉书·五行志中之上:“上号令不顺民心,虚譁憒乱,则不能治海内,失在过差。”
(2).胡乱吹嘘。 宋 苏轼 《辨道歌》:“真心道意非不嘉,飡金闲话非虚譁。”
《漢語大詞典》:题表(題表)
标榜,吹嘘。三国志·魏志·诸葛诞传“免 诞 官” 裴松之 注引 晋 郭颁 《魏晋世语》:“是时,当世俊士散骑常侍 夏侯玄 、尚书 诸葛诞 、 邓颺 之徒,共相题表。”资治通鉴·魏明帝太和四年:“尚书 琅邪 诸葛诞 、中书郎 南阳 邓颺 等相与结为党友,更相题表,以散骑常侍 夏侯玄 等四人为四聪, 诞 辈八人为八达。”
分類:标榜吹嘘
《漢語大詞典》:谄誉(諂譽)
逢迎吹嘘。 唐 韩愈 李正封 《晚秋郾城夜会联句》:“左右供諂誉,亲交献諛噱。” 明 陈子龙 《兵垣奏议·直陈祸乱之源疏》:“今也不然,上好諂誉,下轻廉隅,贿赂公行,夏畦成市。”
分類:逢迎吹嘘
《漢語大詞典》:诬己(誣己)
吹嘘自己。 宋 王令 《讲罢谢邵牧不疑书》:“后儒呫呫,各以意近,有不自得,弗肯怙己,以意实猜,诬己自圣,凿孔纳枘,非有条枝,务自名家,不恤非是。”
分類:吹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