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呜嘑哀哉(嗚嘑哀哉)
见“ 呜呼哀哉 ”。
《國語辭典》:呜呼哀哉(嗚呼哀哉)  拼音:wū hū āi zāi
1.表示哀痛的感叹词。《礼记。檀弓上》:「鲁哀公诛孔丘曰:『天不遗耆老,莫相予位焉呜呼哀哉!尼父。』」也作「于呼哀哉」。
2.借指死亡。《初刻拍案惊奇》卷二:「程金便一把叉住喉咙,叉得手重,口又不得通气,一霎呜呼哀哉了。」《老残游记》第一五回:「谁知这个女婿去年七月感了时气,到了八月半边就一命呜呼哀哉死了。」
《漢語大詞典》:呜哩哇啦(嗚哩哇啦)
(1).象声词。多形容喧嚷声。《小说选刊》1981年第7期:“青年们呜哩哇啦,列举了一河滩事实。”
(2).形容听不明白的话语。如:他呜哩哇啦讲了一通,我们也不知他说了些什么。
《漢語大詞典》:呜哩呜喇(嗚哩嗚喇)
象声词。多形容乱嚷嚷声。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小孩子﹞呜哩呜喇的正在嚷处, 王 妻见説出海底眼,急走出街心,拉了进去。”
《漢語大詞典》:呜囔(嗚囔)
形容含糊的话语声。 老舍 《四世同堂》十:“因为头大,而说话又呜囔呜囔的,所以带着点傻相。” 老舍 《四世同堂》七三:“见到 瑞宣 ,他总搭讪着呜囔两声,便很快的躲开。”
《漢語大詞典》:呜哨(嗚哨)
涨水声。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五章:“ 渭河 春汛的呜哨声,在人们不知不觉中,增高起来了。”
分類:涨水水声
《漢語大詞典》:呜呜啕啕(嗚嗚啕啕)
哭声。 萧红 《牛车上》:“别人都呜呜啕啕的,哭得我多少也有点心慌。” 端木蕻良 《早春》:“我听到这里伤心极了,我呜呜啕啕地就哭起来了。”
《國語辭典》:呜呜咽咽(嗚嗚咽咽)  拼音:wū wū yè yè
拟声词:(1)形容悲伤哭泣的声音。《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九:「小娥呜呜咽咽哭将起来,好一会儿说话不出。」《红楼梦》第八○回:「一行说,一行哭的呜呜咽咽,连王夫人并众姊妹无不落泪。」(2)形容低沉的声音。《水浒传》第八一回:「接过萧,便呜呜咽咽也吹一曲。」
《漢語大詞典》:呜呀呀(嗚呀呀)
象声词。鸟叫声。 元 周文质 《叨叨令·失题》曲:“呜呀呀寒雁空中叫,扑鼕鼕禁鼓楼头报。”
《漢語大詞典》:呜噜(嗚嚕)
形容说话含糊不清。 端木蕻良 《鴜鹭湖的忧郁》:“小女孩全身微微的一震,在嗓子里呜噜着:‘我不知道。’” 袁静 《伏虎记》第三五回:“一看到连长,小家伙高兴得直蹦,嘴里呜噜呜噜,咬字不清地说:‘阎长(连长),仙(三)兜,给依(你)一兜吧!’”
分類:含糊不清
《漢語大詞典》:呀呀呜(呀呀嗚)
见“ 呀呀呼 ”。
《漢語大詞典》:呀呀呼
亦作“ 呀呀唔 ”。亦作“ 呀呀呜 ”。
(1).叹词。表示惊异或不以为然。《官场现形记》第三二回:“呀呀呼!差事那里好捐!私下化了钱买差使的固然有;然而我得这个差使是本事换来的,一个钱没有化。”《官场现形记》第四三回:“ 申守尧 道:‘两吊钱还比两块钱多些……。’ 随凤占 道:‘呀呀呼!我的太爷!北边用的小钱,五百钱算一吊。’”
(2).叹词。表示不值一谈或不中用。 贺敬之 《放声歌唱》诗:“从今天起,我们要吃稀的,不过,这点困难,‘呀呀唔’哟--比起我们在雪山、草地……倒是你,顶得住吗?小鬼?”原注:“呀呀唔,当时老红军干部的口头语,意即小意思,不值一谈。” 程贤章 《蹲点记》:“你以为我们青年突击队真的是呀呀呜的空想家?”
《國語辭典》:一命呜呼(一命嗚呼)  拼音:yī mìng wū hū
生命结束,谑称死亡。如:「他受不了那么大的打击,没多久就一命呜呼了。」
《漢語大詞典》:咿呖呜剌(咿嚦嗚剌)
象声词。 元 汤式《湘妃引·京口道中》曲:“乞留屈律归鸿行断,必颩不答蹇驴步懒,咿嚦呜剌杜宇声乾。”
分類:象声词
《漢語大詞典》:咿咿呜呜(吚吚嗚嗚)
象声词。 刘半农 《琴魂》:“我把你拿到家中之后,随即提起弓来,在你那四条弦上吚吚呜呜的拉。”
分類:象声词
《国语辞典》:喑呜叱吒(喑呜叱吒)  拼音:yīn wū chì zhà
发怒而厉声喝叫。《北史。卷四一。杨敷传》:「喑呜叱吒,所当莫不震慑。」也作「喑恶叱吒」。
分类:发怒厉声
临终呜钟
【佛学大辞典】
(杂语)(参见:钟)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