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澶渊人,字士彦。登进士第。为卫州共城令。性刚,遇事辄发。后师邵雍,得其教谕,遂淡然若无意于世者。英宗治平末,以都官员外郎知普城县,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湖州长兴人,字彦广。以父任为郎官。高宗绍兴三十年,金渝盟,边事方兴,受命守濠梁,为结寨自卫者立约束,结保伍。金兵入,民赖以安。帅维扬,极力招抚流民,劝植桑柘,开屯田。钱端礼宣谕淮东,荐之。孝宗乾道三年,知临安府,五年,除右文殿修撰。后历知宁国府、婺州,奉祠。卒年六十。有《乾道临安志》。
全宋文·卷四六四五
周淙(一一一三——一一七二),字彦广,湖州长兴(今浙江长兴)人。宣和间以父任为郎,历官至建康通判。绍兴末,历知楚州、盱眙军。隆兴中,进直徽猷阁、知扬州。进直龙图阁,除两浙转运副使。乾道三年知临安府。提举宫观,复起知宁国府,除敷文阁待制。七年,移守婺州。明年卒,年六十。积阶至右中奉大夫,封长兴县男。淙有才具,历任多政绩。著有《(乾道)临安志》十五卷(存三卷)。见《宋史》卷三九○《本传》,《直斋书录解题》卷八。
周彧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08 【介绍】: 明顺天府昌平人。英宗周皇后弟。成化时累官左府都督同知,二十一年封长宁伯。与寿宁侯张鹤龄经营私利,至聚众相殴,都下震骇。

人物简介

维基
周尔发(1585年—?年),字子祥,号长庵,福建泉州府同安县人,军籍。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庚子科福建乡试第六十一名举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庚戌科会试一百六十五名,第三甲第七十七名进士。礼部观政,授苏州府吴县知县,回避改直隶浚县知县。四十三年任顺天同考试官,四十四年四月留部,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十月升礼部祀祭司主事。累升礼部郎中,天启三年(1623年)九月升尚宝司少卿,六年十二月升南京大理寺丞,官至应天府府丞。卒年五十九。

人物简介

维基
周长应,四川成都府江津县人。万历四十年(1612年)壬子科四川乡试举人,四十七年(1619年)己未科进士,初授扬州府通州知州,擢工部主事,官至工部郎中。
周瑞旭 朝代:明末

人物简介

维基
周瑞旭,字长度,号九日,江西吉安府吉水县人。明朝末年政治人物。治尚书,由府学生中天启七年(1627年)丁卯科江西乡试举人,崇祯四年(1631年)辛未科进士。刑部观政,授浙江临海县知县,九年丁忧去职。族兄周瑞豹,天启二年进士。
《高级汉语词典》:周长  拼音:zhōu cháng
圆、椭圆或其他闭合的曲线的周界长度
分类:周长
《國語辭典》:外围(外圍)  拼音:wài wéi
1.围绕于某事物中心而存在的外层或外部区域。《后汉书。卷七一。皇甫嵩朱俊列传。朱俊》:「贼今外围周固,内营逼急。」《红楼梦》第五五回:「秋纹回头见了平儿,笑道:『你又在这里充什么外围的防护。』」
2.指圆状物外圈的周长。《宋史。卷七六。律历志九》:「阳经双环:外围二丈三尺二寸八分。」
《國語辭典》:常数(常數)  拼音:cháng shù
1.一定的数量。《仪礼。聘礼》:「燕与羞,俶献无常数。」《明史。卷一三二。列传。李新》:「公、侯家人及仪从户各有常数,馀者宜归有司。」
2.一定的法则、规律。《战国策。秦策三》:「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天之常数也。」宋。陆游〈雷〉诗:「吾闻阴阳有常数,非时动静皆为菑。」
3.代数式中一定不变的数,对变数而言。
《漢語大詞典》:围圆(圍圓)
圆形或类圆形物体的周长。《西游记》第四九回:“众人近前观看,有四丈围圆的一个大白盖。”
《國語辭典》:线材(線材)  拼音:xiàn cái
线路材料。如:「网路线材。」
《漢語大詞典》:周三径一(周三徑一)
圆周周长与直径的比率为三比一。系古代关于圆周率的不太精确的估算。 唐 杨炯 《浑天赋》:“周三径一,远近乖於辰极;东井南箕,曲直殊於河汉。”参见“ 圆周率 ”。
《國語辭典》:圆周率(圓周率)  拼音:yuán zhōu lǜ
数学上指圆周的长与圆径的比,其值约为三点一四一六,以π表示。
《国语辞典》:胸围(胸围)  拼音:xiōng wéi
人胸背外圈的周长。
分类:胸背周长
《国语辞典》:宗周钟(宗周钟)  拼音:zōng zhōu zhōng
西周长铭铜器。其上铸铭文一百二十三字,内容记载周昭王时,南方的𣾴国君主侵犯周土,后被降服,东方、南方等二十六国代表亦前往周朝拜见,周昭王遂铸宗周钟,以表示谢天和祈福。
《漢語大詞典》:商代城墙遗址(商代城牆遺址)
在 河南省 郑州市 。城垣周长七公里,用土分层夯筑。城墙剖面为梯形,底面一般宽二十米,高约九米,部分城墙被掩埋在现今的地面之下。环城发现十一个缺口,某些缺口可能与城门有关。城墙附近有大量的 商 代文化遗址。西墙外 杜岭 出土两件大型铜方鼎,南墙、北墙外各发现一处青铜器铸造作坊遗址, 郑州 市内曾发现 商 代早期的房基、地窖、壕沟、水井、墓葬及雕刻字骨和陶文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