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340,分90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俟命
命官
用命
时命
亡命
命薄
命世
复命
被命
革命
命书
制命
为命
朝命
告命
《國語辭典》:俟命  拼音:sì mìng
等待天命,即听天由命。《礼记。中庸》:「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
《國語辭典》:命官  拼音:mìng guān
1.任用官吏。晋。陆机 演连珠五○首之二七:「故圣人随世以擢佐,明主因时而命官。」南朝齐。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五首之二:「惟王建国,惟典命官。」
2.由朝廷任命的官吏。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色有色长,部有部头,上有教坊使副、钤辖、都管、掌仪范者,皆是杂流命官。」《官场现形记》第四四回:「大小都是皇上家的官,我瞧他不起,便是亵渎朝廷的命官。」
《國語辭典》:用命  拼音:yòng mìng
遵奉命令。《书经。甘誓》:「用命,赏于祖;弗用命,戮于社。」
《國語辭典》:时命(時命)  拼音:shí mìng
1.命运。唐。岑参〈陪狄员外早秋登府西楼因呈院中诸公〉诗:「时命难自知,功业岂暂忘。」《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上》:「大丈夫富贵贫贱,各有时命。」
2.当时政府的命令。《晋书。卷九一。儒林列传。杜夷》:「夷虽逼时命,亦未尝朝谒,国有大政,恒就夷咨访焉。」晋。陆机〈猛虎行〉:「整驾肃时命,杖策将远寻。」
3.大国当时或随时之命。《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小适大有五恶,说其罪戾,请其不足,行其政事,共其职贡,从其时命。不然,则重其币帛,以贺其福而吊其凶,皆小国之祸也。」
《國語辭典》:亡命  拼音:wáng mìng
1.改变姓名而逃亡。泛指流亡、逃亡。《史记。卷八九。张耳陈馀传》:「张耳尝亡命游外黄。」《文选。陆机。谢平原内史表》:「张敞亡命,坐致朱轩。」
2.逃亡的人。《文选。扬雄。解嘲》:「范雎,魏之亡命也,折胁摺髂,免于徽索,翕肩蹈背,扶服入橐。」
3.作奸犯科,不顾性命的人。《新唐书。卷一一六。王及善传》:「俊臣凶狡不道,引亡命,污戳善良,天下疾之。」《花月痕》第四二回:「当初员逆倡乱,结了五个亡命,号为五狗。」
《國語辭典》:命薄  拼音:mìng bó
命运不好。《三国演义》第六九回:「命薄相穷,不称此职不敢受也。」《红楼梦》第三五回:「今日林黛玉之命薄,一并连孀母弱弟俱无。」
《國語辭典》:命世  拼音:mìng shì
有名于世。汉。赵岐 孟子题辞:「可谓直而不倨,曲而不屈,命世亚圣之大才者也。」汉。李少卿答苏武书:「其馀佐命立功之士,贾谊亚夫之徒,皆信命世之才,抱将相之具。」
《國語辭典》:复命(復命)  拼音:fù mìng
执行命令后回报。《儒林外史》第三回:「我复命之后,在京专候。」也作「覆命」。
《漢語大詞典》:被命
(1).谓负着罪犯的名义。 汉 王符 潜夫论·述赦:“若使犯罪之人终身被命,得而必刑,则计姦之谋破,而虑恶之心絶矣。” 汪继培 笺:“汉书·刑法志云:‘已论命。’ 晋灼 注:‘命者,名也,成其罪也。’”
(2).奉命;受命。南史·袁顗传:“从幸 湖熟 ,往反数日不被命, 顗 虑祸求出,乃除 建安王 休仁 安西长史。”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一:“ 建炎 苗 、 刘 之变,内侍遇害至多。有 秦同老 者,自 扬州 被命至 荆楚 。前一日还行在,尚未得对,亦死焉。”续资治通鉴·宋孝宗隆兴元年:“戊辰, 张浚 被命入见。”
《國語辭典》:革命  拼音:gé mìng
1.古时因天子受命于天,故朝代更替,君主易姓,皆称为「革命」。《易经。革卦》:「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
2.人类发展过程中所发生的剧烈变化,可形容于任何方面。如:工业革命、技术革命、绿色革命。
3.专指政治权力或体制结构的根本性改变,通常采用武力或战争等方式推翻既有政权,建立新的政治秩序。如:政治革命、社会革命。
《漢語大詞典》:命书(命書)
(1).诏书,诏令。仪礼·觐礼:“诸公奉篋服加命书于其上。”左传·定公四年:“其子 蔡仲 改行帅德, 周公 举之,以为己卿士,见诸王,而命之以 蔡 。其命书云:‘王曰:“ 胡 !无若尔考之违王命也。”’” 唐 刘禹锡 《苏州加章服谢宰相状》:“猥蒙朝奬,特降命书。” 宋 曾巩 《中大夫尚书左丞蒲宗孟母陈氏追封颍川郡太夫人》:“陪京望郡,俾定新封,服我命书。尚其不泯!”
(2).算命的书。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十三:“论者今取世俗所谓命书观之,往往皆近时语,推尊 珞琭子 ,尤非古文。”
《國語辭典》:制命  拼音:zhì mìng
古代称帝王下命令为「制命」。《文选。钟会。檄蜀文》:「困踬冀徐之郊,制命绍布之手。」《文选。陆机。豪士赋》:「况乎代主制命,自下财物者哉。」
《漢語大詞典》:为命(爲命)
撰写政令、盟会的文辞。《论语·宪问》:“为命, 裨諶 草创之, 世叔 讨论之,行人 子羽 修饰之, 东里 子产 润色之。” 邢昺 疏:“命,谓政命盟会之辞也。”
《漢語大詞典》:朝命
朝廷的命令;朝廷的任命。史记·南越列传:“然 南越 其居国窃如故号名,其使天子称王,朝命如诸侯。”南史·袁粲传:“ 粲 素静退,每有朝命,逼切不得已,然后方就。”宋史·儒林传三·程大昌:“会岁丰,酒税踰额,有挟朝命请增额者, 大昌 力拒之。”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一·左良玉:“ 左良玉 偃蹇 武昌 ,不奉朝命,其东下以讨 马 阮 为名,实叛逆也。”
《漢語大詞典》:告命
(1).请命。易·泰:“﹝象曰﹞城復於隍,勿用师,自邑告命,贞吝。” 高亨 注:“邑人请命不要用兵。”
(2).犹天书。上天垂告下民的文书。《三国志·魏志·张臶传》:“ 张掖郡 玄川溢涌,激波奋荡,宝石负图,状像灵龟,宅于川西,嶷然磐峙,仓质素章,麟凤龙马,焕炳成形,文字告命,粲然著明。”
(3).帝王的诏令。 宋 苏轼 《表忠观碑》:“独 吴越 不待告命,封府库,籍郡县,请吏於朝。”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下:“ 徽宗 曰:朕欲教习书法,告命使能者书之。”
(4).特指告身,授官之符。 宋 岳飞 《辞建节第四札》:“敢望圣慈察臣之愚,实非矫饰。所有告命见在 鄂州 军资库寄纳,伏乞特赐追还,以安愚分。”续资治通鉴·宋哲宗元祐元年:“内外官闕,取尝试有效者随科授职。所赐告命,仍具举主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