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9
词典
1
分类词汇
7
其它
1
分类词汇
条约
词义
宪法
票据行为
社会契约
法律关系客体
婚生
《國語辭典》:
条约(條約)
拼音:
tiáo yuē
1.约定的事项、规章。《新唐书。卷二二二。南蛮传中。南诏传》:「诏殿中监段文楚为经略使,数改条约,众不悦,以胡怀玉代之。」《里语徵实。卷中下》:「条约:昔箕子避地朝鲜,其国俗未有检束之教,乃施八条之约,使人知禁,后条约始此。」
2.国家与国家间所缔结的契约。如:「中日甲午战争以后,订立马关条约。」
分類:
条约
国家
条例
条文
和国
文约
约束
规章
签订
关政
政治
军事
经济
文化
权利
和义
义务
文书
《國語辭典》:
词义(詞義)
拼音:
cí yì
语词表达的意义。
分類:
词义
文辞
文词
语言学
和义
义理
言词
语音
表达
意义
《國語辭典》:
宪法(憲法)
拼音:
xiàn fǎ
1.在一国之内,规定国家体制、政府组织、人民权利义务之最高位阶法规范。
2.法度。《国语。晋语九》:「赏善罚奸,国之宪法也。」宋。无名氏《梅妃传》:「设使调和四海,烹饪鼎鼐,万乘自有宪法,贱妾何能较胜负也。」
分類:
宪法
国家
效法
公布
法典
布法
法令
法度
常规
规定
社会制度
制度
机构
公民
权利
和义
义务
《国语辞典》:
票据行为(票据行为)
拼音:
piào jù xíng wéi
签名于票据之上,而发生票据上一定权利和义务的行为。如发票、背书、承兑、参加承兑、保證等。
分类:
签名
票据
权利
和义
义务
《国语辞典》:
社会契约(社会契约)
拼音:
shè huì qì yuē
社会成员以相互同意的方式界定个人的权利和义务,建立共同遵循的规则或协议,并依此产生政治秩序。由这个角度阐释政府与公民之间政治关系的论点,统称为「社会契约论」;持此观点的思想家包括霍布斯(Thomas Hobbes,西元1588~1679)、洛克(John Locke,西元1632~1704)、卢梭(Jean Jacques Rousseau,西元1712~1778)等人。
分类:
社会
成员
相互
同意
个人
权利
和义
义务
《漢語大詞典》:
法律关系客体
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一定的对象。包括物、权利人和义务人的行为(包括作为与不作为)、智力成果(如著作、发明)。
分類:
法律关系
主体
权利
和义
义务
指向
《漢語大詞典》:
婚生
合法嫡生,具有完全的子女权利和义务。例如:婚生子。
分類:
合法
子女
权利
和义
义务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