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和弦  拼音:hé xián
1.乐曲中数个音三度重叠,同时发声。
2.调音、调弦。《红楼梦》第五四回:「贾母便说道:『你们两个对一套「将军令」罢。』二人听说,忙和弦按调拨弄起来。」
《漢語大詞典》:和弦(和絃)
谓与他人的弦音相应和。 明 陈子龙《偕熊令君伯甘游》诗:“和絃愧同调,击壤庶齐观。”
《国语辞典》:主和弦  拼音:zhǔ hé xián
主音上所构成的三和弦。
分类:主音构成
《国语辞典》:三和弦  拼音:sān hé xián
由三个音组成的和弦。为英语triad的意译。彼此间的距离为三度音程,最低一音称根音,依次为三度音、五度音。
《國語辭典》:操缦(操縵)  拼音:cāo màn
调弄琴瑟的弦丝。《礼记。学记》:「不学操缦,不能安弦。」北周。庾信 赵国公集序:「若使言乖节目,则曲台不顾,声止操缦,则成均无取。」
分類:琴弦和弦
《國語辭典》:徽弦(徽絃)  拼音:huī xián
徽是古琴上表示高低音的标识,弦为琴弦。徽弦指琴。元。王学文〈柳梢青。客里凄凉〉词:「愁怀无语相看,谩写入徽弦自弹。」
《漢語大詞典》:管丝(管絲)
犹丝竹。指管乐器和弦乐器。《敦煌曲子词·失调名》:“春色渐舒荣,忽覩双飞鷰,时闻百转,日思处处管丝声,公子王孙,赏玩诸芳情。”
《国语辞典》:琶音  拼音:pá yīn
音乐名词。将同一和弦的音,依上行或下行顺序先后演奏出之和弦音。
《国语辞典》:和声学(和声学)  拼音:hé shēng xué
十八世纪研究和弦进行的理论,为西方重要音乐理论。为英语theory of harmony的意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