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26
词典
3
分类词汇
23
共23,分2页显示
1
2
2
下一页
分类词汇
详缓
缓和
嫚易
缓款
纷披
飘香
昏钝
胃气
柔缓
阐缓
舒绎
漂移
静缓
謜謜
太极拳
《漢語大詞典》:
详缓(詳緩)
和缓。详,通“ 祥 ”。
《
宋书·张敷传
》
:“善持音仪,尽详缓之致,与人别,执手曰:‘念相闻。’餘响久之不絶。” 宋
叶适
《龟山杨先生祠堂记》
:“异时 景瞻 ( 余景瞻 )明鋭果敢,是非贤否立见。其守 延平 ,乃更详缓曲折。” 明
文徵明
《明故湖广右参议致仕进阶中顺大夫东阳卢君墓碑》
:“公性若淑,而遇事详缓,不为激卬暴白之计。”
分類:
和缓
《國語辭典》:
缓和(緩和)
拼音:
huǎn hé
1.为避免冲突,以和平方式处理。如:「办公室的气氛太紧张,应该有人出面缓和一下。」
2.事态平和。如:「他说话时,语气十分缓和。」
分類:
缓和
犹和
和缓
气氛
局势
势等
《漢語大詞典》:
嫚易
(1).轻侮,欺侮。 汉 桓宽
《
盐铁论·论功
》
:“君臣嫚易,上下无礼。”
《汉书·郦食其传》
:“吾闻 沛公 嫚易人。” 宋
罗大经
《
鹤林玉露
》
卷八:“词语嫚易,有轻宗庙之意。”
(2).和缓。
《
汉书·礼乐志
》
:“阐谐嫚易之音作,而民康乐。” 颜师古 注:“嫚易,言不急刻也。”
分類:
和缓
轻侮
欺侮
《漢語大詞典》:
缓款(緩款)
缓慢;和缓。 清
袁枚
《
随园诗话
》
卷一:“ 魏允迪 中翰以余文捷,戏云:‘……若使画眉须缓款,那容横扫笔尖儿?’” 清
阮葵生
《
茶馀客话
》
卷一:“ 叶訒菴 司寇晚年駘背,行步缓款欹侧,时人谓如乃字。”
《再生缘》
第五九回:“须缓款,莫刚强,触忤龙颜更费商。”
分類:
缓慢
和缓
《國語辭典》:
纷披(紛披)
拼音:
fēn pī
1.散乱张开。唐。
杜甫
〈
九日寄岑参
〉诗:「是节东篱菊,纷披为谁秀?」《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八:「却是头发纷披,亲友知其事者,无不以为笑谈。」
2.和缓的样子。《文选。王褒。洞箫赋》:「其仁声则若颽风纷披,容与而施惠。」
3.布散。《文选。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升降讴谣,纷披风什。」
分類:
纷披
散乱
盛多
和缓
盛多貌
《漢語大詞典》:
飘香
被和缓的气流飘送且能被感觉到的香味。例如:她经常使用的那种清雅、温和的香水的微弱飘香。
分類:
飘香
和缓
气流
感觉
香味
《漢語大詞典》:
昏钝(昏鈍)
(1).和缓,不强烈。
《
南史·范晔传
》
:“﹝ 范曄 ﹞撰
《和香方》
,其序之曰……又枣膏昏钝,甲煎浅俗,非唯无助于馨烈,乃当弥增于尤疾也。”
(2).愚鲁,愚笨。 宋
李之彦
《东谷所见·择师》
:“庸师固栖身之谋,一年復留一年;子弟乏开导之益,一日昏钝一日。及其长也,块然一物而已耳。”
(3).用为谦词。指愚鲁之人。 宋
曾巩
《祭宋龙图文》
:“维昏钝之少与,独绸繆而有素,泪淋浪而莫收,情忉怛而奚愬。”
(4).指眼神模糊而迟钝。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
第四章:“她的眼睛也昏钝无光。”
分類:
和缓
愚鲁
眼神
谦词
模糊
不强
愚笨
强烈
迟钝
《漢語大詞典》:
胃气(胃氣)
(1).中医指胃的生理功能及其精气。胃气充足,则脉搏运行正常,而全身各器官皆有活力。 金 李杲
《
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
》
:“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
(2).指脉来和缓有神。
《素问·平人气象论》
:“人以水穀为本,故人絶水穀则死,脉无胃气亦死。”
(3).泛指胃病。
分類:
中医
胃病
和缓
有神
生理
理功
功能
精气
充足
《漢語大詞典》:
柔缓(柔緩)
(1).温和宽厚。 明
杨慎
《凤赋》
:“咸若鸟兽而柔缓,畴若草木而葳蕤。” 清 陈天华
《中国革命史论》
第二章第四节:“ 始皇 以严核而败,故﹝ 汉 ﹞易之以柔缓; 始皇 以苛碎而亡,故﹝ 汉 ﹞易之以宽大。”
(2).柔和缓曼。如:我们都被她这柔缓的歌声深深打动了。
分類:
柔缓
温和
柔和
和缓
宽厚
《國語辭典》:
阐缓(闡緩)
拼音:
chǎn huǎn
舒缓。《文选。马融。长笛赋》:「安翔骀荡,从容阐缓。」
分類:
宽舒
舒和
和缓
《漢語大詞典》:
舒绎(舒繹)
声音和缓悠长貌。
《
文选·王褒〈四子讲德论〉
》
:“嘽缓舒绎,曲折不失节。” 吕延济 注:“嘽缓舒绎,柔和之声也。”
分類:
声音
音和
和缓
悠长
《國語辭典》:
漂移
拼音:
piāo yí
1.电子受外界电压、温度等影响而偏離稳态的现象,称为「漂移」。如:「零点漂移」。
2.漂浮流动。如:「冰山融化时,大块的冰层会向四面的海域漂移。」
分類:
沿着
空间
路线
自然而然
和缓
多少
稳定
流动
滑动
移动
《漢語大詞典》:
静缓(静緩)
平和缓慢。
《
埤雅·释兽
》
:“猴性躁急,猿性静缓。”
《人民文学》
1979年第6期:“停停,姑娘说,恢复了静缓的声调。”
分類:
平和
和缓
缓慢
《漢語大詞典》:
謜謜
形容说话和缓而连续不断。
《
说文·言部
》
:“謜,徐语也。从言,原声。
《
孟子
》
‘故謜謜而来。’” 段玉裁 注:“
《万章篇》
文。 赵 曰:‘如流水之与源通。’据此,謜,本作源。源,古作原。盖 许 引
《孟》
‘原原而来’,证从原会意之恉,浅人加之‘言’旁,如百穀艸木丽于地加‘艸’头之比。” 明 赵南星
《李太公传》
:“见人无亲疏贵贱,皆与平揖,款款謜謜也。里中皆言 李太公 官大,能自挹损。” 明
赵南星
《明故邠州学正王公暨配两赵孺人墓志铭》
:“邻邑士有冒籍入学者,诸生羣殴之,几死,公謜謜开諭,莫不愧服。”
分類:
和缓
连续不断
《國語辭典》:
太极拳(太極拳)
拼音:
tài jí quán
1.一种拳术。按阴阳生剋之理,合八卦、五行为十三式,习练时养气蓄劲,柔中有刚,精神内敛,意存丹田,以绵、软、巧为行功的要旨;应敌时随屈就伸,黏连不脱,能因人之势,借人之力,以制敌于败。既可用于技击,又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相传为宋朝张三丰所创。
2.比喻处理事情的态度推拖,不负责任。如:「每次一有事情发生,相关单位便打起太极拳,推卸责任。」
分類:
拳术
柔和
和缓
缓慢
养气
气强
强身
技击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