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夫妻无隔宿之仇(夫妻無隔宿之仇)  拼音:fū qī wú gé sù zhī chóu
(谚语)夫妻之间的争吵,极易消除。《儒林外史》第二九回:「老爷,你又说错了。『夫妻无隔宿之仇』。我怪你怎的?」
《國語辭典》:辩护(辯護)  拼音:biàn hù
1.干练而有办事能力。《公羊传。宣公十五年》「什一行而颂声作矣」句下汉。何休《解诂》:「选其耆老有高德者,名曰父老,其有辩护伉健者为里正。」
2.法律上指辩护人为保护当事人的利益及权利,防禦不法或不当的攻击,在口头或文字上所作的辩白,称为「辩护」。如:「他请一位律师替他辩护。」
《國語辭典》:辩护人(辯護人)  拼音:biàn hù rén
诉讼时,为被告者在法庭上辩护的律师,或非律师但经法院许可者,称为「辩护人」。
《漢語大詞典》:边币(邊幣)
抗 日 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边区政府银行所发行的纸币。 毛泽东 《改造我们的学习》二:“经济学教授不能解释边币和法币,当然学生也不能解释。”原注:“‘边币’是 陕甘宁边区 政府银行所发行的流通券。”《解放日报》1946.8.27:“ 晋察冀边区 发边币二十万万元。这些农贷,大部发到急需帮助的穷苦农民及抗属手中。”
《漢語大詞典》:八角帽
人民革命军队在红军时期、抗 日 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常戴的一种帽子。帽瓦前高后低,呈八角形,有帽檐,正前缀红星。 程世才 《包坐之战》:“ 毛主席 穿一身普通的灰布衣裳,戴着八角帽子,手里拿着一张北上路线略图。” 刘辉山 《欢庆红色中央政权诞生》:“我们红军战士们穿着灰色军衣……戴着八角帽。”
《漢語大詞典》:包乾制
1.我国在革命战争时期和解放初期实行的一种关于干部生活待遇的制度。每人每月除按一定标准供给伙食外,再发给若干实物或货币。
2.泛指对某一范围的工作负责到底,损益均由自己承担的办法。 吕光 王玉琨 《五公乡合作社的包工包产经验》:“该社继续采用了社向队实行牲口、农具包干制。”
《漢語大詞典》:包干制(包乾制)
(1).我国在革命战争时期和解放初期实行的一种关于干部生活待遇的制度。每人每月除按一定标准供给伙食外,再发给若干实物或货币。
(2).泛指对某一范围的工作负责到底,损益均由自己承担的办法。 吕光 王玉琨 《五公乡合作社的包工包产经验》:“该社继续采用了社向队实行牲口、农具包干制。”
《漢語大詞典》:区队(區隊)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区一级的地方武装组织。 范乃仲 《小技术员战服神仙手》:“扩大野战军编制,地方部队升级充实野战军实力, 刘昆仑 的区队自然积极响应号召。”
《漢語大詞典》:破译
识破(代码或密码电报的)要点
解决(难题)和解答,揭发或揭开秘密。例如:破译敌方密码。
《國語辭典》:警报器(警報器)  拼音:jǐng bào qì
遇危急情况时,能鸣响报讯的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