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和韵(和韻)  拼音:hé yùn
为文作诗,讲求句中音调或句末韵脚和谐,称为「和韵」。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声律》:「是以声画妍蚩,寄在吟咏,吟咏滋味,流于字句,气力穷于和韵。异音相从谓之和,同声相应谓之韵。」
《國語辭典》:和韵(和韻)  拼音:hè yùn
古代赠答诗中,依仿他人诗的韵脚,甚至次第,作诗回赠。其中分有依韵、次韵、用韵三种方式。清。徐师曾《诗体明辩序说。卷一四。和韵诗》:「按和韵诗有三体:一曰依韵,谓同在一韵中而不去用其字也;二曰次韵,谓和其原韵而先后次第皆因之也;三曰用韵,谓有其韵而先后不必次也。」
《国语辞典》:和韵诗(和韵诗)  拼音:hè yùn shī
以和韵的方法,而与友人相互赠答的诗作。
《分类字锦》:务在和韵(务在和韵)
晋书律历志凡音声之体务在和韵益则加倍损则减半其于本音恒为无爽
分类:审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