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廷对(廷對)  拼音:tíng duì
1.在朝廷中当众对答。《后汉书。卷二一。邳彤传》:「彤廷对曰:『议者之言皆非也。』」
2.科举时代,皇帝殿试,称为「廷对」。
《國語辭典》:疑丞  拼音:yí chéng
古代传说中供天子咨询的官。《礼记。文王世子》:「虞、夏、商、周有师保,有疑丞。」
《漢語大詞典》:陛对(陛對)
在殿堂上回答皇帝的咨询。宋史·徽宗纪四:“乙未,詔监司未经陛对毋得之任。”续资治通鉴·宋神宗熙宁四年:“ 贄 初除御史,未及陛对,即奏论:‘ 亳州 狱起,小人意在倾 富弼 以市进。’”
《國語辭典》:临问(臨問)  拼音:lín wèn
前来问候或咨询。《汉书。卷七五。眭两夏侯京翼李传。李寻》:「不忘疏贱之臣,幸使重臣临问。」
《漢語大詞典》:询咨(詢咨)
咨询,征求意见。 郭沫若 《海南纪行·访那大》诗:“远偕九省同趋步,近与全区互询咨。”
《漢語大詞典》:考质(考質)
咨询质疑。 宋 曾巩 《侍读制》:“盖用儒学之臣入閤侍读,所以考质疑义,非专诵习而已。”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华阳博议上:“至 贾渊 之辨墟墓, 束晳 之诵古文,则又无假思惟,但凭考质而已。”
分類:咨询质疑
《漢語大詞典》:访对(訪對)
回答皇帝的咨询。汉书·叙传下:“抑抑 仲舒 ,再相诸侯……讜言访对,为世纯儒。” 颜师古 注:“访对,谓对所访也。”后汉书·孔融传:“每朝会访对, 融 輒引正定议,公卿大夫皆隶名而已。”《文选·任昉〈为萧扬州荐士表〉》:“ 暕 坐镇雅俗,弘益已多; 僧孺 访对不休,质疑斯在。” 刘良 注:“ 僧孺 有应对定疑之美。”
《國語辭典》:咨请(咨請)  拼音:zī qǐng
1.公文用语。平行单位间互相商请意见。
2.法条用语。例如总统根据《宪法》第69条咨请立法院召开临时会。
《漢語大詞典》:咨叩
咨询求教。 明 方孝孺 《赠瑄蕴中序》:“去人羣,远世胶,不获从名人胜流讲説咨叩,以广其业。”
分類:咨询求教
《漢語大詞典》:询仰(詢仰)
咨询和仰赖。北史·刘芳传:“ 崔光 於 芳 有中表之敬,每事询仰。”
分類:咨询仰赖
《漢語大詞典》:访善(訪善)
向贤智者咨询。《诗·小雅·皇皇者华序》“君遣使臣也” 唐 孔颖达 疏:“此谦虚访善,直为礼耳。” 王先谦 集疏引《乡饮酒礼》 郑玄 注:“《皇皇者华》,君遣使臣之乐歌也。更是劳苦,自以为不及,欲諮谋於贤知,而以自光明也。”
分類:智者咨询
《漢語大詞典》:俞咨
咨询,商讨。艺文类聚卷十引 汉 班固 《典引》:“屡访羣儒,俞咨故老。”一本作“ 諭 ”。
分類:咨询商讨
《漢語大詞典》:答疑
(1).解答疑惑,答覆别人的疑问。 清 吴伟业 《赠苍雪》诗:“设难 何衡阳 ,答疑 刘少府 。”
(2).提供咨询、参考意见。
《漢語大詞典》:资问(資問)
咨询,请教。资,通“ 咨 ”。《朱子全书》卷一:“思索不通,即置小册子逐日抄记,以时省閲,俟归日逐一理会,切不可含糊护短,耻於资问。” 明 周履靖 《锦笺记·争馆》:“貌若年均,友谊相资问。”
分類:咨询请教
《漢語大詞典》:访断(訪斷)
咨询决疑。 汉 蔡邕 《太尉乔公碑》:“经艺传记,周览博涉;瓌琦在前,靡所不识。当世是以服重器,归高名,州郡交请,待以访断。”
分類:咨询决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