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哀毁
谓居亲丧悲伤异常而毁损其身。后常作居丧尽礼之辞。后汉书·韦彪传:“ 彪 孝行纯至,父母卒,哀毁三年,不出庐寑。” 唐 司空图 《唐故太子太师卢公神道碑》:“丁内忧,哀毁逾礼,士大夫莫不感伤。” 宋 秦观 《葛宣德墓铭》:“五岁遭夫人忧,哀毁如成人。”《天雨花》第十四回:“ 光宗 之病,本因哀毁先帝。”
《國語辭典》:哀毁骨立(哀毀骨立)  拼音:āi huǐ gǔ lì
形容因居亲丧过于悲伤哀痛,以致身形瘦损。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性》:「和峤虽备礼,神气不损,王戎虽不备礼,而哀毁骨立。臣以和峤生孝,王戎死孝。」清。蒋士铨〈鸣机夜课图记〉:「母哀毁骨立,水浆不入口者七日,闾党姻娅,一时咸以孝女称,至今弗衰也。」
《漢語大詞典》:哀毁瘠立
见“ 哀毁骨立 ”。
《國語辭典》:哀毁骨立(哀毀骨立)  拼音:āi huǐ gǔ lì
形容因居亲丧过于悲伤哀痛,以致身形瘦损。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性》:「和峤虽备礼,神气不损,王戎虽不备礼,而哀毁骨立。臣以和峤生孝,王戎死孝。」清。蒋士铨〈鸣机夜课图记〉:「母哀毁骨立,水浆不入口者七日,闾党姻娅,一时咸以孝女称,至今弗衰也。」